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談這個問題。我目前還有聯絡的朋友,
除了以前的大學同學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讀書會的朋友,以及跟我一
起實習的學弟妹。由於暑假期間,我們都在各處室幫忙行政工作,所
以還不認識在學校任教的老師。身處高中與研究所這兩個不同的環境
,有時也會像智韋一樣,比較兩者的差異。

  以工作內容來說,我對行政實習的興趣,遠不如我對學術的熱情
。在學校裡,我們每天做的都是一些瑣碎又無聊的雜事,比如摺成績
單、裝訂考卷、校對成績等等。做這些機械化又呆板的工作,我覺得
很厭煩;但是為了八千元的實習津貼與未來的教師證,又不得不去做
。相較之下,在研究所裡,每天至少還可以讀一點書,吸收一些新知
,會覺得自己做的事比較有意義。當然研究所也有壞處,那就是有報
告與論文的壓力。

  以人際關係來說,我在讀書會、研究所裡的朋友,幾乎都是可以
與我一起討論學問的人。而在學校裡,由於每位實習老師的專長不同
,所以不太能夠討論專業的東西。學了這麼多,卻無法與別人分享,
也是一件挺寂寞的事。由於以上的原因,我和其他實習老師的話題,
常常圍繞在休閒娛樂方面。不過我們也不完全是言不及義,至少我們
還有「考上教甄」這個共同的目標,平時也會分享班級經營的心得。

  我覺得只要不妨礙到別人,一個人應該盡可能做全方位的發展,
使生活更豐富才是。以我個人來說,我在讀書會可以滿足學術方面的
興趣,而在高中則可以滿足我在休閒娛樂、教學方面的興趣。這幾個
部分對我來說都很重要,而且我還蠻認同林老師說的一句話:「與朋
友一起讀書,是一件最快樂的事。」所以我很難理解,為什麼森茂與
智韋一定要貶抑學術的價值,乃至選擇遠離讀書會。雖然智韋會繼續
參加網路上的討論,但是網路與真實的人際互動,畢竟仍有差距。

  智韋提到在學校教書的老師,其實我對他們的尊敬,未必會亞於
我對學者的尊敬。但我想這些老師之所以會很認真地生活著,乃是因
為他們對教育的熱情。而他們之所以有這份熱情,則是因為他們覺得
自己適合當老師。同樣地,如果我(或別人)具有學術方面的天賦,
但卻選擇放棄學術,這對我來說也是一件很難理解的事。我認為充分
發揮自己各方面的天賦,生活才會過得更為充實而快樂。也許如森茂
所說,每個人各有所見,而我也真的無法理解森茂與智韋的想法吧!

※ 本文是對森茂〈黑暗,終於悄悄的來臨〉一文的回應,該文出自「
  豐饒之海」部落格,網址:http://www.wretch.cc/blog/vernuf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