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一冊「黎明篇」第六章標題是「繁星點點」,敘述楊攻陷伊謝
爾倫要塞後,帝國、費沙及同盟高層的反應及後續行動。帝國方面,
軍方的最高負責人「三長官」集體引咎辭職,但在萊因哈特的求情下
,三長官被皇帝慰留,奧貝斯坦也加入萊因哈特陣營。事情告一段落
後,萊因哈特說:「政治不是看過程或制度,而是看結果的。」這句
話表面上看起來與民主政治的精神有衝突,因為民主的重點就在於過
程或制度。民主國家雖然有許多黨派各自抱持不同的政治理念或主張
,但只要遵守遊戲規則,在選舉中贏得多數選票,就可以取得權力執
政。至於理念或主張本身是否正確,結果上能不能造福人民,並不是
靠選舉本身可以保證的。人民有時會被煽動而喪失判斷力,選出不恰
當的政治領袖,反而對人民自身不利。反過來看,專制國家雖然沒有
選舉,但有時也會出現像萊因哈特一樣的明君,改善人民的生活。

  如果政治是看結果不看過程,民主制度的存在似乎欠缺必要性,
只要能夠造福人民即可,不一定要民主。這種想法表面上合理,深究
卻站不住腳。萊因哈特這種天才幾百年才有一個,我們很難將造福百
姓的希望,寄託在渺茫難遇的機率上。政治領袖跟人民一樣,都是充
滿弱點的一般人。民主制度的重點並不在於直接造福人民,而是防止
領袖出於自身的弱點,濫用權力傷害人民,故設下防護網,如定期改
選、分權制衡等,間接造福人民。由最好、最強大的人來治理國家固
然很好,但如果少了民主制度,人民恐怕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故民
主是不可或缺的。

  銀河帝國的魯道夫大帝與伊謝爾倫攻略戰後的同盟高層,正是「
領袖出於自身的弱點,濫用權力傷害人民」的實例。魯道夫將權力用
在自我神聖化上,迷信基因萬能,在國內製造階級對立和恐怖氣氛,
導致人類文明的倒退。同盟高層則是實行密室政治、黑箱作業,未經
公開且充分的討論,就由少數人決定重大政策。民主國家的政治人物
雖然口頭上說要為民服務,事實上往往會為了自身的利益而犧牲百姓
,如潔西卡說的:「我常常想向那些握有權力的人詢問,你們現在身
在何處?把士兵們送往死地,而你們又在什麼地方做了些什麼?」既
然帝國侵略同盟的道路已被切斷,雙方若能簽訂和平條約,對同盟人
民來說是最好的,才不會因為戰爭而造成大量死傷。但一來有溫莎夫
人等死硬派,被意識型態洗腦,陶醉在「拯救全人類」的幻想中,無
視同盟社會崩壞的事實。二來政客只想鞏固權位且短視近利,認為可
藉由戰爭來衝高選舉支持率,忽略戰敗的風險,所以才會出賣百姓,
集體投票贊成對帝國宣戰。魯道夫和同盟的不同之處在於:民主制度
可糾正缺失、亡羊補牢,用選票將政客趕下台;專制政體則牢不可破
,只能等待後人推翻它了。

  本章還有些細節值得注意:一是萊因哈特收編奧貝斯坦,類似漢
宣帝說的一句話:「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
,用周政乎?」吉爾菲艾斯象徵王道,奧貝斯坦象徵霸道。二是銀河
帝國皇帝佛瑞德李希四世竟然毫不在意萊因哈特奪權,甚至說出「要
讓銀河帝國轟轟烈烈滅亡」等令人意外的言論,等於默許萊因哈特篡
位。經歷多年的宮廷鬥爭,老皇帝大概是活得不耐煩了,不僅內心抱
持虛無主義,還要帝國跟他一起陪葬,可見專制對人性的傷害之深,
連皇帝也不可免。三是楊回家途中遇到交通事故,只得下車走路。路
上遇到警察,警察知道楊是名人,對楊非常客氣,但對尤里安卻擺出
傲慢的態度。警察想用特權讓楊早點回家,楊卻拒絕接受。這雖然是
小事,但也可以看出警察媚上欺下的性格,與楊的正直恰成對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angWenli 的頭像
    YangWenli

    寧靜之路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