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次:暑假第十週
日期:2008/08/25
頁數:0421-0440

  〈晉穆帝〉(一)船山認為王導與庾亮的私人恩怨是導致東晉滅
亡的遠因。庾亮雖是外戚,但行為相當端正;王導懷疑庾氏不忠,推
薦何充制衡庾氏,何充又讓桓溫掌兵權,桓溫看出大臣相互猜忌,才
大膽作亂。(三)胡睦勸北方的冉閔不要歸順晉朝,船山認為這是出
於一種自卑心理,因為這些漢奸替胡人為虎作倀太久,一旦歸順晉朝
沒臉見江東名士,才轉而貪圖個人的政治利益。(四)辛謐在北方拒
絕劉淵、石勒的徵召,等冉閔掌權後才上書建議他歸附晉朝,然後絕
食而死。船山稱讚辛謐懂得看對象說話,完成一生任務後自殺,亦是
死得其所。(五)殷浩為了防止桓溫篡位而不准他北伐,這舉動雖然
沒錯,但也只是一時的考量,更重要的是消滅異族。王羲之主張偏安
江左是邪說,應請殷、桓通力合作北伐中原才是。(六)船山認為殷
浩拒絕苻健與姚襄歸順是正確的,即使導致他們叛亂也無妨。苻、姚
只想利用晉朝以自保,接納他們是引狼入室。(七)船山認為控制權
臣最好的方法是利用他而不是防備。殷浩器量狹小,每天只想著如何
防備桓溫,但又沒有好方法,讓桓溫覺得朝中大臣膽小又沒實力,才
起了叛亂之心。若無其事地面對桓溫,反而比較有效。

  〈晉哀帝〉(一)船山認為遷都洛陽是正確的策略,但桓溫只是
嘴上說說,實際上是想試探東晉朝廷的虛實。果然朝中大臣議論紛紛
,有人安住江東而不想搬遷,有人虛聲恫嚇。其實應該利用這良機北
渡,令桓溫修葺洛陽,不僅可削弱桓溫的氣焰,更可鎮服異族。(三
)船山認為天下大防有二:中國、夷狄與君子、小人,而又可歸於「
義利之辨」。夷狄、小人的血統與中國、君子不同,所以夷狄不宜居
住在中國。君子尤其不可經商,因為商人孳孳為利,與君子之道相悖
,只有夷狄才重視商人。

  〈帝奕〉(一)魏晉南北朝有許多依附世族的「蔭戶」不繳稅給
國家,前燕慕容暐大力清理戶口,造成世族不滿。船山認為這並不是
前燕滅亡的原因,取消蔭戶本就是正確的政策,只可惜沒有在立國時
就實施罷了。(三)王猛誘使慕容垂之子叛逃以誣陷慕容垂。船山認
為稱王猛為豪傑之士並不妥當,他早年不肯投靠東晉,是怕自己被桓
溫比下去,消滅前燕也是因為對手實力太差。其實他只貪圖富貴,妒
忌慕容垂受苻堅禮遇,才使出卑鄙的計策。

  〈晉孝武帝〉(一)船山認為簡文帝與桓溫共謀出賣社稷,他人
無可奈何。幸好簡文帝早死,死後朝中忠良紛紛積極或消極抵抗,即
使孝武帝年紀小,桓溫也無法篡位。(二)船山剖析王敦、桓溫等人
的心態,認為跟小老百姓差不多,命在旦夕還圖謀篡位,不去思考當
皇帝的意義為何。這些人利欲薰心,沒有及早立志培養仁義,到死都
不改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