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的主題是「積極的環境能改變人」。塔爾教授複習了上次
提到的「將傑出大眾化」,由此導出「勿低估改變」的想法。電影《
讓愛傳出去》就是在講善意成等比級數擴散的道理,堅定、有想法的
一小群人甚至一個人,藉由行動及六度分隔理論(任何兩位素不相識
的人之間,通過一定的聯繫方式,總能夠產生必然關聯),便能對社
會產生影響力。這是個非常樂觀的想法,也的確道出歷史事實,無論
是孔子、佛陀或牛頓、愛因斯坦,偉大的學說總是由少數人開始普及
到大眾。網路的發達更使資訊能夠快速傳播。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如此
頂尖,仍可學習、效法,發揮「有為者亦若是」的精神。

  塔爾教授又討論「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對快樂程度的影響
,外在因素包括際遇、財富、環境等,際遇如升上終身教授、樂透中
獎、車禍癱瘓,無論是極好或極壞,心情大多在六個月內恢復平穩。
財富只要能滿足基本需要,錢再多也不會更快樂。環境的話,只有民
主制度能明顯提升快樂,居住地點則無。快樂主要靠內在,亦即「境
隨心轉」。塔爾教授此處駁斥了「知足者富」的說法,他認為降低期
望會略微快樂些,但長遠來說行不通。「快樂發自內心,不假外求」
暗示在努力中獲得樂趣比外在結果重要,這一思路是比較貼近東方心
性修養的。

  這一講的重點在人性問題。塔爾教授引用 Thomas Sowell的說
法,將人性論分成兩種,一是人性有限,一是人性無限。這種說法容
易引起誤解,隨意比附到先秦的性善論與性惡論。我在講授《孟子》
時,就有幾位學生拿「孟子完全忽視人有欲望」這論點來否定性善論
,講了很多次學生還是聽不進去。人性論未必只有黑白分明、互斥的
兩種觀點,也可以是兩者的結合。孟子的性善論,並不是將生理本能
、感官欲望全部消滅掉,孟子也肯定小體的存在:「口之於味也……
性也,有命焉。」「有命焉」表示欲望的滿足是被決定的,受制於外
在條件,可見孟子沒有如塔爾教授所說「無視地心引力」等否定客觀
規律的想法。反之,孟子說「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接受命的限制
,但將命的意義加以轉化,成為道德實踐的憑藉。孟子不是去掉有限
,而是在人的有限性上,實現無窮的道德價值,故並不會有烏托邦主
義的弊病。

  面對欲望如同大禹治水,不能採取防堵或滅絕的方式,而是要了
解其規律,合理地疏導之。塔爾教授強調「准許為人」,就是要接納
負面情緒,表面上裝出完美形象,反而會使狀況惡化。老子說「天下
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心理學實驗也證明了愈要人不去想某件事
,反而愈容易想起。儒家則有「忠恕之道」,「忠」就是真誠地面對
自己,包括各種缺陷。理學末流固然有假道學或斲喪自然生命之弊,
但不能說儒家就是如此。只要以道義做主,儒家不反對(甚至鼓勵)
利欲的發展。塔爾教授在課程最後提到:人性有限不是命定論,而是
要分辨哪些是無法改變的,哪些是可改變的,後者才有道德價值。這
種「義命分立」的思考正和儒家一致,結合有限與無限。如此又怎能
以人性有限論來否定孟子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