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日開始,我將在桃園縣的內壢高中,擔任實習老師。如同
我在給讀書會朋友的一封信裡所說,二十幾年來,這是我第一次脫離
學生的身分。進入人生的新階段,對於自己當然也會有一些期許。學
生與老師的差別在於:學生只要管好自己的事,老師則要管好每個學
生,所以老師的責任比學生更重。雖然老師管理生活的能力,不見得
比高中生強;對於自己的生涯規劃,不見得比高中生清楚;處理人際
關係,不見得比高中生圓熟;卻還是要輔導學生有關生活、課業、人
際關係等的問題,想想還真有點心虛。碩士論文的完成,代表人生一
個階段的結束。每星期煩惱論文的進度,與朋友在寫作過程中的互相
勉勵,或許也將成為過去式。順應未來的變化,生活重心也會有所轉
移。除了做好實習老師分內的工作之外,也要另外發掘自己感興趣的
事物。對於這個問題,我的思考結果如下:

  以學術方面來說,由於繳交碩士論文初稿的時間太過匆促,導致
收尾部分如前言、結論等,缺漏之處甚多。所以在學術方面,未來一
個月的首要工作,即是修改論文,補足缺漏的地方。其次是研究計畫
的撰寫,今年參加博士班口試的時候,一些老師認為我擬定的題目範
圍太小,博士論文應有更大的格局。所以我決定重新撰寫一份研究計
畫,目前也正在思考新的題目。最後是博士班考試的準備,由於我尚
未服兵役,參加教師甄試錄取機會不大,所以明年還是以報考博士班
為主。今年準備博士班考試的時間太少,實習這一年應該會有更充裕
的時間,對各科做全面性的準備,希望能夠維持今年的好成績。除此
之外,我仍然會定期參加讀書會,藉由與朋友的切磋互動,保持自己
對學術的敏銳度。

  以實習方面來說,雖然我在研究所吸收的專業知識,在高中無用
武之地;但是高中這個環境,卻是磨練教學技巧的好地方。中文系的
職業取向,還是以老師為主流。無論未來在哪一級學校任教,良好的
教學技巧都是必備能力。其次是師生之間的互動。教育除了知識的傳
遞之外,生命的提攜也是很重要的一環。雖然每一年的教材內容都大
同小異,但每個學生的生命都是具體而獨特的。離開學院這個封閉的
環境,直接接觸學生的生命,對於以往所學,或許會有一番新的體驗
也不一定。也希望實習這一年不用做太多雜事,能夠有更多的時間,
好好充實自己。

  以其他學問的充實來說,我從很久以前,對心理學就頗有興趣。
只是一直沒有適當的資源,拓展自己對這方面的理解。自從舍妹就讀
本校心輔系,加上論文與心理學頗有關連,所以近來也開始接觸一些
相關的書籍。實習的這一年,由於離開學術圈,所以在中國哲學的專
業知識方面,或許不會有太大的進步。但正如林師安梧在《儒學與中
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一書的「導論」所說,學問要經過一番「熟
者使生,生者使熟」的過程。暫且放下中國哲學,而將心力投注在心
理學;往後再次接觸中國哲學,將會有另一番新的領悟。何況哲學有
一大部分工作,是運用個人的抽象思辨,建構一套話語系統。這樣的
研究取向,很容易產生「玩弄玄虛」的弊病。如果在哲學之外,更吸
收某一門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或許稍可矯正這樣的偏失。而心理學
的知識,對於輔導學生方面,也會有一些幫助。我的這個想法,是受
到羅哲斯 (Carl R. Rogers) 的啟發。羅哲斯認為如果在心理治療的歷程
中,治療者透過一些引導方式,可以使當事人產生有意義的學習,從
而改變其人格。那麼在教育的場域中,老師也應該可以採取一些引導
方式,使學習對學生來說變得更有意義。以上可參考羅哲斯《成為一
個人》一書的第十四章。所以研讀心理學,我想對實習工作仍然會有
一些幫助。

  以上就是我對實習生活的一些想法。雖然仍不時要與內心洶湧澎
湃的情感奮戰;雖然會在意碩士論文口試時,遇到的一些小挫折;雖
然我對自己的了解,不見得與別人對我的期望相符。但是只要依照生
命本然的節奏,一步步地發展、實現我自己,完成當下該作的事;只
要有一群朋友,在旁邊陪伴著我;只要身邊的朋友,能夠接納、包容
這個原本的我;相信我一定可以釋懷,讓自己變得更好,以迎向新的
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