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講的主題是「逆境還是機遇」。一開始塔爾教授複習快樂的
「基礎水平」說,即無論遇到何種外在事件,一段時間過後,人的快
樂總會恢復一定水準。要提升「基礎水平」,唯有直接面對負面事物
。這令人想起儒者的改過工夫,試圖遮掩過錯煩惱,只會減損自信而
使問題惡化。如果能自覺過失的存在,努力反省改正,便可證明良知
的真實力量。即使未來再度犯錯,也能從先前的經驗當中,累積智慧
與勇氣,更懂得處理問題。如同感冒痊癒後身體會產生抗體一樣。

  塔爾教授認為培養樂觀的方法有三:一是採取行動,二是形象化
,三是認知療法。「採取行動」以心理學家 Bendura 為代表,Ben
dura反對自尊(或稱感覺良好)運動,即每天讚美別人,或在鏡子前
說自己很棒。他認為只在言語上肯定自己不僅無益,反而有害。這令
人想起陽明先生曾說:「某於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但恐
學者得之容易,只把作一種光景玩弄,孤負此知耳。」陽明有真工夫
,但心學末流的弊病便是只在言語上肯定良知,未面對百死千難。「
形象化」即想像成功,據哈佛心理系主任Steven Kosslyn研究,大
腦無法區別真實與想像的事物,事物不分虛實,都會引起同一神經元
的反應。可見「莊周夢蝶」跟現代腦科學的說法吻合。塔爾教授提示
形象化的要點:一是大腦不喜歡想像與現實不一致,透過想像可激勵
自己改造現實。二是不能只想像成功的結果,要將奮鬥的過程納入才
有用。三是想像要盡量逼真,喚起強烈情感共鳴。塔爾教授將想像力
稱為「最強大的模擬器」,具體意象的感染力勝過抽象理論。

  認知療法的基本原理是人的感受與行動,不是來自客觀現實,而
是基於人對外在世界的主觀詮釋。如Ed Diener的研究,前10%最幸
福的人,生活中的不幸事件和別人一樣多,不同之處在於看事情的觀
點,他們能夠從危機中看見轉機。樂觀不是只看人生中好或壞的一面
,而是「看到現實」。認知療法的3個M指出人常扭曲現實,如放大,
以少數案例形成概念,再由概念推到全體事物,如「一朝被蛇咬,十
年怕草繩」。極小化或隧道視野,如成語坐井觀天或瞎子摸象,只注
意一小部分事實而忽略其他。「虛構」即將錯誤的責任,不成比例的
歸咎自己或別人。「情感的推理」即以主觀感受代替對事實的評估。
認知療法的精神來自蘇格拉底,不斷以「邏輯」與「事實」來質疑腦
中的既定想法,以求逼近真相。四十多年的研究證明,改變扭曲想法
,人的感受與行為便能逐漸趨向真實合理。

  認知療法與傳統心性之學有部分類似,兩者都強調主觀詮釋的重
要,認為人不只是被動接受現實,而是現實的創造者,如佛教提倡「
以心轉境」,儒家也有「參贊化育」。但兩者的精神取向不同,認知
療法求真,儒家求善,道家求美。生命處在煩惱、痛苦時,透過認知
療法,致力探索真相以安頓身心,固然很好;但現實相對上仍屬客觀
中立,不涉及道德判斷。在認清、尊重、接納現實後,更可以儒家的
樂觀精神,將這世界的意義價值抉發並實現出來,這應是正向心理學
充分圓熟的發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