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歷史人物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歷史人物討論 (08) 岳飛

作者:劉毅鳴

唐高祖07船山認為面對夷狄,可靈活運用「戰」與「和」兩種手段。先以戰爭挫對方的銳氣,再以和平來懷柔對方,爭取時間準備作戰。南宋的岳飛與秦檜也可一搭一唱,可惜雙方愈鬥爭愈固執,無法相忍為國,共同對付外患。藍綠惡鬥是台灣政治深入骨髓的疾病,非將對方打倒不可,南宋的歷史經驗也值得參考。

宋高宗02船山比較東晉與南宋的局勢,認為宋高宗畏懼金人,乃是因為女真是統一的強權,不像五胡各自分裂。且東晉有地方重臣及世族的全力支持,宋朝則為了防止叛變而行中央集權,地方官抱持過客心態,武將權力又被削奪,欠缺有威望的人物。可見君主應充分善用部屬的長處,部屬的能幹也表示領導的成功。

宋高宗07南宋開國名將的軍隊大多是收編盜匪而來,船山認為這做法有兩大前提:一是先以武力擊敗對方,對方才會心服;不然即使投降也只是假象,反而造成內部不穩。二是要驅逐盜匪首領,僅留下士兵。首領的習性便是只顧小團體生存,無國家與紀律觀念。可見與人合作要先證明自己的實力,凝聚共同的目標。

宋高宗08本篇承繼船山一貫的論點,認為宋朝皇帝應該大膽地信任武將,才能抵抗外患。南宋學者胡安國發揚《春秋》尊王攘夷的大義,本來是很好的;但他受宋朝政治傳統影響,強調「兵權不可假人」,甚至與秦檜結交,導致名節不保。領導者的職責不是鬥爭、猜忌、弱化自己人,而是活用人才以達成團體目標。

宋高宗11船山認為就算岳飛不死,南宋傾全力進攻,最多也只能收復河南,不可能攻進燕雲十六州。因河南是漢人舊地,對金人來說較不重要。燕、雲乃戰略、補給與徵兵要地,金人垂涎已久且戰力未衰,必拼死防守。且宋軍當時無統一的指揮。可見在戰略規劃時,應先思考哪些事辦不到,再盡力完成辦得到的事。

宋高宗12本篇討論岳飛功高震主的問題,船山有三點建議:一是岳飛應以北伐事業為重,及早辭官隱居,時機恰當再復出。二是岳飛應謹守武將分際,不宜結交文官,干預朝政。三是岳飛應懂得安身定交之道,他雖然獲得民眾、士人、百官一致讚譽,唯獨和皇帝鬧翻。岳飛應警惕那些歌頌他的人,愛之適足以害之。

宋高宗13如果岳飛未被十二道金牌召回,集合黃河南北的義軍,能否長驅直入?船山認為不可能,因為義軍中真正不怕死的是少數,大多數是未受訓練的烏合之眾,只是受一時風氣鼓動,一旦戰敗反而會拖累正規軍。三個臭皮匠不一定勝過諸葛亮,可能互相扯後腿。凡事都要靠自己,發揮破釜沈舟的決心才能成功。

宋高宗16宋高宗是歷代皇帝中少數享高壽者,很早就退位且毫不戀棧,生活過得逍遙自在,可見他淡泊名利。但他在位時卻犯下忘父兄之仇、向異族稱臣、虐殺功臣、偏安江南等恬不知恥的罪行。船山認為高宗就像莊子,追求個人的安適,表面上是超脫物欲,但另一面就是自私自利,不願肩負起身為領導者的責任。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史人物討論 (07) 蘇東坡

作者:劉毅鳴

漢文帝07王船山對蘇東坡的評價非常負面,認為東坡愛好吃喝玩樂、貪圖利祿,鑽研文辭等雕蟲小技,其學問混雜了縱橫家、佛老等異端邪說。船山為何有此評?除了他強烈維護儒家正統的立場外,或許也是因為東坡塑造了風流名士的典型,導致後代文人仿效。風流不足以治國,士風流蕩也是明代滅亡的原因之一。

唐憲宗03船山認為「會說話」與「會做事」是兩回事,領導者應該廣納建言、補偏救弊,但在選拔人才擔任要職時,一定要觀察此人的品行與事功,勿聽片面之詞。如蘇東坡等人沈溺於酒色財氣,寫文章時為了感動眾人,採用淫佚浮誇的筆法,反敗壞自家心性。船山鑑別人才的方法值得參考,但東坡未必如此差勁。

宋寧宗02船山認為宋明理學家遭受政治迫害的起源,可上溯到蘇軾兄弟。因理學家對道德的要求很嚴,吃喝玩樂、酒色財氣一律禁止,許多不肖之徒受不了輿論壓力,故轉而依附二蘇,主張享樂是真性情的表現,理學家才虛偽,藉此混淆視聽。船山認為二蘇之學有如洪水猛獸,這或許也是借東坡批判明代士風敗壞。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史人物討論 (06) 秦始皇

作者:劉毅鳴

秦始皇01王船山在評論秦始皇時,提出了「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的原創觀念。秦代廢封建、行郡縣,雖然是出自把持天下的私心,但客觀上看,郡縣制確實比封建制合理,權力不再被貴族壟斷,有才幹之人可獲得相應的職位。且消除諸侯內戰,確保社會的集體安全。秦始皇雖然暴虐獨裁,但不能因此否定郡縣制。

秦始皇02秦始皇焚書坑儒時,孔子後裔孔鮒將經典藏在舊宅的牆壁中,到漢武帝才發現。孔鮒認為儒家是「無用之學」,即不就現實利害討論的學問。儒家從最高層次思考問題,其用處不在世俗功利而在平治天下,需等恰當時機方能發揮。孔鮒雖然生不逢時,但他能夠看清局勢,以曲折的方式保存道,故名垂千古。

秦始皇03船山認為秦朝滅亡最大的原因是趙高輔政,趙高則是利用秦始皇「好諛」這項心理弱點而取得權力。好諛用白話來說即大頭症,聽不進任何批評。領導者應虛心聽取各種意見,才能充分思考問題。有時與領袖或群眾對立的觀念,才是解題之道。在朝代草創、秩序不穩定時,缺少中流砥柱的大臣是致命危機。

秦二世02李斯公然建議皇帝消滅仁義、箝制言論、縱欲享樂,這種極端負面的言論在歷史上非常少見。李斯為什麼會墮落至此?船山認為這是沒有「自辨於早」,也就是李斯一開始出仕時,動機就不純正所致。他捲入龐大的體制運作,察覺不對勁也為時已晚,為了生存只能一直錯下去,仍挽救不了身死族滅的下場。

秦二世03船山認為法家思想至今依然存在,是因為君主有好逸惡勞的劣根性。藉由大權獨攬,以嚴刑峻法鎮壓百姓,君主便可盡情享樂而不受批評。後代的法家雖然沒那麼極端,但也要思考法律背後的意義。法律、制度是為了服務人民而存在,有權力的人應負起更大責任,督促部屬分工合作,對社會有深遠的貢獻。

秦二世05船山認為小人之所以危險,是因為小人的行動往往出於欲望和一時衝動,而非理性的計算,因此很難提早預測及控制。如趙高是秦朝敗亡的罪魁禍首,天下人都對他恨之入骨。依照常理趙高應該與秦朝同歸於盡,沒想到他竟然殺掉皇帝,向起義軍投降,甚至請求封王。對這種小人我們要隨時提防疏遠才好。

秦二世06船山認為嚴刑峻法不足以治理國家,法律愈嚴格,賄賂的價碼愈高;法律愈複雜,權力就落入那些玩法的官吏手上。所以法律應該「寬斯嚴,簡斯定」。現代是民主時代,問題恐怕不在法律的寬嚴,而是能否發揮保障人民權益的效果。人民也不必依靠統治者救濟,應該建立完善的法制與喚醒公民的正義感。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史人物討論 (05) 武則天

作者:劉毅鳴

  【簡介】武曌(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亦作武瞾、武照,本名不詳,通稱武則天或武后,并州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掌握君權而因此得到普遍承認的女皇帝。武則天的一生可分為四個階段:(一)出身與入宮:武氏為唐開國功臣武士彠次女,十四歲時因長得很美,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賜號武媚。此時和李治(後來的唐高宗)相識並產生愛慕之心。(二)再次入宮:唐太宗逝世,武氏削髮為尼。唐高宗再將武氏納入後宮,武氏剷除王皇后、蕭淑妃後,被立為皇后。(三)掌政與稱帝:唐高宗患上頭風之疾,命武氏代理朝政,與唐高宗並稱二聖。唐高宗逝世後,唐中宗、唐睿宗先後即位,武氏做為皇太后臨朝稱制,裁決軍國大事。執政期間除大量殺戮、流放唐朝宗室諸王外,還鼓勵告密、重用酷吏,實行恐怖統治。在臣民、僧人勸進下,改唐為周。(四)退位:晚年因狄仁傑之請,重新立唐中宗為儲君。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革命,武氏被迫退位,還政於唐。不久病逝,年八十二。

  【討論】武則天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女性政治家。政治家有兩項必要條件,一是胸懷理想,為當代及後世的百姓謀福利;二是具有敏銳的眼光,精通鬥爭的技巧,能夠掌握權力以實現理想。武則天身上兼有這兩項特質,但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會觀念與宗法制度下,她的發展深受限制。如果武氏沒有入宮成為皇后,恐怕也不可能當上皇帝。在她執政後,朝廷及各地仍有不少叛亂事件,許多人不承認女性及異姓統治的正當性、合理性,導致她必須嚴厲鎮壓反對派;且耗費大量金錢,安排各項造勢活動,如建明堂、封禪、編造祥瑞等,以鞏固政權。這也是傳統史書對她有負面評價的主因之一。

  但武則天同時也是精明幹練的皇帝,執政期間百姓大致能安居樂業,並廣開科舉,提拔許多傑出人才。提拔人才雖然有壓制保守勢力的意味,但也為接下來的開元盛世做好準備,無形間推動了歷史的發展。在民主時代,傳統的三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已瓦解,不僅政權的更替是依照一定軌道,以和平選舉的方式產生;且女性也有自主權、參政權,甚至擔任總理或總統,如德國與韓國等。如此則不需要殺害政敵,更能專心治理國政,歷史評價也會好得多。

  如果先不論民主,而以專制政治的格局來看,唐朝皇室之所以輕易被武則天篡奪,也有一些錯誤值得檢討。首先唐高宗在歷史上的形象是軟弱守成,雖然他也對武則天的強悍不滿,心血來潮想廢后,但卻因為事機不密,被武則天阻止。可見唐高宗的政治能力不足,對於「罷黜武后」這類牽涉權力消長的大事,應該謹慎籌畫,一旦要做就要成功,而非優柔寡斷、舉棋不定。又唐高宗對大臣也不夠尊重,在位期間宰相多達四十幾個,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宰相難以施展長才、累積聲望,君臣之間也欠缺足夠的信任與默契,故在武氏奪權時,朝中並無效忠皇室、有才幹、有份量的大臣去防堵,導致武氏後來的殺戮與恐怖統治。凡此皆是唐高宗在領導風格上的缺陷(不夠慎重),也值得警惕。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史人物討論 (04) 諸葛亮

作者:劉毅鳴

  【簡介】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中國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東漢末期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人。後世常尊稱他為武侯。諸葛亮的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傳統文化當中忠貞與智慧的代表。其生平可分為七個階段:(一)躬耕隴畝:青年時耕讀於南陽,地方上稱其為臥龍。(二)隆中對策:受劉備三顧茅廬邀請出仕,預測三國鼎立的局面。(三)赤壁之戰:遊說孫權,促成孫劉聯盟,擊敗曹操。(四)西進益州:協助劉備取代益州牧劉璋,奠定蜀漢立國的基礎。(五)白帝託孤:劉備逝世後,諸葛亮受封武鄉侯、丞相,輔佐劉禪,成為蜀漢實際上的領導者。(六)南中平叛:傳說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令異族心悅誠服。(七)北伐中原:向劉禪上〈出師表〉,先後五次率軍北伐曹魏。和魏軍互有勝敗,但多數因糧運不繼無功而返。第四次北伐開始與司馬懿對陣,第五次北伐病逝於五丈原,追諡為忠武侯。

  【討論】諸葛亮在中國歷史上是光芒萬丈的人物,一提起神機妙算的軍師,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他的高風亮節也令人肅然起敬,其〈誡子書〉云:「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在歷史上大權在握,代天子發號施令,但對王位始終無覬覦之心者,只有伊尹、周公、諸葛亮等寥寥數人而已。故民間傳說經常將他神性化。今天我們也可以回歸史實,重新了解他在政治和軍事上的傑出表現,並對其限制稍做討論。

  諸葛亮在〈後出師表〉說:「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可見他興復漢室的決心十分強烈。由效忠漢朝出發,他在〈隆中對〉所擬定的「連吳抗曹」戰略成為蜀漢的基本國策。從現代眼光來看,天下非一家一姓所私有,固然不必執著特定政權;但東漢畢竟維持了近兩百年安定,也是當時人民政治認同的最大公約數,漢室若能中興,百姓亦可免於戰亂,故諸葛亮的志向仍有正面意義。就這點來說,劉備顯然不如諸葛亮。劉備稱帝後為了報關羽之仇,出兵攻打東吳,結果全軍覆沒,不但使蜀漢元氣大傷,興復漢室的希望也更加渺茫。劉、關雖然情同兄弟,但身為領導者應顧全大局,從長遠眼光看待問題,不宜以私恩害公義。

  諸葛亮的限制主要在用人方面,如誤信馬謖、李嚴,導致兩次北伐皆以失敗告終,用人的眼光與胸襟不如曹操與劉備。又諸葛亮事必躬親,雖然用心良苦,但也可能欠缺對下屬的授權,導致自己過勞死。從建國開始,蜀漢就不斷面臨人才危機,老臣凋零殆盡,諸葛亮專權乃是不得已。但人才即使匱乏也可以培養。諸葛亮的施政重點是以穩定秩序為主,並未強調人才養成。蜀漢國小力弱,先求生存固然合情合理;但在足食足兵後,也應在教育文化上努力,方有良才可用。這固然可說是執政者的過失,但主要還是三國時代講求權謀、不重視道德教化的風氣所致吧!只要是人就不免有缺點,但諸葛亮的志節與治國才幹,還是歷史上少有。台灣像蜀漢一樣是弱小國家,他的事蹟也值得我們思考學習。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史人物討論 (03) 曹操

作者:劉毅鳴

  【簡介】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者和主要締造者。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曹操的一生可分為四個階段:(一)舉為孝廉:曹操少時機警過人,通權謀機變,行為放蕩不羈,愛好武藝與兵法。任官期間不畏宦官權勢,嚴格執法。又曾多次上書皇帝,請求重用忠良。(二)逐鹿中原:何進召董卓進京除宦官,不料自己先被宦官殺害。董卓入京專擅朝政,袁紹、曹操起兵討伐董卓未果。其後董卓敗死,曹操擊破呂布、袁術等勢力,並迎接漢獻帝至許昌。(三)攻取河北:曹操在官渡之戰消滅袁紹軍主力,統一中國北方。(四)三分天下:曹操率大軍南征荊州,在赤壁之戰被孫權和劉備擊敗。曹操西征漢中,又與劉備對峙。劉備派關羽攻打襄樊,曹操與孫權密謀襲擊關羽,關羽死後曹操病逝。

  【討論】曹操在歷史上一向給人奸詐狡猾、殘忍刻薄的印象,如同許劭對他的評論:「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或如他殺呂伯奢時所說:「甯我負人,毋人負我!」曹操出身官宦世家,祖父與父親都深受朝廷信任。從他早年的經歷來看,對漢朝頗為忠心,一開始並無當皇帝的野心。後來由於現實局勢改變,漢朝的統治已經不可能恢復,才努力經營霸業。即使如此,早年君臣之義的觀念還是深植在心中,如〈讓縣自明本志令〉云:「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文中說明他的心願原是歸隱鄉里,帶兵掌權是為了安定天下,並無篡位野心。故雖然他在世時有篡位的實力,也已經幫兒子做好準備(如封魏王、加九錫等),但始終未取代漢獻帝自立。可見他的性格有複雜的一面。

  與淡泊名利的諸葛亮相比,曹操可說是一位現實主義的政治家,心中有強烈的權力欲望,其所作所為都是從謀求最大利益出發。由於他在政治上精明幹練、知人善任,在軍事上洞燭機先、善用謀略,客觀上也起了照顧百姓的效果。孟子說「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曹操便是一位「假仁假義」的霸者。這可從下列兩件事看出,一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當時天下雖然分崩離析,但東漢盛世相隔未遠,人民心中對漢朝還有所懷念。因此雖然曹操是假意迎接漢獻帝,不給獻帝任何實權,但這種假仁假義還是有其效果,較能建立政治上的正當性,對成就霸業極有助益。二是〈求賢令〉:「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可見曹操注重的是利而非義。但弔詭的是有心求利往往反而對自己不利,曹操既然親身示範及提倡唯利是圖、權謀機詐的作風,下屬必定會起而效尤,使得曹魏的國祚並不長久。

  曹操確實是一位英雄,如陳壽在《三國志》的評論:「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他的器量、能力與不屈不撓的韌性,都值得肯定學習。但曹操與王者相比還有一段距離,只有真正的仁君才能無敵於天下吧!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史人物討論 (02) 曾國藩

作者:劉毅鳴

  【簡介】曾國藩,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諡文正。湖南長沙府湘鄉白楊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人。生於清仁宗嘉慶十六年(1811年11月26日),卒於清穆宗同治十一年(1872年3月12日)。清代政治家、軍事家、儒學家、文學家。曾國藩的一生可分為四個階段:(一)早年生活:出生於耕讀家庭,家風嚴謹。兄妹九人,曾國藩為長子。(二)京中生活: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取同進士。先後擔任翰林院庶吉士、國史館協修官、四川正考官、翰林院侍講、文淵閣校理、禮部及兵部侍郎等。(三)軍中生活:咸豐二年(1852年),曾國藩因母喪在家。這時太平天國運動席捲半個中國,清政府的八旗、綠營官兵早已腐朽,不堪一戰。曾國藩接到幫辦湖南團練旨,創立並領導「湘軍」,成為對抗太平軍的主力。同治三年(1864年)攻下南京,太平天國滅亡。(四)晚年生活:受命剿捻失敗,遭撤職。改任直隸總督,查辦天津教案,為了大局著想,不得不向洋人妥協。後再任兩江總督,查辦刺馬案。卒於任所。

  【討論】曾氏一生鞠躬盡瘁,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均有傑出表現,是一位實踐力極強的儒者。但實踐是否恰當,仍要從對道理的了解是否透徹來判斷。曾氏最大的功業,便是消滅太平天國,但這一點也是引起最多爭議的。太平天國起義的口號有二:一是基督教信仰,二是人人平等,財富均分。亦帶有民族主義色彩,希望聯合漢人推翻滿清統治,如孫中山先生幼年便聽過太平天國的故事。曾氏討伐太平天國,則以保衛中國文化為號召,如他在〈討粵匪檄〉所述:「士不能誦孔子之經,而別有所謂耶穌之說、新約之書,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

  從漢族中心的立場來看,曾氏固然是為異族效力,但儒家的華夷之辨,本就是以文明程度為依據,而非從血統上盲目崇尚漢族。如《春秋》之義,夷狄進於中國,則中國之。中國而為夷狄,則夷狄之。清朝相較於太平天國來說,仍是尊重中國文化的,故不得以此斥責曾氏。太平天國滅亡後,湘軍將領想擁立曾氏做皇帝,遭曾氏堅拒。曾氏的選擇或許也是出於儒家「道德優先於事功」的信念,絕不做歷史上的亂臣賊子。這種約束個人野心的修養,值得敬佩肯定。但曾氏的行為仍有可批評之處,如討伐太平軍時,有大肆屠殺之情事,與其弟曾國荃被稱為曾剃頭或曾屠戶。無論是儒家或各大宗教,皆以仁愛為基本價值,如孟子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雖然戰爭一定會有死傷,但即使是敵軍,也還是自己的同胞,故總以不樂殺人為貴。曾氏殺人如麻,雖然在亂世當中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從人道立場來看,他的學問恐怕不夠純粹,沾染了法家的殘忍氣息。或許他所講的儒學仍是在禮教層面,對人性尊嚴欠缺超越的肯定吧?

  雖然曾氏的學問與實踐有其限制,但在晚清艱困的局勢下,他的奮鬥又非常人所能及。曾氏並非天資聰穎之人,他的偉大成就來自於「自拔于流俗」的胸襟與不屈不撓的韌性。我們也應該學習他堅苦卓絕的精神,方能有一番作為。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史人物討論 (01) 王陽明

作者:劉毅鳴

  按:由於同學的建議,下學期在北商有可能會講授「歷史人物」,且社大的課程也包括這部分。故將讀書心得(凱莉)的寫作頻率稍作調整,改為兩週一次,以便空出時間,進行歷史人物的介紹與討論,做為上課的補充教材。

  【簡介】王守仁,幼名雲,字伯安,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生於明憲宗成化8年(1472年10月31日),卒於明世宗嘉靖7年(1529年1月9日)。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軍事家、教育家和文學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道家、佛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王陽明的一生可分為五個階段。(一)童年及求學時期:年少的陽明性格豪邁不羈,除了希聖希賢外,還有經略四方之志。此時也嘗試朱子的格竹工夫,但不得要領。(二)出仕及貶謫貴州:陽明考取進士後,在職務上表現出色。但因宦官劉瑾擅政,陽明上疏彈劾,被貶為貴州龍場驛丞。該地十分荒涼,陽明卻在生死之際,悟出「良知」之說,成為後來一切講學的總根據。(三)巡撫江西:迅速掃清江西、廣東、福建三省交界處的盜匪,並推行文教。(四)平定寧王宸濠之亂:此為陽明一生最大的功績,受封新建伯。(五)總督兩廣及逝世:擊潰瑤族和僮族民變,在歸途中病逝。

  【討論】孟子說「士尚志」,又說:「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陽明的一生可以說是將孟子的這幾句話,充分體現出來。陽明年輕時便能夠超脫世俗名利,而以「成聖成賢」為人生志向。在兩次科舉落榜後,他也說:「汝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此時的陽明雖然對聖賢之道還未能掌握,但求道的熱忱卻是至死也沒有改變。「成聖成賢」便是追求人格的高潔,但人格修養卻不是知識上的事,還需要透過躬行實踐,乃至一次次的磨難中,方能真實成就。陽明一生最大的考驗,便是貶謫貴州龍場。該地不僅瘴癘之氣盛行,人民也多處於未開化狀態。但也因為陽明處在一切事皆不可為、絕對孤寂的境遇下,才透顯出內在的真精神,成為他人生的轉捩點。這之後陽明又歷經百死千難,以其剛正的人格與官場上的惡勢力周旋,學問也日漸飽滿充實。

  陽明一生軍功顯赫,百姓奉若神明,以「儒將」兩字稱呼再貼切不過。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儒家講求文治,和殘酷狡詐的戰爭不是格格不入嗎?其實這亦可彰顯儒學(或陽明學)的特質。儒家所言為人性常道,皇帝雖然昏庸,但順從野心家(如寧王)而推翻體制也未必更好,甚至會給百姓帶來更大災難,故盡力打勝仗乃應有之義,儒者亦不能違反這類常識。但陽明的殊勝處,卻不在表面的事功,而是有一套綿密的身心修養工夫在背後支持。故無論局勢有多麼險惡,他都能夠從容鎮靜、掌握要領。在明武宗親征時,他也做出了艱難的選擇──配合皇帝,演出一場「捉放寧王」的鬧劇。雖然荒唐可笑,卻也減少了百姓的損失。

  總而言之,陽明是一位有真性情的儒者。無論在道德、軍事或學術上,都是以真心、真我為本,故其學問風格亦親切活潑、簡易直截、心思開闊。不拘泥於教條,而是以自家生命為學問根基,並且能夠吸收各家(如佛老)之所長,深具自由化、平民化色彩。陽明一生的學問與行誼,實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之處。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