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心理學 (2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增強你的意志力》讀書心得 (01)

作者:劉毅鳴

  【摘要】前言的標題是「意志力:人類最強大的力量」。心理學家研究人生幸福成功的原因,發現有智慧和自制兩大特質。我們至今仍不知如何增加智慧,但已經發現如何提高自制力。中世紀的農民會在田裡度過冗長枯燥的一天,不必努力求取升遷。村裡沒有太多誘惑,且社會規範力強,意志力的挑戰較少。到了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代,工業革命引發的社會變遷,使人們尋求宗教以外的力量來抵抗誘惑,開始使用意志力一詞。到了二十世紀,世界大戰的恐怖,使戰後的知識分子崇尚享樂。資本主義席捲全球,使人們盲目跟隨群眾,購買各種商品。社會科學家也從個體以外尋找行為失當的原因,如經濟與政治體系等,意志力的觀念逐漸式微。直到史丹佛大學的「棉花糖實驗」,科學家才開始研究自我規範的問題,發現自制力是影響學業、工作、人際、健康等人生各方面的關鍵因素。現在的誘惑實在太多,你的身體也許準時上班,但只要點一下滑鼠,心思就飛到收信、臉書、聊天、遊戲上。人們每天有四分之一的時間忙著抗拒欲望。

  意志力就像肌肉,會因為過度使用而疲乏,也能透過長期鍛鍊來強化。人類的大腦演化出較大的額葉,能夠計畫長遠的未來,以因應複雜的社交生活。意志的作用方式是把眼前的情況看成是普遍模式的一部分。傳統將大腦當作一台小型電腦,最新的研究則以「能量」來解釋意志力。

  【心得】本書由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羅伊‧鮑梅斯特(Roy F. Baumeister)、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約翰‧堤爾尼(John Tierney)共同撰寫。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從儒家的觀點來看,心理學以追求幸福成功為目標,仍限於衣食謀生、現實功利的層次,尚未觸及人生的終極理想、道德價值。但義與利也不是毫無關連,本書主題「意志力」或許可以視為一種精神修養,遇到任何誘惑都能夠面不改色拒絕,如孔子說「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或孟子的「以志帥氣」。能有這種修養,遇事自然能保持冷靜,做出合宜的判斷,而有好的結果。中國先秦儒家就已經有類似意志力的觀念,只是古人以工夫體驗的方式來描述;現代心理學則以科學方法,對意志力進行量化分析。前者建立在心靈層次,此心上通天道而無限;後者建立在物質層次,故為有限的能量,過度使用則會耗盡。兩者為一體之兩面,可相互補足,且都強調漸修的重要。

  佛洛伊德從潛意識、史基納從外在行為、資訊處理模式從認知、社會科學從體制來看人,雖然各有精彩,但對意志力的問題並不相應。因為意志力關注的是個人的自覺意識及能量流動。「自尊運動」也無法解決問題,對自己有信心是好的開始,但意志力必須透過現實的磨練才能建立。意志的作用就是「普遍化」,除了自己,還能想到別人,如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除了現在,還能想到未來,如孔子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普遍化又根源於人的良心善性,就做人來說是仁,就做事來說是義。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幸福課學習心得 (10)

作者:劉毅鳴

  【摘要】第十講的主題是「如何去改變」。上一講提到改變分為漸進式與突發式,但兩者都沒有捷徑,即使是突發式改變也需要很多準備工夫。大腦神經元的改變是一點一滴的,渴望靈丹妙藥只會有反效果。塔爾教授問了一個問題:「你真的想改變嗎?」表面上我們會說當然,但依照Langer和Thompson的研究,對自己的正面性格評價愈高,要改變負面性格就愈難。因為每一項正面性格,在潛意識中都與另一項負面性格有關,如古板與言行一致、雄心壯志與害怕失敗等。我們害怕一旦改掉缺點,性格上的優點也隨之消失,所以會抗拒改變。通往幸福路上最大的障礙,就是把幸福和偷懶聯繫在一起。但我們可將優缺點區分開來,同時擁有幸福與成功。

  要改變大腦的神經元通道,可從情緒(A)、行為(B)、認知(C)三者著手。舊思維、舊習慣如同洪水,要扭轉流向必須「三管齊下」才有效。有些因素無法改變,如遺傳傾向(佔50%)。有些因素影響不大,如環境、收入、天氣等外在因素(佔10%)。要努力的是意向活動,即前述的ABC(佔40%)。就情感來說,漸進式的改變是專注冥想,突發式的改變是高峰體驗。要增強高峰體驗及體驗後的大腦通路,必須接納一切情緒、專注當下、重演畫面、寫下經歷、採取行動。就認知(態度)與行為來說,兩者相互影響,但行為比態度更有力。漸進式改變是聽了道理馬上去做,突發式改變是從舒適區進入學習區。

  【心得】「改變沒有捷徑」是因為人不僅有無限的心靈(大體),還有有限的形軀(小體)。即使立定志向,仍需經歷與自己的艱苦鬥爭。如同曾昭旭教授在桃園電影班所說的:「用一百分的努力,才能有一分的改變。累積一百次的努力,才會有一百分的成果。」這也符合現今大腦科學的研究。如果認為只要透過正面思考就什麼都能辦到,不僅流於神秘主義,也容易將世界想得太美好,一旦遇到挫折,反而會更失望、難過。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我們一方面要對成聖成賢有絕對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及接納客觀的限制,不急著看出成效。這限制不僅來自外在的人事物,更可能出於自我的氣質傾向。氣質本身是中性的,端看人能否善用,如老子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踏實的個性從好處看是認真負責,從壞處看是嚴肅冷漠。如果能融合輕鬆活潑的另一面風格,既可以保有原本的優點,又能減輕壓力而活得更自在。這就要回歸明覺的心靈,暫時從性格的制約當中跳脫出來才行。

  ABC是認知治療的基本理論:情緒、行為與認知相互影響,但我們無法直接改變情緒,只能透過認知與行為去間接改變情緒。程朱理學也是走類似的路線:「涵養須用敬(行為),進學則在致知(認知)。」程朱雖然以現實情緒看心,且對情欲的接納不足,但其工夫仍有客觀效果,只是要進一步以良知去點化罷了。培養專注力即是「主敬」,高峰體驗則類似「見道」體驗。孔子說:「見義不為,無勇也。」有時要先強迫自己去做(進入學習區),感覺與想法才會慢慢跟上。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輕鬆駕馭意志力》讀書心得 (10)

作者:劉毅鳴

  【摘要】第九章的主題是「請跳過本章:意志力的極限」。依照哈佛心理學教授韋格納的「白熊」實驗,人愈努力不去想某些事物,愈會引起反彈而一直想到。「我不去做」的意志力對內在世界毫無作用,需改為放棄控制。大腦有監督系統與操縱系統,前者可自動偵測威脅,但如果後者力量不夠,則會有反效果,不僅更容易想到該念頭,還會覺得自己必須去做壓抑的事。想免除煩惱,就必須坦然接受各種負面想法,而不是硬將這些想法拋開。但也不是相信或反覆思考某個念頭,壓抑想法的反面,是承認這個念頭存在,而不是相信這個想法。

  腦中浮現負面想法時,可想像這些想法和情緒像雲朵,自己的呼吸像微風,輕易地將雲朵吹散。或者將衝動、渴望想像成海浪,我們乘浪而行。這股浪潮會逐漸增強,但最終還是會消失。應付渴望有四個步驟:第一,了解自己感受到一股渴望。第二,接納這個想法或感覺,不要立即轉移注意力或反駁。第三,退一步思考,雖然無法掌控想法和感受,但可以選擇是否順從這股渴望。第四,想想自己的目標,原本該做的事是什麼?另外也可把「我不去做」改成「我要去做」,想想哪些事能取代渴望,滿足相同的需求?戒除惡習後可以做哪些事?壞習慣的反面是養成哪些好習慣?如此就能避免反彈效應。這些方法的精髓在於「內心要接納,但外在要控制」。自我覺察、自我關懷及記取真正的重點這三個方法,正是自制力的根本。

  【心得】本章有辯證的意味,與老莊的道理相通。老子說:「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又說:「將欲歙之,必固張之。」莊子說:「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儒家講求「存天理去人欲」,「人欲」是指私欲,如貪吃、好色等。基本的生理需求不屬於人欲,不必去除。儒家認為欲望在某些範圍內是合理的,超出這範圍就必須消滅。道家或許不反對這主張,但要進一步追問「如何消滅」?如果直接拿天理或道德教條批判人欲,便會在自我內部引發戰爭,造成生命的矛盾破裂。欲望原本就是自我的一部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無論如何都消滅不了。老莊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天理人欲的問題,不必以固定化、絕對化的標準去批判欲望,而是可以放鬆,先承認、接納欲望的存在,內心如同一面鏡子靜觀其變,聽任其自然消失。如俗話說:「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如此就能以最省力、有效的方法克服欲望,不致產生矛盾、破裂的痛苦。

  儒家對「靜觀」工夫或許不像道家那麼強調,但也未必是壓抑欲望。如齊宣王說自己有好勇、好貨、好色等毛病,孟子沒有直接批判齊王,而是將欲望「與百姓同之」,導向對人我有益的正途。王陽明有時也會以日光比喻良知,以烏雲比喻欲望,良知才是真實存在,守住良知,欲望便會消散。王船山也有理欲合一的主張。書中最後舉出的三個方法,則可以和孔子的智、仁、勇對應。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輕鬆駕馭意志力》讀書心得 (09)

作者:劉毅鳴

  【摘要】第八章的主題是「為什麼意志力會互相感染」。我們有特殊的腦細胞「鏡像神經元」,使我們能夠理解他人的各種經驗。好習慣和壞習慣都像細菌一樣會人傳人,大腦受到感染有三種情況:第一是無意識的模仿,使身體做出與他人相同的動作。第二是感染到壞情緒,以破戒來改變心情。第三是感染到誘惑,看到他人放縱,也會誘發自己的欲望。「目標感染」是指因為他人的目標而改變自己的行為,但僅限於你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有的期望,不會無中生有。如果經常思考什麼目標對自己最重要,便可以在看到別人破戒時提高警覺,堅定自己的決心。有時我們感染的並非明確的目標,而是較籠統的「順從衝動」,如有人亂停車,其他人會跟著亂丟垃圾。反之,心裡想著某位意志力大師,有助於克服衝動。行為的感染取決於人際關係的親疏,關係愈親近感染力愈大。

  「社會認可」是指如果團體中其他人都在做這件事,我們就會認為那是明智之舉。如節約能源,雖然每個人都有一套冠冕堂皇的說詞,但真正能夠改變行為的卻是「大家都這麼做」。故我們可加入已達成預定目標的一群人,使自己認為這才是常態,如宗教團體將教義與健身結合。想像自己是他人品頭論足的對象,會引發羞恥心與榮譽感等「社會性情緒」,大幅增進自制力。羞恥心只在破戒前有用,榮譽感則可以抵擋近在眼前的誘惑。我們可以和親友分享自己克服難關的喜悅,互相關心進度,提供強力的社會支持。

  【心得】宋儒程明道說:「仁者渾然與物同體。」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兩者皆是追求「齊一」,但境界卻有高低之別。明道、象山、陽明是從仁心的及物潤物、感通不隔,而說其與天地萬物為一體,此「一體」不含有任何經驗內容。荀子講的則是一種經驗現象,人與人之間自然會有相互模仿的傾向。前者從內在心境上說,後者從外在形跡上說。王船山說:「庶民者,流俗也。流俗者,禽獸也。」也是就後者而言。庶民欠缺心靈自覺、人格獨立的修養,故容易受一時風氣的鼓動(即所謂一窩蜂),喪失明辨是非的能力,認為大多數人的選擇就是對的。所以庶民比小人更壞,小人的罪惡很容易察覺,庶民卻可以用「大家都這麼做」來自我開脫,混淆了價值判斷的標準,如部分大學生的學習風氣便是如此。本章提到的「鏡像神經元」亦可以從正反兩面來看,從正面來看,鏡像神經元雖然屬於身體(大腦)而非心靈層次,但可做為道德實踐在生理上的基礎。因為我們能夠對別人的行為、情緒與欲望感同身受,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從反面來看則是盲目尋求認同,如船山所述。

  「社會認可」可和儒家的「名教」觀念做比較。從內聖學、心性修養的角度來看,由於他人的讚美或批判,而不得不做出合乎社會規範的行為,固然是告子的「義外」一路,無法彰顯道德實踐的真實意義。但從外王學的角度來說,藉由輿論的壓力甚至是賞罰等手段,重新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行為標準,對人民至少有柔性約束的效果,而容易喚醒本心。孔子的「正名」亦可以從此觀點來理解。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輕鬆駕馭意志力》讀書心得 (08)

作者:劉毅鳴

  【摘要】第七章的主題是「為什麼人會為了眼前滿足而出賣未來」。自制力與人對未來的想法有關。在一項實驗中,黑猩猩選擇等待以換取更多獎賞,人類卻會將不好的決定合理化。這種行為稱為「延遲折現」,等待報酬的時間愈長,該報酬對個人的價值就愈低。許多人內心深處想抗拒誘惑,然而一旦短暫、立即的報酬近在眼前,欲望就變得難以克制。但如果人與誘惑之間存有距離,大腦的自制系統就會再度占上風。面對誘惑或難題時,可先等待或堅持十分鐘,讓大腦恢復冷靜。「棉花糖實驗」指出:兒童延遲享樂的能力,可預測他們未來的成就。在決策時,如果人們先考慮、想像未來的報酬,就比較能放棄眼前的快樂。

  我們必須將受誘惑的自我視為他人,設法加以約束。「預先承諾」包含三種方法:第一,訂定新目標,預先規劃及準備。第二,增加改變心意的難度,設法隔離容易使自己意志動搖的事物。第三,激勵未來的自己,以賞罰等手段讓破戒的代價提高。亦可在受到誘惑時,請別人監督協助。「未來自我關連性」是個人對「未來自我與現在自我基本上為同一人」的認同度,關連性愈低,愈容易忽略行為的後果。我們常將未來的自己理想化,期望他們能做到現在辦不到的事,將現在種種決定的後果,交由他們去承擔。當人在思考未來的自己時,大腦區塊的活躍情形和思考他人相同。如果多想想未來的自己,就不會做出後悔的事。

  【心得】孔子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又說:「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孔子也很欣賞顏淵的「臨事而懼,好謀而成」。孟子說:「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中庸〉也說:「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凡此皆可證明儒家反對短視近利,對眼前的誘惑戒慎恐懼;重視深謀遠慮,從整體的角度看待人生,故可避開上述的意志力陷阱。但儒家與心理學的志向仍有差異,心理學「延遲享樂」的目的,是理性計算後的長期利益。儒家則以成聖成賢為歸宿,如孟子所說:「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舜的偉大就在於樹立人格典範,凡事依道義而行。「延遲享樂」做為一種方法,雖可使人成功,但如果不以良心為本,也只如同黑猩猩,是聰明的動物罷了。

  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己」就是自我,「自我」又有好幾種解釋,最簡單的解釋是衝動的自我,亦即欲望。「禮」就是修飾言行,拉開感官與外物的距離以節制欲望。書中的一些方法如「等待十分鐘」、「預先承諾」等,皆可歸入禮的範圍。「未來自我」則是另一種我,可稱為理想我。理想我完美無缺,任何事皆可辦到。但這種幻想卻經不起現實檢驗,「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到了明日才發現和今日的我也差不多。書中所說便是認清理想我的虛幻,體悟從當下的我開始實踐,才是真實可靠,而可慢慢接近理想的。連通理想與現實、現在與未來,便是真我的作用。孔子說:「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不是說君子好名,而是藉由後世之人的評價,勉勵現在的我努力修德吧!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輕鬆駕馭意志力》讀書心得 (07)

作者:劉毅鳴

  【摘要】第六章的主題是「為什麼壞心情會導致我們向誘惑投降」。在壓力產生時,大腦就會指引你走向它認為會使你快樂的事物。人們應付壓力最常使用的策略有:吃、喝、買東西、看電視、上網、打電動等,但這卻也是非常無效的方式。有效的紓壓策略包括運動、聚會、宗教活動、閱讀、聽音樂、冥想、從事需要創意的嗜好等。兩者的差別在於前者會刺激多巴胺釋放,後者則是增加提升心情的大腦化學物質,引起有療癒功用的放鬆反應。大腦會不斷欺騙自己,阻止我們去做真正能帶來快樂的事。

  根據「恐懼管理」理論,只要有任何事提醒到自身的死亡(夜間新聞每29秒就提醒我們一次),就會觸動大腦的恐慌反應,在承諾酬賞與紓壓的事物中,尋找希望與安全感,此時我們會更容易受各種誘惑的影響。「管他的效應」是指放縱、後悔、更放縱的循環,導致大失控的並非第一次破戒本身,而是隨著第一次破戒產生的羞恥、罪惡感、失控、絕望。令人訝異的是寬恕比罪惡感更有用,罪惡感與自我批判使人逃避問題、尋求安慰,寬恕則使人反思失敗的原因。被壞心情包圍時,有時我們會下決心改變,但這是另一種陷阱「錯誤願望症候群」:我們喜歡想像自己改頭換面的樣子,但真正的改變可能是一記當頭棒喝,快樂感被失望和挫折取代了。此時大多數人會完全放棄努力,直到再次誓言改變而開啟另一次循環。解決之道在於預先計畫可能面對的困難。

  【心得】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又說:「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可見孔子能夠分辨哪些是真實的快樂,哪些是無效的紓壓策略。君子之樂有三:一是知識的學習與德性的成長,又以德性為主。二是與志同道合的朋友相往來。三是即使在人世間遭遇挫折,依然能夠放下期待、批判,包容一切而不改其志。真實的快樂有三:一是以禮樂約束自己,二是欣賞別人的長處,三是結交良師益友。虛假的快樂有三:縱情享受、遊手好閒、吃喝玩樂。真假的差別就在於:前者能夠主動創造出意義、價值;後者只是被動地佔有、消費人事物,總有一天會疲勞麻木。

  「恐懼管理」出自人怕死的心態,但有限之物(包括軀體、外物等)的本質就是無常,屈服於誘惑或逃避責任都無法徹底解決問題。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自覺地承擔道義,才是能夠走通的路。「管他的效應」點出自我寬恕的重要,儒家某些想法也有類似的效果。孟子說:「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君子只在盡心去做,不靠成功的結果來支持。即使破戒,仍可肯定「仁義禮智根於心」,以自信面對失敗。至於「錯誤願望症候群」,則可以用孟子說的一段話來對治:「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能夠有吃苦耐勞的覺悟與準備,便不致半途而廢了。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輕鬆駕馭意志力》讀書心得 (06)

作者:劉毅鳴

  【摘要】第五章的主題是「為什麼人們錯把渴望當成快樂」。依照科學家奧茲、米爾納和希斯的實驗,老鼠和人的大腦都有「酬賞系統」,這個系統是用來推動人類採取行動與飲食。每次這塊區域一活化,釋放出多巴胺,都會鼓勵人尋求更多刺激,但刺激本身卻不會帶來滿足感。科學家克努森證明「期待獎賞」與「取得獎賞」處於大腦不同區域。廣告、色情、網路、電玩都會刺激酬賞系統,令人冒險衝動、不吃不睡,熬夜打電玩而猝死的人便是如此。多巴胺使人更容易受其他誘惑的影響,如賣場入口的試吃區,會使人在賣場裡買得更多。酬賞系統也會對新奇和變化產生反應,我們可以替無聊的事物注入多巴胺,如清理房間或處理文書工作時,用聽音樂、喝咖啡或抽獎來激勵自己。

  多巴胺有其黑暗面:如果我們處在渴望的狀態中,停下來注意大腦與身體的狀況,就會發現酬賞的承諾不只令人愉悅,也令人感受到壓力與焦慮。酬賞承諾強大的力量,令我們不得不繼續追求,並著迷於那些帶來更多痛苦而非滿足的事物。我們相信渴求的目標一定會令我們快樂,但如果仔細分析這種體驗,會發現情況往往相反。破戒頂多只是把酬賞承諾造成的焦慮感消除掉,但你終究會感到沮喪、失望、羞愧、疲倦、厭煩等。但剝奪欲望也會使人喪失生活的動力,陷入憂鬱症當中。要培養自制力,必須分辨真、假酬賞系統,真的會帶給生命意義,假的只會使我們對事物成癮。

  【心得】本章是從大腦科學的角度來說明欲望的本質。現代儒者唐君毅先生在《人生之體驗續編》書中,認為人生一切罪惡的根源在於「超越的無限者,須表現於現實之有限者之中,而它又會順此現實之有限者之所牽連,而欲化此有限者為無限者,以求自見其自己之倒影於其中,而視之為其自己之所在」。儒學與科學是分別從「心」與「物」兩層面,對「欲望」這同一種事實給出不同解釋。多巴胺的釋放會讓人陷入無窮的向外追逐,但如果能夠強化自我覺察,體會到人在沈迷物欲時,內心並不真正感到快樂;而是成為欲望的奴隸,有「被逼迫」的壓力時,人就比較有可能跳脫。同樣地,求道有真實、深刻的喜悅,逐物則只有虛幻、膚淺的快感,甚至暗藏失敗、罪惡的風險。若能夠察覺兩者的差異,不將心靈的悅樂建立在物質上,無限還給無限,有限還給有限,人生便可復歸正位。

  先秦儒道兩家對欲望都主張節制,而非滅絕或放縱。孟子說:「養心莫善於寡欲。」多巴胺一旦被激發,便會形成習慣性的力量,容易使本心迷失。但孟子也不排斥欲望,如齊宣王說自己有好勇、好貨、好色等毛病,孟子認為這些欲望都可以有,但前提是「與民同之」。可見孟子循循善誘,以欲望來激勵齊宣王在政治上有所作為。老子說:「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欲望的來源在心不在物。又說:「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腹與骨是生理需求,吃飽穿暖就能滿足。心與志是心理需求,不免強求造作。老子很注重「需要」與「想要」的區分,肯定前者而提防後者。可見儒道兩家對酬賞系統的真假都有所分辨。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輕鬆駕馭意志力》讀書心得 (05)

作者:劉毅鳴

  【摘要】第四章的主題是「為什麼善行成了放縱自我的許可證」。大部分的人不會很努力去追求道德上的完美。我們只想要「夠好就好」,這反而允許我們隨心所欲。當你做了一件好事,對自己感到滿意時,你反而更有可能信任衝動,允許自己使壞,這稱為「道德許可證」效應。前述機制也解釋了為什麼以道德為標榜的人如牧師、執法者,竟能容許自己犯下嚴重的道德失誤。「我表現得那麼好,應該享受一下」,這種「我值得」的感覺,常成為人墮落的理由。人容易把自我放縱視為善行的最佳報酬,忘記原本的目標。道德判斷未必能夠激勵人心,最能激勵我們的,其實就是得到想要的東西,避開不想要的東西。如果你以道德為名,試著把規定加諸己身,你心裡那個不願受控的部分很快就會出聲抗議。

  大多數人認為,邁向目標的進度會鼓勵我們追求更大的成就,但是心理學家很清楚,人很快會把這些進度當作鬆懈的藉口。人的心智對達到目標的「機會」感到太興奮,以致把這個機會當成了真正達到目標的滿足感。「光環效應」是指人會找尋任何對誘惑說「好」的理由,我們會把任何一種善行的暗示,當成屈服的合理藉口。當們人為了一項惡行花錢「贖罪」時,最可能產生許可效應。凱莉教授認為,如果我們相信真正的自己想要做壞事,才會獎勵自己的善行。但真正的自己是想要做到最好的那個自己,也是依核心價值而活的自己。

  【心得】本章討論的問題可以「假道學」三字代表。大學生之間常流傳一句話:「生平無大志,只求六十分」,也是道德許可證的實例。只要覺得有花時間在課業上就夠了,其他時間可盡情玩樂,直到被當才後悔。這也是儒家主張人一定要「止於至善」的緣故。如何化解假道學的心態?凱莉教授提出兩種看待人性的觀點:一是趨利避害,這不能說是人性本惡,只是自然、中性的事實。任何善行如果忽略或排斥人性的這一層,便有不知不覺變質的危險。道家對此有所反省,如老子說:「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正復為奇,善復為妖。」莊子說:「伯夷死名於首陽之下,盜跖死利於東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於殘生傷性均也。」隨時給自己的行為扣上道德大帽子,對衝動的自我來說是很大的壓力、負擔,總有一天會反彈。與其如此,不如承認自己所追求的只是假仁假義、外在虛名。當然道家也反對縱欲,老莊強調這一點,是要人暫時擱置道德批判,跳脫「批判/反彈」、「福/禍」的二元對立,從而將衝動自我的力量,導向有利於個人目標的正途。

  老莊之道在接納自我,包括理智的我與衝動的我,以剝除灑落光環、假道學等弊病。但做到這一點還不夠,即使解放了衝動的我,但自我的力量會走向何處還是未定數。這時就要以儒家的良心善性,即第二種看待人性的觀點,去釐清、選擇最適當的價值觀念與目標。達成目標不代表自己高人一等,只是做了該做的事。或者說每個人本來就是聖人,理性與感性合一,道德實踐只是還其本來面目而已。如果「善」是兩個自我都真心想要的,便不需要藉由贖罪來緩和衝突了。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輕鬆駕馭意志力》讀書心得 (04)

作者:劉毅鳴

  【摘要】第三章的主題是「為什麼人會累到無力抗拒」。根據心理學家羅伊‧包米斯特研究,每一項意志力似乎都來自同一種力量,每當我們在某處成功發揮意志力,對其他事物的意志力反而更薄弱。人的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樣,如果不讓它充分休息,如一次改變太多事,可能會耗盡所有意志力。每當你需要抗拒內在的衝動、過濾分心的事物、權衡目標的輕重,或迫使自己從事困難的工作,你就會多消耗一點意志力。早上一覺醒來時意志力最強,然後逐漸耗盡。每當偵測到可用的能量下降,大腦就會自動緊縮能量支出。當資源稀少時,大腦會選擇立即獲得滿足;當資源充裕時,大腦就會促使你進行長期投資。低胰島素飲食可幫助血糖值維持穩定,有助提升意志力。

  意志力肌肉可透過鍛鍊而變得更強壯,只要在任何小事上持續發揮意志力,都能提升整體意志力。大腦會逐漸習慣在行動前暫停一下,留意準備要做的事,選擇比較困難的那件事來做。科學家還不清楚人的意志力是否有上限,但在感到意志力耗盡時,其實未必真正到達極限,而是大腦矇騙身體的機制。如果像運動選手一樣堅持下去,就有可能達成挑戰。激發意志力有三種方法:利己、利人和想像苦盡甘來。「從過程中獲得樂趣」比「期盼完美」更能提升意志力。根據「森林遊戲」實驗,意志力疲勞會導致大多數人短視近利、殺雞取卵,所以最好透過「選擇設計」,減少做正確決策時需要的意志力。

  【心得】孟子說:「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故茍得其養,無物不長;茍失其養,無物不消。」這一段很能夠說明意志力耗盡的意思。人天生有「無限的心」與「有限的身」,後者在孟子又叫做氣。大腦屬於有限的身,但人進行道德實踐時,又不得不利用大腦這器官,而有氣之清濁、強弱的問題。「平旦之氣」或「夜氣」便是晚上睡覺養精蓄銳,使氣復歸清明、強盛。人的良心(好惡與人相近)此時容易通過氣呈現。但白天雜念紛陳,如書中說「到處充滿意志力挑戰」,大腦能量日漸衰退,夜氣日漸消亡,即使良心一息尚存,也很難透顯出來,表現在身體行為上。

  如何強化意志力?孟子的主張是養氣,他說:「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持其志,無暴其氣。」「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志也。」「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志與氣就像書中說的兩個自我,無絕對的好壞,但要相互配合。意志力肌肉在孟子看來是無限的,一己之氣可通向天地之氣。培養浩然之氣的前提是持志與集義,志與義又從良心來,故養氣即養心,養心之道則在寡欲。利己、利人和苦盡甘來,都是犧牲短期利益換取長期利益,但持志、集義、寡欲不只是求利,而是體現精神價值。透過設計以節約意志力,就儒家來看便是建立禮樂制度,使良心容易呈現。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輕鬆駕馭意志力》讀書心得 (03)

作者:劉毅鳴

  【摘要】第二章的主題是「身體裡的意志力本能」。當你遇到意志力挑戰,你的身體一定能感覺到心跳急促、肺部收縮、肌肉緊繃,身體內的兩個自我正在角力。自制力不僅和心理有關,更和生理有關。大腦和身體同時作用,才有力量克服衝動。書中區分出兩種威脅「劍齒虎」和「蛋糕」,前者使大腦抑制明智、謹慎的前額葉皮質,以利迅速做出「戰或逃」的本能反應。後者沒有立即危險,但會使人變胖。要克服欲望(腦中釋放的多巴胺)就必須反其道而行,先靜下來觀察自己的內在衝突,給前額葉注入能量。針對「停下來計畫」的反應測量生理變化,最好的方式就是測量心率變異度。心率變異度上升(心跳平緩),會使人變得更專注、冷靜,更可用來預測誰能抵抗誘惑、對抗困境。

  身體與心理上的病痛會損害意志力。練習放慢呼吸、規律運動、到大自然散步五分鐘、睡眠充足,則可以強化意志力。運動雖然花時間,但可全面提升大腦效能,可謂事半功倍。如果你睡眠不足,就要想想是哪些事(如上網、電玩)在誘惑你,然後遠離這些事。這規則也適用於你一直拖延的任何事。自制過度也有代價:意志力會消耗高度能量,引發長期壓力而不利健康。最好的方式不是控制一切,而是在壓力與放鬆間取得平衡。給自己太大壓力(如拖到最後一刻)反而會耗盡意志力而導致失敗。在意志力挑戰中失敗,並不是因為懶惰、軟弱,只是身心狀態沒有調整好而已。

  【心得】《孟子‧告子上篇》對欲望有以下討論:「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大體指心,小體指身。孟子的心是形而上的本心、良心,可判斷是非善惡。書中說意志力是身體與大腦的交互作用,身體與大腦在孟子學說中皆屬於小體而非大體。「戰或逃」和「停下來計畫」哪一種選擇比較恰當,必須由良心感應當下的情境做出判斷。在文明社會當中,致命的危險比較少見,更重要的是「停下來計畫」。「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較接近人的本能反應,「心之官則思」則包含幾個步驟:除了價值判斷之外,還必須澄清思慮、自我覺察,了解小體當中的兩股力量──理智與本能,並援助理智的我。良心、大腦、身體三者是交互為一體的。

  書中很強調保持冷靜與放鬆,及呼吸、運動、睡眠等養生之道。在中國哲學裡,老子對「靜」的體驗是很深刻的。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對欲望的無窮追逐導致人心發狂,一味爭強好勝也會傷身害性,讓生命回歸虛靜自然,才能長久。老子說「專氣致柔」便是放鬆的工夫;又說「為道日損」,只要解消心的執著,身體的聲音(如該睡覺了)自會浮現。儒家經典〈大學〉說「定靜安慮得」亦是此意,儒道兩家在工夫實踐上可以相通,只是道家以虛靜本身為目標,儒家除此之外,還要立一個不偏不倚、止於至善的價值標準,以此判斷何時需要意志力。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輕鬆駕馭意志力》讀書心得 (02)

作者:劉毅鳴

  【摘要】第一章的主題是「意志力的三種表現」,包括我不要、我要做和我真正想要。「不要」是抵擋誘惑,「要做」是克服拖延,「真正想要」則是有利於自己的長期目標。凱莉教授從演化的觀點,指出在原始部落當中,只有發揮意志力控制欲望,與別人相互合作,才能生存下去。人類擁有意志力,是大腦前額皮質進化的結果。神經生物學家認為:前額皮質的主要作用是讓人選擇做「更難的事」。前額皮質的左邊區域負責「我要做」的力量,右邊的區域控制「我不要」的力量,第三個區域位於中間靠下的位置,決定你「想要什麼」。有些神經學家認為人的腦袋裡有兩個自我:一個自我任意妄為、及時行樂,另—個自我則克服衝動、深謀遠慮,我們總在兩者之間搖擺不定。你可以給衝動的自我取個名字,如此更能意識到它的存在。

  雖然原始衝動不總是對我們有利,但想徹底擺脫它也是不對的。自控系統和生存本能並不總會發生衝突。在某些時候,它們會相互合作,幫我們做出更好的選擇。在意志力挑戰中獲勝的關鍵,在於學會利用原始本能。此外,人類還擁有自我意識,做決定的時候,你必須意識到此刻需要意志力,否則大腦總會選擇最簡單的。如果你心裡在想其他事,衝動就會主導你的選擇。有些決定比較明顯,但有些衝動的後果可能要過一段時間才會顯現。人腦的可塑性很高,如果你經常讓大腦冥想,意志力就會強化。

  【心得】孔子說:「仁者先難而後獲」,這也符合現代科學對意志力的定義。《尚書‧大禹謨》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人心是可善可惡的自由意志,如果少了道心的貞定,便會危疑不安。但道心的發用又無必然保證,如孟子說的「出入無時,莫知其嚮」。故必須自覺做工夫,使人心與道心一貫,遇到任何衝動、誘惑都不動搖,即「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書中提到大腦的兩種功能「意志力」與「自我意識」,也可以用宋明理學中陽明的「致知」與朱子的「主敬」兩種工夫來討論。《傳習錄》記載:「陸澄問:『主一之功,如讀書則一心在讀書上,接客則一心在接客上,可以為主一乎?』先生(陽明)曰:『好色則一心在好色上,好貨則一心在好貨上,可以為主一乎?是所謂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專主一個天理。』」「主一」是程朱的工夫,朱子說「主一無適便是敬」,用白話講就是強化專注力,做任何事都投入全副精神。書中詳細指導冥想(類似靜坐)的方法,其用意也是透過練習,提升大腦專注某事(如呼吸)、排除雜念的能力;然後將這能力運用在生活中,使心不易受外物誘惑而走偏。但主敬、冥想只是技巧,自身不能給出善惡判斷,必須由良知(即天理,兩者是一)來照察念慮,方能為善去惡。但道心或良知卻不宜說是「深謀遠慮的自我」,良知是形而上的存在,無法用大腦的某種功能去規定,換言之,不管是理性計算的我,還是感性衝動的我,都屬於人心。理性與感性攜手並進、和諧一致,才是道心的表現。對感性欲望的價值也要有所肯定。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輕鬆駕馭意志力》讀書心得 (01)

作者:劉毅鳴

  按:會有撰寫讀書心得的構思,第一是中文系雖然是古老的科系,但也不能抱殘守缺、食古不化。我身為中文系的學生,對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也應該有概略的了解。第二是我長期在中央大學兼課,班上大部分是理工學院的學生,對人文領域興趣較低。此書以介紹科學研究為主,講課時如果能穿插書中內容,和同學的頻率比較契合,可以滿足他們的喜好。且中央大學每學期都規定同學要寫讀書心得,但同學的寫作成果往往不盡理想,故我也應該以身作則,寫幾篇參考範例,希望同學可以慢慢趕上我的水準。第三是此書具有勵志色彩,雖然從儒家觀點來看,可能會覺得太過於現實、物化,但科學是客觀、中立的,不涉及價值判斷。只要善加利用,對個人修養我想還是有所助益。

  【摘要】前言主題是「認識意志力的第一堂課」,凱莉教授對意志力的定義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緒和慾望的能力」。意志力薄弱是普遍的現象,許多人為此感到愧疚,即使是意志力很強的人,也覺得筋疲力盡。但凱莉教授發現人們對意志力存在許多誤解,這不僅阻礙他們成功,也帶來不必要的壓力。所以她才在史丹佛大學開設「意志力科學」課程,此課程極受歡迎,修課人數多次爆滿。本書即根據凱莉教授的授課教材與教學經驗寫成。

  凱莉教授深信,提高自控力的最有效途徑,在於弄清自己如何、為何失控,意識到自己有多容易失控,並非意味著你是失敗者,恰恰相反,這將幫助你避開意志力失效的陷阱。自詡意志堅定的人反而最容易在誘惑面前失控,因為他們無法預測自己在何時何地,會由於何種原因失控。凱莉教授身為科學家,知道理論雖好,但實驗更重要,所以讀者不必把她的話當成金科玉律,應該自己在生活中測試書上的概念,看看哪些有用。意志力挑戰有些有普遍性,如貪吃;有些則獨一無二,你沈迷的事物是別人討厭的,你討厭的事物是別人沈迷的。無論是什麼事物,這些挑戰在我們身上會產生相同效果。凱莉教授將意志力挑戰分成三類:「我要做」(做逃避的事)、「我不做」(克服不良習慣)和「我真正想做」(實現重要生活目標)。最後她建議我們給自己充足的時間,來嘗試及反思書中策略,改變是一步一腳印的過程。

  【心得】本書十分強調「自我覺察」的重要性。王陽明說:「舜是世間大不孝的子,瞽是世間大慈的父……舜常自以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瞍常自以為大慈,所以不能慈。」「自以為是」就看不見自己的弱點,更無法檢討改進,所以我們要隨事精察,像曾子一樣三省吾身。甚至做到〈中庸〉說的:「至誠如神,可以前知」,誘惑來臨前就要未雨綢繆、戒慎恐懼。問題是我們如何了解自己?無論是中國的孔孟老莊,或是西方的科學心理學,都是以生活經驗為基礎,只是兩者對實踐、體驗的詮釋觀點有別。科學心理學是將自我外在化、客觀化,站在主客二分的立場,將「我」視為觀察對象。儒家(道家也類似)則是從道德生活的內在本質,或行道者的心靈意識、主觀境界來看。前者著眼點在「腦」,後者著眼點在「心」。兩種觀點都很重要,可說是一體的兩面。先肯定這一點,傳統心性修養與現代心理學才有溝通、對話的可能。

  書中認為無論拖延或沈迷的事物是什麼,問題根源都在自我。就科學來說,衝動的發生與控制,是由大腦的不同部位負責。宋明理學則有天理人欲之別,要「存天理、去人欲」。凱莉教授鼓勵每個人自己做實驗,在理學中可說是不同的工夫途徑。適合甲的工夫未必適合乙,如朱子的格物,陽明做了卻會生病。道理是普遍的,落在人身上則要順應個別差異,所謂「同歸殊途」。三種意志力挑戰則是王陽明的「為善去惡」及「致良知」。但陽明的良知能賦予事物道德意義,良知即天理,這種對道德價值及天人合一的肯定,科學是沒有的。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九講的主題是「積極情緒」。塔爾教授首先複習了上一講的重
點「為什麼積極者不常見」及因應之道。他反覆強調「感激練習」的
重要,如我們處在網路時代,隨時可以欣賞喜愛的圖文、影音等,光
從這點來說,生活就比古代帝王更享受,而值得感恩了。除了改變自
己的心態,還要向別人表達感謝,如此雙方都會感覺很好,這證明了
「道德的(感恩)也是實際的(快樂)」。塔爾教授可能是從結果論
來理解道德,和儒家的動機論不同。但儒家的道德不僅有心靈的悅樂
,落在現實上也常有好的結果,即義利合一。感恩之為道德,如孟子
所說:「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取
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表達感謝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八講的主題是「感激」。塔爾教授在上一講提出「積極者」與
「消極者」的區分,積極者從不幸中看見幸福,消極者從幸福中看見
不幸。成為積極者好處多,不僅幸福感高,依照「修女研究」,樂觀
也是唯一能預測壽命長短的因素。積極者仍會遇到負面事件,但他們
相信一切終究會好轉,如孟子說:「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積極者允
許自己為人,完全接納人的軟弱面,如失敗及痛苦等負面情緒;換言
之,他們不會裝出聖人模樣,嚴厲批判自己或別人。積極者正視現實
而不逃避,他們不會說火災、絕症等狀況太棒了,而是說:雖然這很
不幸,仍可從中學習、成長。如同儒家認為只要有心,一切際遇皆可
做為行道的憑藉。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七講的主題是「逆境還是機遇」。一開始塔爾教授複習快樂的
「基礎水平」說,即無論遇到何種外在事件,一段時間過後,人的快
樂總會恢復一定水準。要提升「基礎水平」,唯有直接面對負面事物
。這令人想起儒者的改過工夫,試圖遮掩過錯煩惱,只會減損自信而
使問題惡化。如果能自覺過失的存在,努力反省改正,便可證明良知
的真實力量。即使未來再度犯錯,也能從先前的經驗當中,累積智慧
與勇氣,更懂得處理問題。如同感冒痊癒後身體會產生抗體一樣。

  塔爾教授認為培養樂觀的方法有三:一是採取行動,二是形象化
,三是認知療法。「採取行動」以心理學家 Bendura 為代表,Ben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六講的主題是「樂觀主義」。這一講舉出許多心理學家的研究
,試圖解答「如何成功」的問題。這和儒家的思考不完全一致,但也
並非截然對立。成功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外在的爭名求利,如塔爾教
授所說,名人或富豪的生活不一定快樂,這種成功可說境界最低。一
種是內在的,即充分發揮天賦,開創利人利己的事業。這種重視事功
的精神,是塔爾教授最關注的。至於儒家則不以「成功」而以「成德
」為重心,但成德不表示成功不重要,求自我安慰就好。成德必然要
包含成功,以最有效的方法實現「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理想。只
是儒家屬於動機論,故對結果的要求也偏重在心願、態度上,現實是
否如願則無必然保證。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五講的主題是「環境的力量」。這一講有兩大主題,一是追求
快樂,二是信念的重要。前者關連到對快樂的態度:第一種態度是以
快樂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標。第二種則對快樂存疑,快樂雖好,但人
「應不應該」得到快樂呢?「應不應該」就涉及道德問題。這一派是
將快樂當成道德實踐的工具或效用而非目的。

  塔爾教授認為快樂不是一種「零和遊戲」,自己的快樂並不必然
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快樂可以在人我之間分享,而不減損其份量
。這就關連到對快樂的想法,有些人認為快樂是建立在欲望的滿足,
如告子說「食色性也」,有美食、美色就快樂;更進一步則是對名利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四講的主題是「積極的環境能改變人」。塔爾教授複習了上次
提到的「將傑出大眾化」,由此導出「勿低估改變」的想法。電影《
讓愛傳出去》就是在講善意成等比級數擴散的道理,堅定、有想法的
一小群人甚至一個人,藉由行動及六度分隔理論(任何兩位素不相識
的人之間,通過一定的聯繫方式,總能夠產生必然關聯),便能對社
會產生影響力。這是個非常樂觀的想法,也的確道出歷史事實,無論
是孔子、佛陀或牛頓、愛因斯坦,偉大的學說總是由少數人開始普及
到大眾。網路的發達更使資訊能夠快速傳播。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如此
頂尖,仍可學習、效法,發揮「有為者亦若是」的精神。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三講的主題是「幸福是一種隨機現象嗎?」,教授首先複習了
Marva Collins 的故事,Collins老師看到每位孩子的優點,不斷給予
鼓勵,肯定他們有克服困難的能力,如同給種子澆水,潛能便會日漸
增長;不澆水的話則會死亡。「認知到被忽略的優點」似乎是這門課
的關鍵概念之一。

  孟子雖然講善端,但善端是從道德價值、是非判斷的能力說,屬
於應然層;積極心理學的「種子」,則是從才性、氣性上說,屬於實
然層。宋明理學家對才性、氣性,通常抱持消極的態度,強調「存天
理去人欲」,當然儒家不是要滅絕一切欲望,「人欲」僅限於妨礙道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講的主題是「為什麼要學習積極心理學」。在這一講中,塔
爾教授首先談到「適合」。這是個很好的觀念,指的是這門課會提到
許多理論與方法,但並不是每一種對自己都有價值。這些學說經過科
學研究,證明適用於許多人,但並不是所有人。人與人之間本就有很
大的個別差異,以儒家來說,同樣尊崇孔子,在淵遠流長的歷史中,
依舊分化出許多派別,每一派對孔子之道的體悟和理解也不盡相同,
最後還是要看個人。

  接下來教授提起立志錄製這門課的因緣:兩年前他生了重病,半
夜被送進某間醫院。在救護車上他思考著:如果他生命只剩下一年,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