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九講的主題是「積極情緒」。塔爾教授首先複習了上一講的重
點「為什麼積極者不常見」及因應之道。他反覆強調「感激練習」的
重要,如我們處在網路時代,隨時可以欣賞喜愛的圖文、影音等,光
從這點來說,生活就比古代帝王更享受,而值得感恩了。除了改變自
己的心態,還要向別人表達感謝,如此雙方都會感覺很好,這證明了
「道德的(感恩)也是實際的(快樂)」。塔爾教授可能是從結果論
來理解道德,和儒家的動機論不同。但儒家的道德不僅有心靈的悅樂
,落在現實上也常有好的結果,即義利合一。感恩之為道德,如孟子
所說:「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取
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表達感謝
同時也是對善行的鼓勵了。

  塔爾教授引述Sonja Lyubomirsky的研究,亦有啟發性。Sonja
將參加者分成書寫、談論與沉思三組,每組分別寫下自己最糟與最好
的經歷。結果「沉思最糟經歷」的人身心狀況最差,「書寫、談論最
糟」與「沉思最好」經歷的人,身心改善。但奇怪的是「書寫、談論
最好經歷」的人,身心狀況反而下滑。這反映了「分析」和「重現」
的差異,負面情緒適合分析其根源,反覆回想只會陷入惡性循環。快
樂的情緒和經歷不需要分析,應該直接去感受。書寫、談論偏向分析
,沉思偏向重現。此處給我的啟發是:西方的心理治療有其長處,當
生命受傷時,藉由陪伴、聆聽來釐清問題,對當事人就像一場及時雨
。「將事情講出來」本身就是一種有效的治療。但在情緒平穩、身心
相對健康,要進一步完善人格、提升自我時,東方式的心性修養可能
更適合。儒道佛重點也不在於對疾病現象及起因做觀察分類,而是以
修行者的得道體驗為講道根據(有真人而後有真知)。

  這一講的另一項重點是「改變」。塔爾教授反覆強調改變「沒有
捷徑」,即使是劇烈改變,也是來自先前所做的許多準備工夫。用傳
統詞語來說,塔爾教授是屬於漸修而非頓悟,他甚至認為「追求速成
」會導致不幸。塔爾教授認為不必問「改變是否可能」(因為已有少
數實現改變的人),重點應放在「如何實現改變」上。傳統是以心性
論去解釋「改變是否可能」的問題,「如何實現改變」則是工夫論。
此處較有趣的是大腦科學的研究,1998 年以前,科學家將大腦看作
一成不變,基因和早期經歷決定人一生的快樂程度。1998 年以後透
過新儀器,確立「神經可塑性」的概念,即大腦的神經元是不斷生成
、變化的,如同肌肉,愈常練習特定的思考與行為,相關的神經元就
會愈發達,反之亦然。外在刺激是通過大腦,每個人的大腦都有其偏
好,故所看到的已非客觀世界,而是由大腦解釋過的內在世界。正向
心理學的工夫便是改造神經通道,使其趨向樂觀積極。

  儒家的心性並不從大腦(軀體生命)立論,而是精神層次的概念
。但軀體與精神乃一體的兩面,應也有相通之處。孟子說:「源泉混
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雖然是強調本源,但良心
的發用也必然會在腦中形成渠道。王船山的「習與性成」、「性日生
日成」諸說,更可以和現代科學研究相呼應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