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回內高的日子。早上起床天氣就不錯,由於時間還早,我
先到中大圖書館的視聽室,搜尋想看的電影。話說我已經好久沒有看
電影了呢,無論是在電腦或電影院,原本想看日本名導演黑澤明的最
後遺作「一代鮮師」,記得很久以前,曾經在電視上斷斷續續地看過
,覺得挺不賴的,所以想欣賞完整版,但在架上卻怎麼找也找不到,
只得隨意看看。逛了一會兒,手錶顯示 11:15,便匆匆去騎車。
到了內高,大約 11:50左右,警衛伯伯沒說什麼,打了聲招呼便
進去了。原本想先到國文科辦公室,但又想說約定的時間快到了,且
兆君老師可能不在,便先到合作社買便當。以前我早餐幾乎都是吃合
目前分類:日記 (130)
- Feb 07 Wed 2007 22:15
回內高
- Oct 30 Sun 2005 10:02
有計畫的生活
與我比較熟的朋友,都知道我的生活是蠻規律的。我的大學同學
,甚至以「每天到了一定時間,就會做固定的事」來形容我,而我也
樂於接受。這樣的生活方式,乃是在國、高中時代,為了應付龐大的
升學壓力,而培養起來的。那時每天都有數不盡的考試,配合考試進
度,回家之後的時間,自然也要有所規劃。大學少了升學壓力,生活
方式卻已經定型,更重要的是,我對於自己主修的科目──國文,具
有濃厚的興趣,所以原本是為了升學而養成的生活方式,一變而為充
實自我的支柱。在研究所也是如此。
實習這一年的生活,與學生時代有很大不同。無論在大學或研究
- Aug 25 Thu 2005 22:00
全方位的發展
在此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談這個問題。我目前還有聯絡的朋友,
除了以前的大學同學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讀書會的朋友,以及跟我一
起實習的學弟妹。由於暑假期間,我們都在各處室幫忙行政工作,所
以還不認識在學校任教的老師。身處高中與研究所這兩個不同的環境
,有時也會像智韋一樣,比較兩者的差異。
以工作內容來說,我對行政實習的興趣,遠不如我對學術的熱情
。在學校裡,我們每天做的都是一些瑣碎又無聊的雜事,比如摺成績
單、裝訂考卷、校對成績等等。做這些機械化又呆板的工作,我覺得
很厭煩;但是為了八千元的實習津貼與未來的教師證,又不得不去做
- Jul 01 Fri 2005 23:09
迎向新生活
七月一日開始,我將在桃園縣的內壢高中,擔任實習老師。如同
我在給讀書會朋友的一封信裡所說,二十幾年來,這是我第一次脫離
學生的身分。進入人生的新階段,對於自己當然也會有一些期許。學
生與老師的差別在於:學生只要管好自己的事,老師則要管好每個學
生,所以老師的責任比學生更重。雖然老師管理生活的能力,不見得
比高中生強;對於自己的生涯規劃,不見得比高中生清楚;處理人際
關係,不見得比高中生圓熟;卻還是要輔導學生有關生活、課業、人
際關係等的問題,想想還真有點心虛。碩士論文的完成,代表人生一
個階段的結束。每星期煩惱論文的進度,與朋友在寫作過程中的互相
勉勵,或許也將成為過去式。順應未來的變化,生活重心也會有所轉
- Jun 21 Tue 2005 14:26
創傷後的心理
上星期發生了一件極為可怕且痛苦的事,事件內容由於涉及個人
的隱私,在此不擬敘述。也請這篇文章的讀者,不要向我詢問,以免
勾起難堪的回憶。所以這篇文章的內容,主要是在描述事件發生之後
,自己心裡的一些感受。也許將這些感受抒發出來,心情可以更快平
復。
事件發生的當下,頭腦裡面是一片空白,緊接而來的是心裡受到
強烈的痛苦所衝擊。當痛苦升高到某個極限的時候,感覺也就逐漸麻
木。但是再怎麼麻木,還是能感受到由於痛苦而激起的,心裡的各種
複雜情緒。許多複雜的情緒同時湧現,沒有秩序也沒有條理。雖然這
- May 26 Thu 2005 20:35
工夫與偶像崇拜
大家好!最近因為忙著趕論文,很少上網,不知道各位過得如何
呢?這星期收到森茂的兩封信,覺得內容很有意思。第一封是分享寫
論文的態度,第二封是描述一位學姊寫論文的決心。我蠻認同第一封
信中的一句話:「寫論文最大的難關,其實是自己。」我的論文寫到
現在,也接近尾聲了。若以我個人寫作的經驗來說,覺得自己考進師
大,又受了兩年的學術訓練,就算再怎麼差,也還是有一定的水準。
何況一般對碩士論文的要求,只是熟悉研究方法,並不像博士論文那
樣,一定要有創見,或是做全面性的研究。碩士論文能做到以上兩點
當然更好,即使沒有也不必太在意。所以寫作碩士論文與其說是考驗
你的聰明才智,不如說是測試你的恆心與毅力。而恆心、毅力這種東
- Apr 18 Mon 2005 10:12
考博士班
二○○五年四月十三日(星期三)晚上,與老師、幾位同學一起
在「堤香」義大利麵館聚餐。最近一、兩週的論文進度比較緩慢,這
是因為先處理不熟悉的文獻,耗費了許多時間;如果先處理熟悉的文
獻,進度應該會比較快。由於我從以前就有報考博士班的打算,因此
也趁這個機會,向老師請教有關的問題。老師的回答雖然很含蓄,但
我知道以我現在的論文進度,要準備博士班考試,實在是太過於勉強
,甚至已經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外了。想起老師的話語,以及論文
進度的遲緩,心中壓力愈來愈大,頭腦裡也出現許多負面的想法。這
時突然想起老師以前考博士班的經驗:「我以前考博士班的時候,效
法朱子『半日靜坐,半日讀書』的方法。心情好的時候,就讀考試用
- Apr 03 Sun 2005 20:10
再論獨立性與親和性
不久以前,我的新聞台刊出〈獨立性與親和性〉一文,主要是從
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對比出兩種思考模式的不同。這樣的對比不管是
否恰當,皆只是停留在平面的層次。本文則希望結合生命的歷程,去
思考兩者的辯證關係。與前篇文章一樣,這裡還是要再次強調,人的
思想性格是很複雜的,在論述的過程中,只能採取概括的方式,無法
做到百分之百準確。其實自己的某些部分,連自己都不是很了解呢!
小時候我其實是一個很孤僻的人,極少與人往來。如果跟現在的
朋友提到這一點,他們可能打死都不會相信。在朋友的印象中,我是
個天生的老師,能在眾人面前侃侃而談。但是這樣的我,其實是在大
- Mar 03 Thu 2005 17:42
獨立性與親和性
上次的讀書會,一位朋友轉述我的指導教授林安梧老師的話,老
師說不喜歡學生們討論問題的時候,動輒引用他的看法,以駁斥他人
的意見。雖然這麼做的人不只我一個,但上次與讀書會的朋友,以信
件討論學位論文的時候,確實有援引老師的說法。所以我應該也算是
老師所說的學生之一。雖然老師是這麼說的,但並未說明不喜歡的原
因何在,及為什麼這樣做不好。所以我想,其中仍有值得思索的空間
。而我嘗試切入這個問題的角度,則是從老師與我的思考模式有所不
同談起。
記得以前我在給讀書會朋友的一封信中,曾說林師的指導風格較
- Feb 16 Wed 2005 17:31
逃避
最近這段時間論文沒有什麼進展,晚上打開電腦,想好好努力的
時候,卻總是不由自主地連上網路,瀏覽新聞或其他文章,不知不覺
地,時間就這樣過了。我想,這應該是出於一種逃避的心態吧!逃避
與休閒活動的不同之處在於:後者是依照理想的生活或生活的理想,
自覺地放鬆自己,如閱讀課外書、看電影等,使自己的心思活轉、眼
光開闊,而能承擔更多的工作,如俗諺云:「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
路。」理想的生活是指生活依照理想而進行;生活的理想是指理想是
由生活中提煉出來的,而非遠離生活的空想。但逃避卻會破壞理想,
阻礙自覺的發用。所以逃避的時候,心裡會覺得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