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己」是Single版友常提到的重要觀念。一般說的「愛自己
」容易跟自私自利混淆,自私的人動輒以愛自己為藉口;為了怕被貼
上自私的標籤,也使人不敢提倡愛自己。其實「愛自己」與自私自利
、委屈犧牲是三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在我看來,愛自己不但不是自私
,而且還是一個人不可以放棄的神聖義務。三種態度的差異,簡單來
說就是:

  ● 愛自己:我的是我的,你的是你的。
  ● 自私自利:你的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 委屈犧牲:你的是你的,我的也是你的。

  愛自己是明確區分自己與別人負責的範圍,甚至如果「我的」有
多餘,還可以拿出來幫助別人。自私自利是設法從別人身上揩油、佔
便宜,愛自己則是基於公平合理的原則。既然如此,為什麼許多人認
識不到愛自己的價值呢?我認為這是因為人有一種好逸惡勞、敷衍塞
責的傾向所致。自我成長是一件非常費力的事,只要將問題推給成長
過程、社會環境,不用檢討、改變自己,感覺就會舒服很多。自私自
利是利用別人幫自己做事,自己就可以不求長進;委屈犧牲表面上是
為別人、為團體好,但一味壓抑自己的後果,卻會使別人或團體喪失
學習、成長的機會,所以愛別人或愛團體一定要以愛自己為前提。人
所能掌握的本來就只有自己,努力耕耘自己,才有最豐碩的收穫,自
私自利或委屈犧牲都不如愛自己來得好。

  一般說的「愛自己」還有另一意義,就是滿足自己的感性欲望,
如吃大餐、休閒娛樂等。人本來就不必永遠保持理性,偶爾犒賞自己
也不錯,但從長遠的眼光來看,愛自己還是要以理性為主。以理性分
析、評估各種現實條件之後,人才知道怎麼做對自己最好,不致為了
滿足一時的欲望,忽略了欲望背後的災禍。感性若少了理性的節制,
很容易演變成盲目衝動,「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喜歡一個人
或一件事就不顧一切蠻幹,討厭一個人或一件事就恨之入骨,完全否
定其價值。這都是一些不客觀的想法。理性的態度是謙虛的、開放的
,雖然透過觀察,我們對生活中的人事物自然會形成種種評價,從而
依照這些評價行動;但這些評價只是暫時性的,需要不斷 update。
感性衝動引發的卻是一些非常頑固、僵化的評價,失去了修正的可能
。對我來說,「理性為主,感性為輔」才能真正達到「愛自己」的最
高目標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