目前分類:日記 (13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今天是回內高的日子。早上起床天氣就不錯,由於時間還早,我
先到中大圖書館的視聽室,搜尋想看的電影。話說我已經好久沒有看
電影了呢,無論是在電腦或電影院,原本想看日本名導演黑澤明的最
後遺作「一代鮮師」,記得很久以前,曾經在電視上斷斷續續地看過
,覺得挺不賴的,所以想欣賞完整版,但在架上卻怎麼找也找不到,
只得隨意看看。逛了一會兒,手錶顯示 11:15,便匆匆去騎車。

  到了內高,大約 11:50左右,警衛伯伯沒說什麼,打了聲招呼便
進去了。原本想先到國文科辦公室,但又想說約定的時間快到了,且
兆君老師可能不在,便先到合作社買便當。以前我早餐幾乎都是吃合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與我比較熟的朋友,都知道我的生活是蠻規律的。我的大學同學
,甚至以「每天到了一定時間,就會做固定的事」來形容我,而我也
樂於接受。這樣的生活方式,乃是在國、高中時代,為了應付龐大的
升學壓力,而培養起來的。那時每天都有數不盡的考試,配合考試進
度,回家之後的時間,自然也要有所規劃。大學少了升學壓力,生活
方式卻已經定型,更重要的是,我對於自己主修的科目──國文,具
有濃厚的興趣,所以原本是為了升學而養成的生活方式,一變而為充
實自我的支柱。在研究所也是如此。

  實習這一年的生活,與學生時代有很大不同。無論在大學或研究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此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談這個問題。我目前還有聯絡的朋友,
除了以前的大學同學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讀書會的朋友,以及跟我一
起實習的學弟妹。由於暑假期間,我們都在各處室幫忙行政工作,所
以還不認識在學校任教的老師。身處高中與研究所這兩個不同的環境
,有時也會像智韋一樣,比較兩者的差異。

  以工作內容來說,我對行政實習的興趣,遠不如我對學術的熱情
。在學校裡,我們每天做的都是一些瑣碎又無聊的雜事,比如摺成績
單、裝訂考卷、校對成績等等。做這些機械化又呆板的工作,我覺得
很厭煩;但是為了八千元的實習津貼與未來的教師證,又不得不去做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七月一日開始,我將在桃園縣的內壢高中,擔任實習老師。如同
我在給讀書會朋友的一封信裡所說,二十幾年來,這是我第一次脫離
學生的身分。進入人生的新階段,對於自己當然也會有一些期許。學
生與老師的差別在於:學生只要管好自己的事,老師則要管好每個學
生,所以老師的責任比學生更重。雖然老師管理生活的能力,不見得
比高中生強;對於自己的生涯規劃,不見得比高中生清楚;處理人際
關係,不見得比高中生圓熟;卻還是要輔導學生有關生活、課業、人
際關係等的問題,想想還真有點心虛。碩士論文的完成,代表人生一
個階段的結束。每星期煩惱論文的進度,與朋友在寫作過程中的互相
勉勵,或許也將成為過去式。順應未來的變化,生活重心也會有所轉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星期發生了一件極為可怕且痛苦的事,事件內容由於涉及個人
的隱私,在此不擬敘述。也請這篇文章的讀者,不要向我詢問,以免
勾起難堪的回憶。所以這篇文章的內容,主要是在描述事件發生之後
,自己心裡的一些感受。也許將這些感受抒發出來,心情可以更快平
復。

  事件發生的當下,頭腦裡面是一片空白,緊接而來的是心裡受到
強烈的痛苦所衝擊。當痛苦升高到某個極限的時候,感覺也就逐漸麻
木。但是再怎麼麻木,還是能感受到由於痛苦而激起的,心裡的各種
複雜情緒。許多複雜的情緒同時湧現,沒有秩序也沒有條理。雖然這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好!最近因為忙著趕論文,很少上網,不知道各位過得如何
呢?這星期收到森茂的兩封信,覺得內容很有意思。第一封是分享寫
論文的態度,第二封是描述一位學姊寫論文的決心。我蠻認同第一封
信中的一句話:「寫論文最大的難關,其實是自己。」我的論文寫到
現在,也接近尾聲了。若以我個人寫作的經驗來說,覺得自己考進師
大,又受了兩年的學術訓練,就算再怎麼差,也還是有一定的水準。
何況一般對碩士論文的要求,只是熟悉研究方法,並不像博士論文那
樣,一定要有創見,或是做全面性的研究。碩士論文能做到以上兩點
當然更好,即使沒有也不必太在意。所以寫作碩士論文與其說是考驗
你的聰明才智,不如說是測試你的恆心與毅力。而恆心、毅力這種東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五年四月十三日(星期三)晚上,與老師、幾位同學一起
在「堤香」義大利麵館聚餐。最近一、兩週的論文進度比較緩慢,這
是因為先處理不熟悉的文獻,耗費了許多時間;如果先處理熟悉的文
獻,進度應該會比較快。由於我從以前就有報考博士班的打算,因此
也趁這個機會,向老師請教有關的問題。老師的回答雖然很含蓄,但
我知道以我現在的論文進度,要準備博士班考試,實在是太過於勉強
,甚至已經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外了。想起老師的話語,以及論文
進度的遲緩,心中壓力愈來愈大,頭腦裡也出現許多負面的想法。這
時突然想起老師以前考博士班的經驗:「我以前考博士班的時候,效
法朱子『半日靜坐,半日讀書』的方法。心情好的時候,就讀考試用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久以前,我的新聞台刊出〈獨立性與親和性〉一文,主要是從
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對比出兩種思考模式的不同。這樣的對比不管是
否恰當,皆只是停留在平面的層次。本文則希望結合生命的歷程,去
思考兩者的辯證關係。與前篇文章一樣,這裡還是要再次強調,人的
思想性格是很複雜的,在論述的過程中,只能採取概括的方式,無法
做到百分之百準確。其實自己的某些部分,連自己都不是很了解呢!

  小時候我其實是一個很孤僻的人,極少與人往來。如果跟現在的
朋友提到這一點,他們可能打死都不會相信。在朋友的印象中,我是
個天生的老師,能在眾人面前侃侃而談。但是這樣的我,其實是在大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次的讀書會,一位朋友轉述我的指導教授林安梧老師的話,老
師說不喜歡學生們討論問題的時候,動輒引用他的看法,以駁斥他人
的意見。雖然這麼做的人不只我一個,但上次與讀書會的朋友,以信
件討論學位論文的時候,確實有援引老師的說法。所以我應該也算是
老師所說的學生之一。雖然老師是這麼說的,但並未說明不喜歡的原
因何在,及為什麼這樣做不好。所以我想,其中仍有值得思索的空間
。而我嘗試切入這個問題的角度,則是從老師與我的思考模式有所不
同談起。

  記得以前我在給讀書會朋友的一封信中,曾說林師的指導風格較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Feb 16 Wed 2005 17:31
  • 逃避

  最近這段時間論文沒有什麼進展,晚上打開電腦,想好好努力的
時候,卻總是不由自主地連上網路,瀏覽新聞或其他文章,不知不覺
地,時間就這樣過了。我想,這應該是出於一種逃避的心態吧!逃避
與休閒活動的不同之處在於:後者是依照理想的生活或生活的理想,
自覺地放鬆自己,如閱讀課外書、看電影等,使自己的心思活轉、眼
光開闊,而能承擔更多的工作,如俗諺云:「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
路。」理想的生活是指生活依照理想而進行;生活的理想是指理想是
由生活中提煉出來的,而非遠離生活的空想。但逃避卻會破壞理想,
阻礙自覺的發用。所以逃避的時候,心裡會覺得茫然。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