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PTT 休閒 (6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月色真美」是由 feel.製作,2017 年春季播放的動畫作品。本
作主題為校園戀愛,風格十分純情,善於捕捉細微的心情變化與互動
,將初戀的青澀甜美及戀愛中煩惱不安的心情刻畫得很好。男主角小
太郎愛好文學,女主角茜是田徑隊員,國三因分班而成為同班同學。
兩人一開始就注意到彼此,卻又很含蓄害羞。進入青春期,小太郎對
異性有朦朧的嚮往,在書店會留意相關著作。茜即使是為了公事,向
小太郎要LINE還是猶豫很久。

  茜在運動會上頗有人氣,同學想撮合茜和田徑隊長比良。小太郎
跑步時跌倒,在醫務室遇到另一位爽朗的女孩千夏(也是田徑隊員)
。小太郎仔細觀察茜,發現茜緊張時習慣揉捏的紅薯玩偶不見了,導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動畫從小芽的死開始。小芽的死亡與心願如同一條線索,將五位
童年玩伴再次串連起來。死亡的陰影使仁太消極、封閉自己,但也因
為小芽顯靈,她的天真、可愛讓五人敞開心房,得以誠實面對內心深
處的情感。小芽的死對五人有深刻的影響,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表
現。面對這些問題,六人才能和好。

  仁太性格開朗,但碰到情感上的弱點(母親生病住院、和同伴聚
會、喜歡小芽)容易逃避,變成家裡蹲。仁太努力幫小芽實現願望,
班上謠傳鳴子援交時,他也挺身而出。但仁太和小芽一樣,總是替別
人著想,忘記了自己真實的感受和願望。

  雪集是最壓抑的,忘不掉小芽而男扮女裝。他在變裝癖曝光後大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孩子啊,你一定要聽仔細,從現在開始要對你說的,是一件
非常重要的事,是我們即將開始的,代代相傳、永不停息的,一個很
長很長的……旅途的故事。我們將繼承星星的記憶,目睹這顆星星上
發生的一切,將它們代代相傳下去。星星的記憶必須永遠幸福,當天
空充滿憎恨與爭執時,這個星球將充滿悲傷,最終走向滅亡吧。終有
一天將會迎來毀滅這一天,這也是無可避免的結果。但是最後,無論
如何請將幸福的回憶,帶給繼承星星記憶的最後的那個孩子。──AIR
第12集旁白

  每個人心中似乎都有傷口:往人(男主角)的母親早逝。觀鈴(
女主角)因為晴子(女主角的養母)長時間工作、早出晚歸而寂寞。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冊「黎明篇」第八章的標題是「死線」,面對同盟軍的大舉
入侵,萊因哈特採取焦土作戰,將軍隊和糧食全部運走。同盟軍雖然
占領許多邊境星系,卻對陷入飢荒的帝國民眾束手無策。焦土作戰在
歷史上有許多實例,如拿破崙和希特勒入侵俄國時,俄國便以此戰法
對付法軍與德軍。較特別的是,同盟軍是以解放專制暴政、給予政治
權利為號召,希望爭取帝國民眾的支持;但帝國民眾卻完全不領情,
只想要麵包和牛奶。

  相較於滿足實際生活需要來說,「自由民主」是吃飽飯以後才做
的事情。如古代雅典只有佔人口少數的公民才有資格參政,佔人口多
數的奴隸忙於勞動,並無政治權利。現代成熟的民主制度,也是在工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冊「黎明篇」第七章的標題是「中場的滑稽劇」,同盟準備
動員三千萬以上的兵力遠征帝國,帝國得知消息,也下令萊因哈特率
軍迎擊。歷史的發展雖然會受到種種物質、社會因素的影響,但最終
仍取決於人心,尤其是高層的想法。心態、想法看似抽象而微小,卻
有左右局勢的力量;說起來有點玄妙,但從本章來看便是如此。帝國
宰相立典拉德早已看出萊因哈特的野心,如果讓萊因哈特不斷透過戰
功累積聲望,很可能會篡位。但一來皇帝佛瑞德李希四世默許萊因哈
特的行動,二來朝中重臣(如財務尚書凱爾拉赫)對於自身握有的權
威也過分自信,認為萊因哈特只是他們手上的棋子:「在叛亂軍滅亡
之時,那金髮小鬼也會倒下的。在我們需要之際,不是該好好利用一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冊「黎明篇」第六章標題是「繁星點點」,敘述楊攻陷伊謝
爾倫要塞後,帝國、費沙及同盟高層的反應及後續行動。帝國方面,
軍方的最高負責人「三長官」集體引咎辭職,但在萊因哈特的求情下
,三長官被皇帝慰留,奧貝斯坦也加入萊因哈特陣營。事情告一段落
後,萊因哈特說:「政治不是看過程或制度,而是看結果的。」這句
話表面上看起來與民主政治的精神有衝突,因為民主的重點就在於過
程或制度。民主國家雖然有許多黨派各自抱持不同的政治理念或主張
,但只要遵守遊戲規則,在選舉中贏得多數選票,就可以取得權力執
政。至於理念或主張本身是否正確,結果上能不能造福人民,並不是
靠選舉本身可以保證的。人民有時會被煽動而喪失判斷力,選出不恰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冊「黎明篇」第五章標題是「伊謝爾倫要塞攻略戰」,敘述
第十三艦隊(楊艦隊)的人員組成及攻下伊謝爾倫要塞的經過。楊艦
隊的幹部以先寇布的出身背景最為特殊,先寇布原本是帝國貴族,流
亡至同盟後擔任「薔薇騎士」連隊隊長;此連隊如同特種部隊,有極
強的戰鬥力。楊艦隊的幹部大多是土生土長的同盟人,對民主制度懷
有一份感情;先寇布則不然,他投靠同盟未必是因為支持民主,只是
為了求生存罷了。換言之,如果民主與生存發生衝突,先寇布不一定
要效忠民主,甚至有可能為求生存而「背叛」民主。民主對先寇布來
說不是理所當然的,要看運作民主制度的「人」能否說服他而定。因
此在楊邀請薔薇騎士連隊加入艦隊時,先寇布就想先試探、了解楊攻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冊「黎明篇」第四章標題是「第十三艦隊誕生」。本章藉由
楊威利參加亞斯提會戰殉國者告別式前後的過程,探討何謂真道德、
真自由、真民主。真相對於假來說,假道德或假自由民主便是標舉道
德、自由、民主為口號,用來迷惑人心,實際上是為了滿足少數掌權
者的利益,如特留尼西特。楊的言行正可以做為檢驗、批判真假的標
準,要有明辨真假的智慧,才不會被政客矇騙。以下列出幾條來討論:

  (一)卡介倫說:「如果戰爭大獲全勝,反而沒有塑造英雄的必
要了。戰敗時為了轉移民眾的注目焦點,當然要塑造英雄以博得讚揚
。」如同老子說的:「國家昏亂,有忠臣。」運作良好的組織,每個
人在崗位上各司其職,領導者只是默默在背後支持大家,不需刻意標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冊「黎明篇」第三章標題是「帝國的落日餘暉」,前三分之
一敘述費沙自治領主魯賓斯基對亞斯提會戰的看法,後三分之二是帝
國舉行冊封萊因哈特為元帥的儀式。這兩部分皆與「權力」有關,權
力也是政治領域的核心議題。前者涉及綜合國力的大小,綜合國力是
指一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各領域的影響力,費沙雖然沒有
軍隊,領土也只有一個星系,但卻有巨大的經濟力量與靈活的外交手
腕,故其綜合國力能達到百分之十二,與帝國、同盟鼎足為三。費沙
的生存之道,除了做為兩大勢力之間的貿易據點之外,靠的便是「權
力平衡」,不讓帝國或同盟任何一方有壓倒性優勢,雙方都想拉攏費
沙,而使費沙得以自保。雖然謀略的運用有其極限,還是要以實力決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冊「黎明篇」第二章標題是「亞斯提會戰」,敘述亞斯提會
戰的經過。自有人類以來,鬥爭就是避免不了的事。從經驗現象的角
度來看,人類歷史也可以說是一部鬥爭史。鬥爭的形式複雜多變,其
中又以戰爭最慘烈。其他領域的鬥爭如政治或經濟,雖然輸家也會有
下台、破產甚至死亡的悲慘後果,但總比不上戰爭有立即而明顯的危
險,生死瞬間見真章。既然鬥爭是歷史上的普遍現象,我們對鬥爭也
要有所了解,而以程度最強烈的戰爭為代表。了解戰爭不等於推崇或
提倡戰爭,凡經驗現象都是中性的,本身並無好壞可言,要看人心如
何善用而定。戰爭亦然,既可以用來滿足野心家的私欲(如希特勒)
,也可以成為建立與維持和平的工具(如湯武革命)。前者是邪道,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冊「黎明篇」第一章標題是「永恆的夜」,除了敘述亞斯提
會戰前夕,帝國軍與同盟軍的戰略規劃外,重點放在介紹書中兩位主
角──萊因哈特與楊威利的出身背景。兩人的志向與特質恰成鮮明對
比,萊因哈特有帝王之志,因姊姊安妮羅傑被皇帝納入後宮,故立志
推翻舊帝國、建立新王朝。相應於他的志向,萊因哈特有「不屈居人
下」的倔強個性,凡事都要勝過別人。楊的志向則如書中所說「不像
是個軍人,反而像是一位冷靜的學者」,學者的工作是「究天人之際
,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亦即遍觀歷史,找出其中的根本原理
,形成自己的一套思想。「打天下」的事業,學者未必要參與。相應
於他的志向,楊的特質便是淡泊名利,不與人競爭比較,沒有建功立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銀河英雄傳說》是日本小說家田中芳樹的作品,該書屬於「架
空歷史」,即描述「並非真實發生的虛構歷史」的小說,背景設定在
千年後的宇宙。此書蘊含了作者對歷史、政治、軍事、人生等各方面
的思考,故事雖然是虛構,但書中的人物情感卻十分真實,出版二十
七年後依舊受到推崇,被譽為銀河系的《三國志》。

  第一冊「黎明篇」序章的標題是「銀河系史概略」,說明宇宙兩
大勢力銀河帝國與自由行星同盟的由來。銀河帝國的前身是銀河聯邦
,銀河聯邦實行民主共和制。作者將全人類或國家比喻成人體,人難
免會生病,但只要給予適當的治療,便能夠度過長久的健康歲月。這
似乎暗示國家也和生物一樣,會經歷生、老、病、死的過程,如孟子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集敘述一位單親媽媽的女兒罹患嚴重過動症,請醫師開藥仍未
見改善。媽媽束手無策,只好請求一位已退出教會的修女幫女兒進行
驅魔儀式,女兒卻在驅魔時死亡。法庭上修女援引「天使和上帝的旨
意」幫自己辯護,但陪審團仍判決修女謀殺罪成立。

  檢察官在調查案件時曾詢問天主教會,教會對「驅魔」的規範非
常嚴格,不僅有一組教士參與,醫護人員也會守候在旁。且舉行次數
甚少,二十年來只有一次。但民間私底下進行的驅魔儀式,教會管不
了也無法負責,只能靠信徒自己明辨。

  本案精彩之處在於審判的過程,讓我們得以一窺宗教狂熱者的內
心世界,如同劇中的檢察長 Adam Schiff所說:「聖人也會去謀殺。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於板友的推薦,最近找了《生化奇兵:無限之城》的遊戲影片
來看。之前對這款大作已有耳聞,是評價極高的一套遊戲。遊戲以虛
構的天空之城為背景,除了複雜的平行時空設定、明亮華麗的場景之
外,最主要的我想還是男女主角的心境及感情。板友的推薦理由只有
四個字「伊莉莎白」(即本作女主角),她確實是本作的靈魂人物之
一。某方面來說,我們也可以將遊戲視為伊莉莎白的成長過程,她的
成長又和天空之城的內戰分不開。

  伊莉莎白在故事開始是一位純真、聰明、活潑的少女,由於她有
撕裂時空的特殊能力,故成為當局的實驗對象而遭到長期監禁。透過
閱讀,她學會了許多知識和技能,但卻缺少實際的生活經驗。直到遇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潛龍諜影》是延續了二十多年的一系列遊戲,被稱為潛行遊戲
的始祖。第五代「幻痛」則是此系列的最新作品,受到全球玩家高度
評價。雖然我並未玩過前幾代,但玩過五代之後,可說是愛不釋手。
這遊戲吸引我之處有很多,首先是代入感與細節的考究,遊戲提供了
廣闊、細緻的場景及繁複的武器升級系統,讓玩者自由探索及運用,
就像你真的變成遊戲中的英雄人物Big Boss,即使沒打過仗,也可以
體驗戰場上的瞬息萬變。但如果只是看主角一人到處屠殺小兵就沒有
意思,遊戲真正特別之處在於設定的合理性,Big Boss能力再強,還
是不可能以一擋百,能夠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潛入敵營完成任務,才
是最有利的方式。就算被敵人發現,留下活口也還是比較好,可以向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奇妙人生》的主角麥克斯是一位初次離家就讀大學的平凡女孩
。這樣的設計很能夠引發共鳴,一來大學象徵人生的新開始,終於可
以獨立自主;二來主角是普通人,可加深玩者的代入感;三來令人回
憶起青春年少,朝氣蓬勃,人生充滿各種可能。無論現實或遊戲,人
生面臨的課題,不外乎這幾項:一是事業上的成就,如麥克斯渴望藉
由「平凡英雄攝影大賽」在藝術界打響名號。二是人際關係,麥克斯
希望在新環境認識朋友、受人歡迎。三是找到知心好友或伴侶,如克
洛伊。麥克斯不斷使用超能力幫助別人,也大多是為了處理上述課題
,但總會顧此失彼,如救了克洛伊的老爸威廉,卻導致克洛伊車禍癱
瘓;成功參加攝影大賽,導致克洛伊被龍捲風吹走。遊戲結局也是如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歷了漫長的等待,遊戲《奇妙人生》終於在上週迎來大結局。
我個人是將這部作品當成麥克斯和克洛伊的青春愛情劇來觀賞,但即
使認為他們只是「好朋友」也無妨,就像玫瑰不會因為換了名字而不
再芬芳,兩人的情感也不會因為被稱為友情或愛情而改變。

  玩過此作的人應該都會同意,麥克斯與克洛伊的個性截然不同。
麥克斯是理性的,克洛伊是感性的。麥克斯是那種在班上平凡、安靜
、不起眼的女孩,剛進入大學的她,對未來懷抱雄心壯志,期望自己
在攝影藝術上有傑出表現。克洛伊則是充滿活力,脾氣暴躁、衝動而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11 Sun 2015 12:24
  • SOMA

  《SOMA》雖披著恐怖遊戲的外衣,其實是探討「我是誰」這個
要的哲學問題。遊戲的劇情敘述因車禍而腦損傷的主角西蒙,在接
大腦掃瞄後,忽然來到未來的海底世界。此時地表已被隕石毀滅,
底雖然有殘存的人類基地,但人類幾乎都被機器殺光,或意識與機
結合,成為半人半機器的奇怪存在。主角在探索場景、躲避追殺的
程中,逐步揭露真相。

  原來人類此時已發明了複製意識的科技,可製造出會說話、和自
己擁有相同思想、情感與個性的機器人。但海底基地也撐不了多久,
科學家因此啟動「方舟計畫」,將所有人的大腦掃瞄後送上太空,讓
人類永遠活在虛擬實境中。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集敘述一位有智能缺陷的女孩,在學校與三位男生發生性關係
。檢察官嘗試控告三人性侵,但必須證明他們事前就知道女孩智能不
足,罪名才成立。如果三人事前不知道,則是你情我願不受法律處罰
。檢察官雖然一度成功證明三人知情,但因女孩在法庭上說:「我告
訴過他們我不是智障。我是自願的。」三人因而逃脫法律制裁。

  看了這集,感覺美國某些中學的狀況很混亂,老師對品行不良的
學生沒有任何約束力。且青少年有一種奇怪的想法,認為破壞道德和
社會秩序「很酷」,做這種事的人在校內會被當成英雄;為了獲得這
些「英雄」的讚賞,學生甚至願意做出一些傷害自己和別人的事,這
種想法我不太能夠理解。女孩的選擇倒是值得同情,為了不讓自己被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兩集探討的是社會上常見的爭議性問題。第20集敘述一位因車
禍而成為植物人的男孩,在家人的默許下,遭到醫生毒殺。西方社會
反對安樂死的理由通常是「生命是無價的。人非上帝,無權決定一個
人的生死」,尤其在病人沒有明確表達意願的狀況下,爭議性就更大
。但植物人不僅對病人本身是痛苦,也造成家屬在照顧上、經濟上的
沈重負擔,安樂死似乎也能獲得陪審員的理解和支持(如果不考慮醫
生先前的不良醫療記錄)。

  第21集敘述一位刺殺警察的女流氓,原本毫無悔意,卻在宗教感
化下坦白認罪及懺悔,但最後仍然被處死。死刑的執行背後往往有政
治考量,如檢察長Adam Schiff因選舉快到了,故傾向從嚴辦案、儘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