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的主題是「環境的力量」。這一講有兩大主題,一是追求
快樂,二是信念的重要。前者關連到對快樂的態度:第一種態度是以
快樂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標。第二種則對快樂存疑,快樂雖好,但人
「應不應該」得到快樂呢?「應不應該」就涉及道德問題。這一派是
將快樂當成道德實踐的工具或效用而非目的。

  塔爾教授認為快樂不是一種「零和遊戲」,自己的快樂並不必然
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快樂可以在人我之間分享,而不減損其份量
。這就關連到對快樂的想法,有些人認為快樂是建立在欲望的滿足,
如告子說「食色性也」,有美食、美色就快樂;更進一步則是對名利
的逐求,如賺大錢、擁有令人稱羨的職位等。食色名利數量皆屬有限
,你有、我就沒有,人人就必然要爭奪得頭破血流,而不能無限分享
了。可見塔爾教授提倡的快樂不是出於物欲,而是內心的快樂。塔爾
教授將快樂比喻為引擎,「腳踏實地的樂觀主義」可推動個人與社會
的幸福,故有道德意義。這又涉及對道德的解釋,儒家不反對在行為
、結果上促成眾人的幸福,但要問的是這心願從何而來?依王陽明之
說,道德的源頭是「一體之仁」,亦即人我相互感通、愛人如己。塔
爾教授所說不算錯,但不夠充分。

  塔爾教授舉了不少有趣的實例,來說明「快樂的效用」和「快樂
可分享」的道理。前者有一項研究:讓醫生在討論難題前,先聽醫學
人文觀演講、吃糖果或什麼也不做,糖果那組表現最好。我想應該不
是糖果加了料,而是聽演講這種外在灌輸方式,未必能喚醒道德實踐
的熱情。相較之下,吃糖果是純粹放鬆,心情較佳。反過來說,若能
喚起熱情,效用應當大於糖果。後者談到「自私」問題,如前所述,
追求快樂是否等於自私,要看快樂的種類而定。內心之樂固然是一種
私,但這種「私」若透過身教,對別人產生積極影響,則也有「公」
的意義了。

  主題二即教育心理學上常講的「比馬龍效應」,又稱自我應驗預
言。如果你相信自己表現優秀,則常會有好結果,而印證了先前的預
言。前陣子十分火紅的《秘密》這本書,便是擴大解釋此原理,認為
只要專注想像某物,某物就會自然降臨而「心想事成」。塔爾教授身
為嚴謹的心理學家,不完全贊同這種宗教化、神秘化的論點,認為應
以現實經驗仔細檢證。儒家也是以修德而非祈禱為重。他又舉出幾項
實驗,令人驚嘆潛意識的奧妙。人會受到各種線索的暗示,喚醒深植
潛意識中的信念;這些信念反過來又影響人的身心表現。如 Roger
Bannister 挑戰醫學上人類跑步速度的極限,當他破紀錄後,其他跑
者腦中的刻板觀念也隨之破除,紛紛取得相同成績。又如Rosenthal
的實驗:開學時告知老師某班「有學習潛力」,期末全班成績甚至智
商都會提升,儘管事實上這班素質沒有特別好。可見人人都有學習潛
力,只是有待開發。Langer 請老人到「懷舊別墅」度假(類似Cos-
play),竟發現老人身心變年輕。極微小的暗示也會有差異,如Bar
ge潛意識影射與「老」有關的字,發現受試者的記憶力和步伐衰退,
反之亦然。儒家重視「詩書禮樂」的薰陶教化,也是基於相同原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