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PTT Single (7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世俗的愛情是以「魅力」為核心,魅力又與競爭有關。最明顯可
見的魅力就是外貌與金錢,但魅力卻不限於這兩者,個性、才華、交
際手腕等內在價值也是魅力的一部分。由於每個人的魅力有高低,必
須在另一個人面前,盡量將自己的魅力發揮出來,才能勝過別人而贏
得對方的愛。但即使盡力去做了,也不保證愛情能永遠存在。因為生
活本就充滿變數,即使一時之間贏過了周圍所有人,難保不會出現更
強的對手,而且也不能保證自己能永遠處在魅力的高峰。因此,人就
會處在一種緊張焦慮的狀態,時常擔心自己不夠好。

  單身的原則與上述相反。如版友提到的,單身提倡的是一種「輕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單身時可以自得其樂的我,談戀愛後卻變得不甘寂寞?
」Mem大的這句話,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這些思考並不是針對Mem
大而發,畢竟我對Mem大的狀況並不太了解,無法給予中肯的建議或
評論。因此,這些思考頂多只能說是借題發揮。我所想到的是「社會
角色」的問題。

  生活在人群中,我們總有許多角色要扮演,如在家要當個好兒子
、好女兒,在學校要當個好學生,戀愛時要當個稱職的好男友、好女
友,乃至社會上的一般人,對單身也有種種既定的看法。每個角色背
後,都有社會對這個角色的期待,經過學習,我們可以了解到做出什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常在Single版發言的我,最近也和置底文提到的幾位老版友一
樣,有種「江郎才盡」的感覺。對於單身生活的思考,能提的都在以
前的文章提過了,寫來寫去,有時不免重複。儘管如此,我還是贊同
版友在推文裡說的:「樂於當這裡的版友,不會選擇不發言。」雖然
不易有新的靈感,但只看不寫,靈感也不會自動跑出來,經常練習反
而能刺激思考,所以還是多努力一下。

  UNMJ 版友分享的案例,雖然背叛了另一半的信任,道德上應該
加以譴責,但畢竟是死會或已婚者的事,與單身沒有直接的關係。如
果要跟單身有關,問題得做些轉化才行。除了我在推文提到的自我期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單身的原罪」投票結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除了 derek180 版
友對投票的性質有疑問,及Mem大的有趣構想之外,版上似乎少有討
論。所以我也就來拋磚引玉,談談自己的心得。由投票選項可看出,
社會大眾對單身者常有許多刻板印象,這些印象無論是否為真,都常
帶有「責備」的意味,似乎是想透過嚴厲的譴責,引導單身者回歸大
眾心中的「正軌」,這應是單身者感受到壓力、不舒服或充滿怨念的
主因。

  最近我常覺得,「責任」在單身主義裡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所
謂的責任,其實是預設了單身者有「自由選擇」的可能。也就是說,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抱歉改了標題。^^其實我還蠻能體會原PO那種被孤立的感受,
尤其是一群人在談他們的男/女友或婚姻生活,而單身的只有自己一
個人時,特別會有自卑不如人或格格不入的感受。如果是談過戀愛的
還好一點,至少可以將過去的經驗拿出來講,像我這樣從沒談過戀愛
的單身者,更是弱勢中的弱勢。這有可能是戀愛或已婚者抱持傲慢的
心態所致,認為反正你不懂,跟你多講也沒用;但也有可能是單身者
多想。無論是哪一種,都需要做一番澄清的工夫。

  從小到大我們都知道,學問多寡與一個人的品格不能劃上等號,
即使讀到碩士、博士,也不能隨便瞧不起人,純樸的鄉野村婦也可能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陣子在我的文章底下,發現了「戀愛或結婚才知單身好」的推
文,我也做了回應,認為未必要經歷戀愛或結婚才能體會單身的好處
。如果一定要戀愛或結婚才知單身好的話,包括我在內,版上有許多
出生至今皆單身的朋友,豈不是沒有立足之地?而鼓吹人一定要戀愛
或結婚,又怎能合乎版旨?但這還不是重點,上述想法背後可能隱含
某個預設:「戀愛或單身都是一個人可以自由選擇的」,這句話其實
也沒什麼錯,但如果無法仔細地釐清其含意,就很可能導致過度解釋
,產生不良的後果。

  大家都知道,生活中有許多事是無法由我們自己選擇、掌控的,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點擔心這篇文章不合乎版旨,有問題的話就由我來自D吧!

  雖然版上的朋友大多是單身人士,但我想大家多少有喜歡人的經
驗。畢竟現代社會與異性互動的機會較多,而且喜歡人有時也不是自
己能夠完全掌握的。記得很久以前看過一位版友(好像是Mem大?)
的推文,讓我印象頗深,就是:「我愛你,但與你無關。」如果要對
這句話做一點我個人的闡釋,則我會說Single,或至少是我自己,面
對這問題大致上是採取「內向」的途徑,而與其他看版鼓吹的「外向
」途徑不同。外向的途徑就是積極找伴,沒有適合的對象就多認識異
性,有喜歡的感覺就設法追求、交往。內向途徑就是回歸自我,往內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13 Wed 2009 00:45
  • 渺渺

  後面幾段有些許的雷,先做預告。XD

  經過了六小時的漫長考試,晚上看了「渺渺」這部電影。一開始
注意到它,是被一張清新的海報所吸引,心想:啊!這又是一部「傷
腦筋」的電影。為什麼這麼說呢?

  常看我文章的人或許知道,我是個非常討厭「世俗價值觀」的人
,討厭到……什麼程度呢?看見電視上有聊八卦、炫耀名牌之類的綜
藝節目,便會馬上關掉或轉台。選擇走學術路線是「為學問而學問」
,排除名利的追求,這也是我堅決信仰單身主義的原因。雖然愛情很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寂寞」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重要問題之一。雖然人生來就有尋求
認同───希望別人與自己的想法一致───的欲望,但在安土重遷的社
會中,這欲望尚不明顯。如果一個人出生、成長、死亡,生活、學習
、工作、休閒都和同一群人在一起的話,這個人所思所想就很難跟這
群人不一致。但現代社會流動性極大,學習在一團體,工作在另一團
體,休閒又在另一團體。不僅不同階段會認識不同的人,就是在同一
階段,也只能互相了解彼此的一部分,人際關係常是零碎而不連續的
。在非常多元化的狀況下,即使不求完全一致,但要找到與自己想法
相當一致的人更加困難,「寂寞」或尋求認同的欲望不滿足的問題,
也就更容易突顯出來。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ingle版友所崇尚的諸多理想當中,「自由」可說是最核心的價
值之一。自由原本是一個消極性的概念,並沒有積極指示我們應該做
什麼,比如:一、行動自由:不受家人、朋友干涉;二、思想自由:
不屈服於社會價值觀;三、情感自由:不掛念另一半。不受控制、不
受拘束、不受干涉……都是以「不」為關鍵字,將自己從種種社會關
係當中解放出來。行動與思想自由一起受法律的保障,可稱之為「基
本自由」。但有思想自由不表示人能免除偏見的桎梏,許多人是不自
覺地接受社會價值觀的洗腦。Single精神就是在基本自由之上,進一
步打破人們對「單身/情侶」的成見,以求得情感的自由,其內涵可
分為三個層次: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要指出Single精神與人際關係的差異,或許可用「分割」與
「融合」兩原則概括。不僅愛情上情侶會強調人我一體的融合感,友
情方面人也會尋求別人的認同,將「我」融入更大的「我們」當中。
Single───或者說是個人主義的立場正好相反,一開始就要清楚劃分
出人我的界線,釐清每個人自主選擇、自由決定的範圍。人我一體不
僅未考慮「每個人都是完整的個體」這個經驗上的事實,而且還容易
摧毀前述的獨立小空間,出現以自己的意志宰制別人,或自己的意志
被別人奴役等不合理的現象。從Single立場出發,如何釐清且擴大選
擇的自由,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男女之間有無純友誼?」是大家經常討論的一個熱門話題。身
為Single版的一員,答案似乎是很自然的:既然社會已經不像古代那
樣保守,隨時都有可能跟異性一起學習、工作,而Single們又很少有
脫團的想法,這些跟我們互動的異性,當然就是「純友誼」了。友誼
有純也有不純,純與不純又真偽難辨,有些人會因為這樣,將友誼侷
限於同性,盡量不跟異性往來,以免麻煩。但我個人卻覺得,不同的
性別代表的是不同的世界。Single固然以自得其樂為主,但多探索、
了解不同的世界,也不違背版旨;若因為這樣而放棄學習的機會,反
倒有點可惜了。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是我最近思考的一些心得。雖然可能跟Single版旨關係不大
,但我想這些觀念,無論是對小至班上的小團體,學派之間的鬥爭,
大至政治上的藍綠對立,或許都能有些啟發。我的主張簡單來說,就
是我們在理解、認識別人的時候,應該從「個人」而不宜從「黨派」
的觀點來看。

  為什麼呢?假設現在有A、B兩派,屬於這兩派的人,各自有共
同的核心思想。從這核心思想出發,對各個問題也就有不同的看法。
通常我們理解別人的時候,是先依核心思想將他歸入某派,再從派別
推論他對某一具體問題可能有什麼看法。人總是有一種「黨同伐異」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春天的氣溫變幻莫測,上週末像夏天,這兩天卻得裹起棉被。上
週末因為喝了太多咖啡,加上見到一則新聞,說側睡有助健康,一時
興起便決定試試,結果反而因為不習慣而難以熟睡(耍笨了 = =),
連續兩、三天都睡不好。本來我每天都慢跑四公里,但週二、三參加
諮商中心的電影欣賞、成長團體等活動,暫停了兩天。種種因素影響
之下,前天就開始喉嚨痛、鼻塞。麻煩的是除了準備資格考之外,還
因為老師最近忙著結案,我的工作量也略增;明天也答應帶大陸同學
到台北上課,略盡地主之誼;總之還真是個不適合生病的時間啊!

  雖然版友們說生病時會特別脆弱、需要找個伴,我卻沒有這種想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自己」是Single版友常提到的重要觀念。一般說的「愛自己
」容易跟自私自利混淆,自私的人動輒以愛自己為藉口;為了怕被貼
上自私的標籤,也使人不敢提倡愛自己。其實「愛自己」與自私自利
、委屈犧牲是三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在我看來,愛自己不但不是自私
,而且還是一個人不可以放棄的神聖義務。三種態度的差異,簡單來
說就是:

  ● 愛自己:我的是我的,你的是你的。
  ● 自私自利:你的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 委屈犧牲:你的是你的,我的也是你的。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我在推文中所說,在我看來,這乃是因為寂寞而愛人。這種強
烈的情感帶有虛幻性,很容易導致傷人傷己的後果,可說是破壞單身
快樂的大敵。但人在情感爆發的時候,又很容易誤認這就是所謂的「
真愛」而難以自拔,到最後才發現是一場夢而後悔,如原 PO 文末的
暗示。如何在爆發前及時醒悟並自我克制,我想也是單身生活的一項
重要課題。

  如何分辨這到底是不是一種虛幻的情感呢?我想可以為自己設下
兩道關卡來考驗。第一是對人的,雖然說是偶然遇到某人,但之所以
會動心,對方必有值得欣賞之處。只注意其中幾項優點,而忽略種種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貓大「不沈迷」的工夫我深表認同。而在各種事物中,最合乎Si
ngle版旨的,就是對人際關係的不沈迷吧!更精確一點說,人際互動
有一些是屬於工具性的,如到商店買東西,這部分無所謂沈迷的問題
。真正的沈迷是涉及個人獨特的性格、想法、價值觀的層面,人希望
找到另一個或一群認同自己的人,這或許是人際關係的一個重要源頭
。至於Single版友則可以說是欲望較少的一群人。

  欲望較少有什麼優點呢?首先如我在〈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文所
說,某一方面認同自己、想法相近的人,另一方面卻未必與自己相同
。要找到各方面都一致的人,其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這或許也是Si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制天下有權,權者,輕重適如其分之準也,非詭重為輕、詭輕
   為重,以欺世而行其私者也。重也,而予之以重,適如其數;
   輕也,而予之以輕,適如其數;持其平而不憂其忒,權之所審
   ,物莫能越也。(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二十)

  在自我生活的管理與人際關係上,「懂得斟酌輕重」是一項重要
的原則。「斟酌輕重」首先要對人事物有客觀的、全面的觀察,然後
依照觀察結果給予恰當的回應。從自我生活來說,「個人」是一個基
本單位,無論健康、學業、工作、休閒、愛情、人際關係,都只是個
人的一小部分。個人做為一個整體,有其不可抹殺的價值,用個人生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謝版友們對〈獨處與人際互動〉一文的熱烈回應,近來對這問
題也有些新的思考。前陣子有幾位版友提議舉行版聚,引發了正反雙
方的討論。在民主社會裡,有多元的看法也是一件正常的事。這裡不
是要討論版聚,而是試著探討為何會不時出現版聚的呼聲。依我個人
的想法,網路上與生活中的人際關係,都各有其重要性而無法相互取
代。常在版上發言的朋友,對Single精神大都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與認
同,但生活中卻不見得像Single版這樣,許多時候甚至如海洋兄說的
,版友是處在被社會價值觀團團包圍的狀態下。人總是希望獲得別人
的支持,版聚只是一個手段,背後的目的其實是不僅在網路上,在生
活中也能擁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多數的Single版友,想必都有「被喜歡」與「喜歡人」的經驗
。在此我先承認,可能是因為身為男性,外貌平凡,家境只算小康,
個性也是理性多而浪漫少,不愛與人交際,所以人生當中幾乎沒什麼
被異性喜歡或追求的經驗,即使有,印象也很模糊了。不知道有沒有
版友和我一樣?從世俗的眼光看來,這大概是一件悲慘的事,代表自
己沒有市場價值。但版友也別氣餒,凡事都有好壞兩面,從好的一面
說,因為知道自己不是受大多數異性歡迎的類型,所以只要在不冒犯
到別人的前提下,我都可以隨心所欲地表現出真實的自己。不必勉強
自己一定要裝出「萬人迷」的形象;更不必有種種顧忌,有朋友就認
識,有聚會就參加;不必擔心受到別人的騷擾,或是無意間傷害到別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