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中國哲學 (8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論語》札記 (19) 子張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19.1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札記19.1前兩句是引述14.13孔子的言論。王船山認為子張掌握不住「得之於心」這一本源,只是順著情境的變化,一項一項去列舉處理方式。儒家講道德是以存心養性為基礎向外擴充,不是從外在的事功或教條出發,子張的理解有誤。反過來說,探求心性與研讀經史也是為了活用在現實上,不可流於空談。

論語19.2子張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札記19.2船山仍然反對本章,認為子張對「道德」的理解有誤。「德」是心之所固有,一切價值都由此出;並非可執持的事功,也沒有數量上弘不弘的問題。「道」是總體的根源,落到人心而為德,必須由德去體會道才真切,而非篤信教條。可見儒家的道德實踐需回歸真我。「焉能為有無」是有沒有此人都一樣。

論語19.3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札記19.3船山認為子夏重視自我修養,主張交友應謹慎,才不會受壞朋友影響。子張如同政治人物,喜歡結交三教九流的朋友。修養先於政治,子夏比較正確,但子張的說法也有一定的道理,政治領袖要尊重賢才,學習從平民的觀點來看問題。領導者廣結善緣是基於工作需要,但交友還是要志同道合才容易溝通。

論語19.4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札記19.4「小道」指有限的知識、技能。「大道」是從人生整體來看,包括修己與治人。即使只是一技之長,深入鑽研也有無盡奧妙;但人應該思考各種知識、技能在人生中的定位與價值,而不是陷溺其中,反而被知識、技能所宰制。這就要靠清明的心作主,才能在有限的時間、精力下,選擇最有意義的事去做。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語》札記 (18) 微子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18.1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札記18.1商紂王暴虐無道。微子是紂的庶兄,擔憂紂猜忌自己而傷害親情,棄官遠走。箕子與比干是紂的叔父。箕子裝瘋賣傻,被囚禁為奴隸而受辱;比干犯顏直諫,被剜心而死。三人行事雖然不同,但其心則一,都是不忍心見到親人作惡、國家敗亡,故身受勞苦、屈辱乃至死亡也在所不惜,體現了殉道的情操。

論語18.2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札記18.2柳下惠擔任典獄官,三次被免職。有人勸他離開,柳下惠認為在混亂的時代,因為堅守正道而窮困是必然的結果,只有放棄原則才能安居高位,無論到哪裡都一樣,既然如此,又何必離開祖國呢?柳下惠為魯國公族,對魯國有一份責任。孟子稱他為聖之和者,能夠心平氣和接受逆境,而不失內心的正直。

論語18.3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札記18.3本章顯示孔子出仕不是為了名利權位。魯國貴族以季氏地位最高,其次是叔氏與孟氏。雖然比照季氏會有更大的作為,但孔子非齊人,齊國有自己的大臣,齊景公以叔氏待孔子也算是禮遇,所以孔子並不嫌棄。直到景公明白表示不用他,孔子才離開。可見孔子不輕易放棄機會,但必須對國家有貢獻才行。

論語18.4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札記18.4孔子五十五歲在魯國擔任司寇,不僅拆毀季氏、叔氏兩家的城牆,還能夠使人民「路不拾遺,男女分途」,重建政治秩序與禮樂教化。齊人害怕魯國強盛,就挑選一批能歌善舞的女子送給季桓子與魯君,讓他們荒廢政事。季桓子只是為了打擊政敵才重用孔子,並非有心振作,孔子也明白這點而順勢離開。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孟子
   ‧離婁下》)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
   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中庸〉)

  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儒家道德修養的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語》札記 (17) 陽貨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17.1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札記17.1本章表現孔子正直但又委婉的風範。陽虎作亂把持魯國政權,送禮給孔子,希望孔子協助他。孔子雖然想出仕,卻不願意為陽虎效力,故趁陽虎出門時回禮,沒想到雙方在路上相遇。陽虎以仁、智為藉口擠壓孔子,孔子回答說再過一會兒就出仕,既不失尊嚴,又不致激怒陽虎。陽虎垮台後孔子果然出仕。

論語17.2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札記17.2孟子主張性善,每個人本性是一,何以孔子說性相近而非相同?可能是因為孟子就人性本身來說,孔子就人性在現實上的表現來說。在正常狀況下,人大多能展現善良的本性,故說性相近;社會風俗敗壞,人才會受影響而形成種種習氣,故說習相遠。我們應該多培養好習慣以變化氣質,本性才容易表現。

論語17.3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札記17.3前章說在正常狀況下,人多能展現善良的本性;但也有極少數人,良心善性先天就容易顯現(上智)或隱沒(下愚)。這是因為心性需藉由氣質表現,氣質又有剛柔清濁之別,後天的教養對此影響有限(不移)。雖然原則上儒家肯定人人皆可成聖賢,但下愚者大多自暴自棄,除非下定決心不然很難改變。

論語17.4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札記17.4之是前往。弦歌是彈奏琴瑟和歌詩,可見子游以禮樂之道教化武城百姓。孔子跟子游開玩笑,故意說禮樂是治國大道,武城只要用小道(政令刑罰)即可。子游立刻以孔子的講課內容來回答,可見他很用功。禮樂可建立合理的生活與政治秩序,化解人心中的暴戾之氣,使上下相敬相愛,任何地方都適用。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論語‧泰伯》)

   人而不仁,如禮何?(《論語‧八佾》)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
   ,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孟子‧離婁》)

  「仁」與「禮」在孔孟思想中是相輔相成的。先從「禮」談起,
「禮」本來是具體的生活規範,小至晨昏定省,大至婚喪喜慶,總之
是一套可觀察、可操作的儀式。隨著情境的不同,我們也要懂得選擇
相應的行為,而以大多數人認同的方式為參考值。孔子說:「恭而無
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恭敬而無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
   州里行乎哉?(《論語‧衛靈公》)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
   乎?(《論語‧學而》)

  「忠」在儒家是一種重要的德行,可以理解成一種責任感,盡心
盡力完成分內的事。就像其他德行一樣,「忠」也需要經過長久培養
,才能生長茁壯。曾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一以貫
之的中心思想是「仁」,忠恕又並列為行仁的兩大途徑,可見「忠」
的重要。由《論語》的內容來看,「忠」有兩層意思:一是真誠地面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語》札記 (16) 季氏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16.1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札記16.1本章可從理勢兩面來分析。「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是孔子的政治理念,這是將國家視為一個整體,思考如何才能滿足公共的、長遠的利益。國家利益(勢)雖然未必符合道理,但比起季氏為滿足侵略野心而發動戰爭來說,已較為合理了。治國之道應從領導人有清心寡欲的修養出發,一方面尊重既有(先王)的政治秩序,另一方面建立公平的制度,財富與權力不被少數人壟斷,人民無論貧富、貴賤皆可互相扶持、和睦相處,如此國內必能安定。周邊小國也可放下遭受軍事侵略的疑慮,與我國合作。季氏的貪婪只會招來魯君與人民的怨恨而自取滅亡,放下私心為魯國著想,才能使子孫長存。

論語16.2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札記16.2本章點出春秋時代「下剋上」的風氣。每個人都有仁心,由此可說人人平等。但團體一定要分工合作,在什麼職位做什麼事,下級需服從上級,才不會互相干擾。維持合理的政治秩序,不僅是為了天下,自家也能綿延長久。「庶人不議」不是箝制言論,聖王都懂得傾聽民意,只是不輕易將權力交給庶人。

論語16.3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

札記16.3魯君失去權力已經五代(宣、成、襄、昭、定公),政權由大夫把持已經四代(季武、悼、平、桓子)。魯國貴族三桓(孟孫、叔孫、季孫)也開始衰微,權力被家臣篡奪。魯國衰弱的主因,便是各家族只考慮自身利益,導致國家分崩離析。三桓既然反叛魯君,底下的家臣自然會仿效,脅持三桓的子孫。

論語16.4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札記16.4儒家以進德修業為目標,應選擇有助於此目標的朋友,才能讓自己進步。孔子認為朋友有三種特質才值得結交,直是正直,諒是信任。直與諒是品德純良,多聞是學識廣博。朋友有三種習氣則不宜往來,便辟是邪僻浮誇,善柔是面貌諂媚,便佞是言語花巧。三種習氣的共通點便是不誠,只有虛偽的應酬。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
   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季氏》)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大學〉)

  儒家認為「修身」與「正心」是相輔相成的。在儒家經典《論語
》與〈大學〉當中,不約而同提到了使視、聽、言、行合理化的重要
,這屬於具體的、可觀察的「修身」層面。但儒家不只有外在的行為
規範,修身的關鍵在正心,心是超越於經驗之上的存在,正面來說是
「思」,亦即自覺地思考;反面來說是「心不在焉」,亦即心的感知
力、專注力沒有發揮在恰當的地方。故必須在心上做工夫,隨時思考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既曰:『志至焉,氣次焉』,又曰:『持其志,無暴其氣』
   者何也?」曰:「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志也。今夫蹶者、趨
   者,是氣也,而反動其心。」(《孟子‧公孫丑上》)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
   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
   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論語‧
   述而》)

  「義理之勇」是基於道德而有的勇氣。儒家相信每個人天生具有
道德判斷與實踐的能力,可以擺脫一切感性欲望、現實條件的考量,
內心專注在道理本身及如何將道理運用在當前的情境當中,而使生活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
   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孟子‧公孫丑上》)

   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
   ,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大學〉)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一些小毛病,以我來說,目前主要的問題大
概是晚睡,雖然晚睡還是在看書,但可以更進一步,改為早睡早起的
模式比較健康。從這個問題出發,也可以思考人為什麼會受到欲望的
引誘,而有不恰當的行為?這可能是因為對道理的熱愛,比不上對外
物的追逐之故。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語》札記 (15) 衛靈公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15.1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愠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札記15.1本章表現孔子對理想的堅持。孔子未必不懂武力與謀略,但在價值取捨上明確以道德理想為優先。同樣地,窮達是現實層面,君子與小人的區別不在現實,而在看待現實的態度。君子在窮困時固守仁道,此道不受現實條件決定,故內心仍能平靜喜樂。小人在現實上強求但氣力又有限,只會流於胡作非為。

論語15.2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札記15.2本章涉及道德與知識的關係。一貫之道是本,多學而識是末。本末一貫但又以本為主。我們可以由末返本,任何知識都直接、間接與道德實踐有關,若能思考其關連,知識亦是行道利器;也可以由本貫末,愈能誠實面對自己、同情了解別人,以誠敬的心探索自然與人文世界,對知識一定有更透徹的了解。

論語15.3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札記15.3仲由字子路。朱子對德的解釋是「義理之得於己者」,這又可分為兩類:一是在生活中歷練,經歷打擊、挫折後,較能明白道理。二是反躬自省,先肯定內在的良心善性,再以此為本展開實踐。藉由心性修養成為自己的主人,處理外在的人事物就能順理成章。一般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故孔子有此感嘆。

論語15.4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札記15.4為什麼舜能夠無為而治?因為堯已經為舜奠定基礎,國家法治皆上軌道,舜不必另外創立一套制度,只要把握為政之本:端正自身的態度與行為,並且拔擢賢才,讓他們各盡職責即可。故表面上一切如常,似乎什麼事也沒做,天下就自然太平。儒家的無為與道家不同,道家是無心而為,儒家是回歸德性。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
   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
   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
   。此為大人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工作上有了進展,就開始鬆懈」是一般人常犯的毛病。這是因
為對「自我」的認定出了問題,認為喜歡偷懶、玩樂的那個人才是「
真正的我」,努力工作只不過是為了應付別人或外在環境對自己的要
求罷了。但仔細想想我是誰?我真正想要的又是什麼?或許答案並不
是滿足享樂衝動,而是依照良心而行,約束自己的欲望,如此會活得
更有尊嚴、更快樂。依照良心而行,雖然不能保證有好報,但在正常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語》札記 (14) 憲問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14.1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

札記14.1「穀」即米蟲,只領錢不做事。世俗以富貴為光榮、貧賤為可恥,孔子卻認為恥不恥關鍵不在富貴貧賤,而在個人的心態。如果只以領錢為目標,每天得過且過,不過問有道或無道,這種心態才可恥。國家有道時,積極與君子合作以兼善天下;國家無道時,遠離小人以獨善其身;這才是良心自覺的表現。

論語14.2「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札記14.2克是好勝,伐是自誇,怨是忿恨,欲是貪欲。船山說:「推其私而私皆公,節其欲而欲皆理。」「理至處,則欲無非理。欲盡處,理尚不得流行。」克制情感、欲望可能造成反彈或退縮,修養的重點不在此,而在將良心、天理實現出來,情欲自能得其正。壓抑情欲不表現雖然不容易,但善用情欲則更好。

論語14.3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札記14.3懷居是貪圖安逸。孔子告誡我們不可有偷懶、畏難之心,因為士人肩負社會責任,應該以行道為目標,對社會有實際的貢獻;而非自私自利,追求個人的享樂或榮華富貴。雖然偶爾以健康的休閒來釋放壓力也是必要的,但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真正的士人應該胸懷天下萬世,不計較一時的利害得失。

論語14.4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札記14.4危是高峻,孫是卑順。道德實踐本身就有意義,應將當下的行為看成普遍的模式,一失足成千古恨,小心翼翼不敢怠慢。言說的價值則是由實踐來決定。君子言行合理是自然的,並無所謂過高;但世俗達不到此境界,太直接反而會刺傷他們。故在無道之邦,君子更應給出同情,以委婉的言論令世人領悟。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語》札記 (13) 子路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13.1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札記13.1「先之」指教化或價值,「勞之」指政治或事功。領導者能夠以身作則、躬行實踐,人民自然會受到感動而努力,只以禮法要求很難令人心服。且親自參與也能夠認清現實,避免空談。「無倦」從心上說,先之、勞之都應該無倦。立定志向,發揮內心真誠的力量,不因成敗得失而驕傲或氣餒,才能無倦。

論語13.2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札記13.2船山認為施政的原則是「簡」,這不是偷懶而是把握真正的重點。「先有司」是以客觀公正的態度來設計職務。「赦小過」是不過問小事,規劃整體發展方向才是領導者的工作。「舉賢才」是以實績而非辯才來考核、任命官員。但怎樣才叫賢才?我們可先信任部屬,如果判斷錯誤,自可聽取民意再修正。

論語13.3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札記13.3「名」廣義來說包括一切道德、知識、技術,這三者都起源於命名。「正名」便是確立三者背後的意義價值,必須本於天理、順乎人心,不然只會淪為爭權奪利的工具。透過徹底思考,找到正確的動機與判斷原則後,接下來的行動(言、事、禮樂、刑罰)才能順理成章。出發點錯了,再怎麼修補也沒用。

論語13.4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札記13.4「小人」有價值與事實兩義,事實義是在政治、社會組織中位階較低者,如老農、老圃。價值義是心態、見識有限,這方面的修養才是孔子講學的重點。價值與事實未必一致,君主可能短視近利,平民也可以胸懷天下萬世。樊遲拘泥於現實身分,孔子要他以高遠的思維(如領導者以德治國)來自我期勉。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語》札記 (12) 顏淵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12.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札記12.1本章可結合陽明與船山的意思來解釋。仁是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境界,船山認為克己與復禮皆是行仁,乃相輔相成的一對工夫,從心上說是克己,從理上說是復禮,而以心為主,故為仁由己。克己是克除內在的私欲,如陽明說才有一毫私欲,便如刀割針刺,非去除不可,可見心靈要有敏銳的覺察力。復禮是記取並努力實現外在目標,在復禮中克己工夫亦可精益求精。道德實踐如同摸著石頭過河,每個人都是跌跌撞撞;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要每天用功,大家也都會讚嘆你的努力。非禮勿視聽言動,表面上是拘泥教條,但身心交互影響而為一體,修身而不追逐外物,良心、天理即在此呈現。

論語12.2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札記12.2出門、使民只是舉例,並非獨自在家就不必用功。孔子的回答前兩句是敬,中間兩句是恕。一般人只有在見大賓、承大祭時才誠意正心、戒慎恐懼,但「敬」是主動做工夫不依靠外境。每個人天生都能體會別人的感受,「恕」是發揮同理心不困擾別人。能主敬行恕則家人、國人自然心悅誠服、齊力合作。

論語12.3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矣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札記12.3訒是說話謹慎。「說得到、做不到」是普遍的人性弱點。行為是否恰當,可用具體客觀的標準來衡量,但言語、思想卻會耍各種花招,讓人以為嘴上說說即可,反而有害實踐。大言不慚的人往往做不到,須時時反省警惕。「為之難」表示行仁要用心思考、選擇做較難的事,不可貪圖安逸、沈溺感官欲望。

論語12.4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矣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札記12.4本章朱注引晁氏之說:「非實有憂懼而強排遣之。」如人借酒澆愁,只是暫時忘掉憂懼,憂懼仍潛伏在心底,只有靠真實的修養才能化解。一方面要建立無條件的自信,能夠忠於良心,不以成敗得失來衡量自我的價值。另一方面也要明白事理,做好萬全準備,無論遇到什麼困境都能應付,自能不憂不懼。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語》札記 (11) 先進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11.1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札記11.1「先進」是指初學禮樂的人,對一切文明成果都感到敬畏與好奇,能體會其精神內涵。他們是純樸的老百姓,保有純真的理想與實踐的熱情。「後進」是指嫻熟於禮樂、登上高位的人,他們滿足於既有的成就,對一切都習以為常、麻木不仁。孔子讚許先進,可見禮樂文明不足恃,不忘初心才是價值之本。

論語11.2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札記11.2孔子說:「跟隨我在陳、蔡遭遇困阨的弟子,如今都不在身邊。」弟子大多死亡或流散,令孔子思念、惋惜,並舉四科十哲為例。孔門人才濟濟,十哲只是在陳蔡之間者。四科以德行為首,可見道德實踐是儒學的根本。言語是思想、表達乃至外交,政事是治國,文學包括詩書禮樂。可見孔子能因材施教。

論語11.3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札記11.3孔子說:「顏回不是幫助我的人,他對我所說沒有不喜悅的。」這表面上是遺憾,其實是讚揚顏回。其他弟子有些聽不懂孔子所說而心生疑惑,有些聽懂了而做發揮,孔子便可一一指點,將道理的精微奧妙充分展開。顏回對道理能夠默識心通、聞一知十,下課後身體力行,深得孔子的精髓,故無可指點。

論語11.4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札記11.4「間」是質疑。冬天父親叫閔子騫拉車,他拉不動,父親就鞭打他,衣服破了露出稻草,父親才發現繼母偏心,只給親生子女穿棉襖。閔子騫為繼母求情:「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全家終歸和樂。船山認為這故事是邪說,但仍可參考。父母兄弟對他可能有偏愛,但連外人都認同,可見他是真孝順。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語》札記 (10) 鄉黨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10.1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札記10.1〈鄉黨〉篇記載孔子的生活細節,王船山認為本篇的精神是密斯實、實斯誠。後人從小處學習、磨練,正身以養心。待修養有成,自能從心所欲不踰矩,無絲毫勉強。恂恂是信實,便便是明辨。孔子能視不同場合而調整做法,在鄉里不需刻意賣弄,故謙虛低調。對公共議題則言無不盡,但必先仔細思考。

論語10.2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

札記10.2孔子的言行皆出於高度的自覺,面對不同職位的人,能細心選擇恰當的應對方式。上朝時先與同僚商議政策,供君主參考。與下大夫說話,孔子的語氣剛正從容。與上大夫說話,孔子和顏悅色又直言勸告。等國君臨朝,孔子恭敬警惕,不忘面向國君。該說的話孔子一定會說,但語氣、表情又能靈活調整。

論語10.3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襜如也。趨進,翼如也。賓退,必復命曰:「賓不顧矣。」

札記10.3國君召孔子接待外賓,孔子神情奮發,腳步迅速。向同朝官員作揖,左右拱手,衣裳前後擺動,整齊畫一。外賓入堂時,孔子快步跟上,拱手靜候,像鳥兒舒展翅膀。外賓離開後,必定回報說:「客人走遠了。」可見孔子在正式場合充滿敬意,表現在身體上有整齊莊重之美;且做事考慮周詳,有始有終。

論語10.4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進,翼如也。復其位,踧踖如也。

札記10.4孔子入公門時,彎腰前進如無處容身。不站在門中間,不踩門檻。經過君主座位,表情莊嚴,腳步輕快,說話有所保留。提起衣擺上堂,憋氣像不呼吸。退堂時往下走一階,臉色舒展,心情愉快。下完台階步伐加快,如鳥之雙翼。回到自己的位置,又恭敬謹慎。孔子由敬意而生專注,因專注而平心靜氣。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語》札記 (09) 子罕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9.1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札記9.1孔子很少談論利、命、仁。船山認為這是正義而遠利,修身而立命,默識而存仁。少談利是因為「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計較小利而無長遠眼光,恐淪為小人。少談命是因為道德信念不夠堅定而妄測吉凶,恐流於迷信而放棄修持。少談仁是因為說了會變成空洞的理念,仁必須以當機指點、具體實踐來掌握。

論語9.2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札記9.2達巷是鄉里名。如曾昭旭老師所說,孔子的學問是「成人之學」,認真做人的本身就有莫大意義,「人」優先於成為各行各業的專家,故孔子不以一技之長聞名。但孔子也絕無後世讀書人的傲慢習氣,不僅是射箭,連為人駕車這類卑下的事,孔子也願意做。能夠同情體會各種人的辛苦,才成就孔子的博大。

論語9.3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札記9.3儒家重視禮,不只是講求表面的儀節,或為了維持封建秩序;更重要的是透過禮傳達出精神價值。如果能夠表達內心的真誠與敬意,任何儀式皆可採用,以大家方便為主。如麻冕製作費力,以絲冕代替,誠意不變。但如果禮的改變會使人驕傲怠慢,如拜見君主時只在堂上行禮,則不應採用,以免有害修養。

論語9.4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札記9.4「毋意」是指心中勿有猜測(臆)或期待,「毋必」是不將期待硬套在事上。這不是要人放棄理想,而是人生無常,應有坦然接受及克服挫折的心理準備。「毋固」是指心中勿執著成見、習氣、欲望,「毋我」則是反省前述種種皆出於假我,需捨棄之而回歸真我。真我必以實現理想為依歸,而無意必固我。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語》札記 (08) 泰伯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8.1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札記8.1周太王有泰伯、仲雍、季歷三子,因為季歷之子昌(文王)賢能,太王希望以季歷為繼承人,然後傳位給昌,推翻商朝。泰伯與仲雍便託辭到南方採藥,在吳地斷髮文身。泰伯大公無私,無論天下歸於商或周,都毫無富貴功名之念,故能及早佈局、謙讓於無形,兼顧孝順父親、友愛兄弟、效忠商朝等德行。

論語8.2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札記8.2葸是畏懼,絞是急切。禮包括一切人文秩序。當仁心貫注在禮中時,禮就成為善結構,可用來衡量、規範自己。修己之恭、治人之慎屬內向,言語之直、行動之勇屬外向,四者皆是良善的氣質,但如果少了客觀的貞定,便有過與不及之弊。我們應調養自己的氣質,使之成為仁與禮的接通點,達成整體和諧。

論語8.3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札記8.3君子指在上位者,興是感發,偷是刻薄。古代將親情與政治結合,並以前者節制後者。執政者對親人厚道、不遺棄老友,人民自然會向善,無須動用賞罰。現代政治為獨立領域,依照法律規範,與親情、友情關連較遠。但領導者為眾人注目的焦點,行事風格對社會仍有一定影響力,宜時時警惕,以身作則。

論語8.4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札記8.4儒家是身心合一的學問。孝經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不只是愛護形軀,而是以身體為行道的憑藉,身體的整全就象徵德行的圓滿。詩句為曾子修行的心法,人生處處是陷阱,一念覺即成君子,一念迷即成禽獸,故隨時要誠意正心、戒慎恐懼,以保持品格純潔,可見曾子道德意識之懇切。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語》札記 (07) 述而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7.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札記7.1老彭是商朝賢大夫,孔子認為自己對古代的愛好大概可以和他相比。儒家對古代的了解不是嚴格就歷史事實(如蠻荒狀態)來看,而是做為理想的象徵。「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也不能理解成孔子食古不化,將舊禮教一成不變硬搬照套,而是從經典中淬取出古人的精神價值,做為今人立身處世的對照標準。

論語7.2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札記7.2本章的疑難在於識、學、誨的對象為何?「識之」不宜解作發明本心,因良知乃不慮而知,無經驗內容可學習。但也不宜看成盲目背誦,而是在學習各項知識、技能後,秉持清明的良心去釐清本末輕重(默想),遇事方能活用而對人我有益。這工夫是無窮無盡的,孔子也不確定能做到,只是不斷勉勵自己。

論語7.3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札記7.3修德、講學從心上說。德不從外來,修德即是從心上開發出道德實踐的動力。但心的迷悟只有自己知道,將體驗化為客觀義理,方能與人溝通、期勉。體驗無止境,講學亦無止境。徙義、改過從事上說,愛人固然不期待回報,但在動機純淨的前提下,還是會盡量選擇有效的方法,事上磨練的工夫亦無止境。

論語7.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札記7.4孔子平日閒暇時,態度安穩,神情舒緩。孔子以天下為己任,遭遇了許多艱難險阻,總是無法充分實現自己的理想;但卻沒有因此變得偏激,而是「君子坦蕩蕩」,不怨天也不尤人。孔子一方面能堅持理想而永不灰心,一方面又能尊重、體諒現實的限制,無條件接納人生。他充分地活在當下,而自在自得。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