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的心情還沒有從重大打擊當中完全恢復過來,但是既然有
好的點子,就迫不及待想與Single版的朋友分享。能夠與大家交流想
法觀念,並且獲得肯定,也是生活中快樂的來源之一。^^ 本來想仿
效動畫「銀魂」的風格,標題設為「要強化紅色虛線啊」之類的,但
是怕版友看不懂,所以還是算了。:b
(一)基礎篇
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經常會發生「溝通不良」的狀況。雖然大
家使用的是相同的語言,無論是中文、英文、日文……對同一個字詞
目前分類:PTT Single (71)
- Nov 07 Fri 2008 19:55
溝通不良的原因
- Nov 02 Sun 2008 17:14
暫時告別
最近在生活中發生了重大的變故。我無法清楚說明那種感受,但
我要大家想像一下,你有某個很關心也很信任的朋友,你們也一直互
動相處得很融洽。有一天他忽然對你大發脾氣,用惡毒的話語批評你
的所作所為,並且切斷與你的一切聯繫,完全不和你溝通,你心中會
有什麼感受?想必會覺得被傷害、被欺騙、被拋棄、被背叛,心中充
滿了悲傷、痛苦、憤怒、不公平的感受吧!這正是我目前的寫照。我
希望人與人之間能夠秉持著善意來相處,可惜現實難以盡如人意。由
於本版是以「單身快樂」為宗旨,我覺得以自己目前的情緒狀態來說
,並不是很適合在版上發文,所以將會休息一段時間,等心情好一些
我就會再度動筆。不過我還是會仔細閱讀大家的文章並推文,幫忙驅
- Oct 31 Fri 2008 20:24
無條件肯定
就社會觀念來說,要想在愛情世界無往不利,需要具備的不外乎
是外貌與金錢兩者。年輕的時候重視外貌,年長的時候重視金錢。兩
者可以合稱條件、資源、籌碼……或其他種種名詞。不僅有有形的條
件,也有無形的條件,其他人的愛、關心、注意,便是無形的條件。
單身者經常被社會視為可憐的對象,也是因為所積聚的「無形資源」
通常比非單身者少的緣故。但是,我始終在懷疑的,便是只肯定條件
的存在,這也是我選擇加入Single版的原因。換言之,我認為在種種
條件、資源、籌碼之上,還有一個更高的、屬於人性尊嚴的層次。在
這個層次裡,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都具有相同的價值。我並不是要
反對種種條件,比如外貌,我雖然長相不算英俊,但每天卻也按時運
- Oct 29 Wed 2008 15:39
寂寞與空虛
哈哈……最近的幾篇文章風格都偏向學術化,來寫點生活化的文
章好了。 XD 身為單身者,最容易產生的兩種負面情緒,或許就是「
空虛」與「寂寞」了吧!這兩種情緒有何不同呢?暫且將前者設定為
只關係到自己,後者則關係到自己以外的其他人吧!有一首流行歌是
這麼說的:「我一個人不孤單,想一個人才孤單。」當我們想起所關
心、所愛的人,不管是家人或朋友,而他們又不在身邊,無法與我們
對話時,便會產生寂寞的感受。至於空虛,就我的經驗來說,大概就
是厭倦了生活中的種種壓力,工作或課業堆積如山,卻又不想被種種
計畫、進度所束縛,於是開始狂上網或發呆,卻又感受不到這麼做的
意義何在時,所產生的感受吧!
- Oct 27 Mon 2008 15:43
自尊與自由
這一篇文章是引申發揮我上一篇回文〈這兩者的差別〉(文章代
碼:#19065cdR )的意思,談單身者該如何與別人互動的問題。文
中所舉的兩個反面例子,其實都隱含共同的思考模式:「控制別人,
滿足自己。」如果我們預設自己的想法或行為是正確的、是真理,別
人的想法或行為是錯誤的、是邪惡,便會以批判、指責的態度來與別
人相處,要求別人符合我們的價值標準。即使我們真的比別人優秀成
熟,但別人感受到我們這種態度的時候,心裡還是會不爽、會起而反
抗,會覺得「憑什麼你對我錯?」因為這傷害了別人的自尊。相對地
,如果我們討好別人、滿足別人,表面上是受人控制,但其實心裡還
是會偷偷覺得「如果我怎樣怎樣,別人就會怎樣怎樣」,所以實際上
- Oct 25 Sat 2008 10:42
多元劇本
在一般人的觀念裡,感情方面有一個固定的歷程,彷彿按照劇本
排練般:「認識→交友→戀愛→結婚→生子」。許多人都會不假思索
地接受父母、社會所給予的訊息,像是戲中的演員,如果能夠將上述
的「愛情童話」詮釋得維妙維肖,就是一個好演員,反之則是壞演員
,其間隱含好壞的價值判斷。但卻很少有人思考,相同的劇本是否適
用於每一個人;忘記了自己不只是一個演員,同時還是人生的編劇與
導演。雖然我們不像導演、編劇一樣,只能控制自己,很難改變別人
,但至少我們可以反省並改寫劇本中的價值判斷。反省的第一步,就
是要做「回歸原點」的思考,將自己的腦袋放空,不以上述童話為唯
一的真理、判斷標準,類似道家所提倡「無」的境界。然後才能做多
- Oct 23 Thu 2008 19:35
中庸之道
看到lynn1234版友的文章,我也要呼應一下其中的觀念。:P 自
我意識過剩的人,經常會以自己的想法、觀念為唯一標準,對別人動
輒採取批判的態度,顯示自己高人一等。如 Memcollector版友在〈
敗筆的一天〉遇到的朋友,可能就是屬於這一種。自我意識不足的人
,又會過度在意別人的眼光,常想著如何討好、滿足別人的需要,喪
失自己的尊嚴。兩者犯的相同錯誤,就是沒有嚴格劃分人我之間的界
線,前者是強求別人配合自己,後者則是放棄自己順從他人。理想的
單身者不採取這兩種態度,而是在這兩種態度之間,採取不偏不倚、
無過不及的「中庸之道」,主張每個人都是「獨立而平等的個體」。
因為獨立,所以懂得與別人保持距離;因為平等,所以肯定每個人都
- Oct 21 Tue 2008 20:36
交友模式
這篇文章是針對「喜新厭舊」系列討論所做的延伸性思考。從小
到大,我一直是個喜歡獨處的人。雖然我的食量很大,但跟別人相比
,在人際關係方面的需求量卻是小的。如果不是工作或課業上有必要
,即使是跟一位朋友整天膩在一起,我都會覺得渾身不對勁,與一群
人膩在一起的樂趣就更難體會了。總覺得許多一個人就能做的事,如
讀書、寫文章……更吸引我。這並不表示我不關心別人,只是花太多
時間在人際互動,會讓我覺得有壓力罷了。因此我比較喜歡的交友方
式是採取「精兵」策略,將心力集中在幾位朋友上,對擴展人脈這檔
事並不熱衷。問題是我的個性又比較害羞,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情感,
所以儘管生活中與人接觸的機會並不算少,但很多時候聊的話題都偏
- Oct 19 Sun 2008 21:14
單身與社會觀念
謝謝oceanman1兄的賞識!^^關於oceanman1兄的問題:「
交男女朋友是為了什麼?」我也在這裡嘗試做出自己的回答,不一定
是什麼標準答案,但可提供另一種思考角度。
首先我想借用 mthsieh「怎樣才能得到真正的需要」(代碼:#
18vpAw92)這篇文章「想要」與「需要」的區分來探索這個問題。
如 mthsieh版友所說的,愛人與被愛確實是人與生俱來的基本需要,
但這卻不一定要透過愛情的形式才能展現。即使不婚或單身,仍然可
以隨時關心周圍的人,也能從親情與友情當中得到滿足。因此愛情或
交男女朋友這回事,與其說是「不能滿足便會活得相當痛苦」的「需
- Oct 17 Fri 2008 07:38
一個人的海角
為了慶祝一年一度的生日,昨天一個人到電影院看了「海角七號
」。本來是打算去吃到飽大吃一頓的,但想了想還是支持國片比較有
意義。畢竟國片與好萊塢相比,本來就處於弱勢,只要本著支持弱者
的心,即使被人說是一窩蜂也無妨。版上常有一個人挑戰各種情境的
文章出現,比如一個人去吃到飽、唱 KTV、看電影等等,或許在一般
人看來,這些場合是至少兩人以上才能去的,一個人的話就會有「孤
單、沒朋友」的感覺。尤其「海角七號」又是以愛情為重要主題之一
,似乎更映襯出一個人的孤單?我的想法卻不是這樣,因為一個人能
否自得其樂,應該是看他對這件事的想法而定,而不是取決於一個人
、兩個人或一群人。熄燈之後大家的焦點都集中在大螢幕,又有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