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講的主題是「樂觀主義」。這一講舉出許多心理學家的研究
,試圖解答「如何成功」的問題。這和儒家的思考不完全一致,但也
並非截然對立。成功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外在的爭名求利,如塔爾教
授所說,名人或富豪的生活不一定快樂,這種成功可說境界最低。一
種是內在的,即充分發揮天賦,開創利人利己的事業。這種重視事功
的精神,是塔爾教授最關注的。至於儒家則不以「成功」而以「成德
」為重心,但成德不表示成功不重要,求自我安慰就好。成德必然要
包含成功,以最有效的方法實現「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理想。只
是儒家屬於動機論,故對結果的要求也偏重在心願、態度上,現實是
否如願則無必然保證。

  塔爾教授一開始複習了上次提到的影射,鼓勵大家多在家中放些
照片、藝術品、格言、音樂、勵志書籍或電影等,在潛意識中自我暗
示,可稱為「境教」。接下來塔爾教授討論自助運動,如 Napoleon
Hill、Norman Vincent Peale 的著作及《秘密》等,他以「盲目的
樂觀主義」一詞概括之。與此詞相對的,則是「現實的樂觀主義」。
前者如同俗話說的「自我感覺良好」,認為只要有樂觀的信念,便可
改變一切,一切都會順利成功。塔爾教授認為這種說法太誇張,忽視
了某些外在因素是自己無法控制,也忽視了勤奮努力的必要性。這和
儒家的道理相通,如孟子有「求在我」與「求在外」的分別,又有「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之說。

  塔爾教授舉 Albert Bandura、Curry、John Carter、Nathaniel
Branden、Herbert Benson、Martin Seligman、Daryl Bem 等心
理學家的實驗來說明現實的樂觀主義。他們發現樂觀的信念是一個人
能否成功的重大(但非絕對)因素,如 Benson給孕婦吃催吐劑卻謊
稱是胃藥,嘔吐竟消失了。這很難用唯物論去解釋,只能說心靈的神
秘力量,我們尚未透徹了解。塔爾教授又提出「動力」與「一致性」
解釋信念與表現之間的機制。「動力」是指樂觀信念可激勵人。「一
致性」是指大腦不喜歡期待與現實不一致,而會採取四種方法使其一
致。期待又稱「基模」,即認為這世界應有的樣子。這裡的「應該」
與儒家講的不同,儒家的「應不應該」含有道德判斷,基模則是中性
的。四種方法是「更新基模」即調整期待;「忽視外在訊息」和「主
動驗證」,即在認知上尋找符合既定想法的訊息、不符合者則拋棄,
如藍綠惡鬥,完全否定對方優點的不理性想法。「創造新的現實」即
透過行動改造現實,使其符合期待。

  塔爾教授認為成功有三大要素:樂觀、熱情與勤奮。降低期待不
會更快樂,因為快樂有「基礎水平」,波動後總會回歸原點。只有面
對艱難,經歷過無數次打擊而不倒,從失敗中學習,才能建立真實自
信,提高快樂水平,即所謂「勇者無懼」。儒家主張人性本善,相信
人人終可成聖成賢,可說是終極、徹底的樂觀主義。但這種樂觀主義
如果不在現實中奮鬥,沒有通過挫折試煉,只停留在概念思辨的話,
便會一文不值。反之,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一步,只要跨出去了,無論
是成是敗,都有其意義價值。這是塔爾教授給我們的重要啟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