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
   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季氏》)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大學〉)

  儒家認為「修身」與「正心」是相輔相成的。在儒家經典《論語
》與〈大學〉當中,不約而同提到了使視、聽、言、行合理化的重要
,這屬於具體的、可觀察的「修身」層面。但儒家不只有外在的行為
規範,修身的關鍵在正心,心是超越於經驗之上的存在,正面來說是
「思」,亦即自覺地思考;反面來說是「心不在焉」,亦即心的感知
力、專注力沒有發揮在恰當的地方。故必須在心上做工夫,隨時思考
在各種情境下,尤其是容易犯錯時,應該怎麼看、聽、說、做才合理
?為什麼這樣看、聽、說、做才合理?才能慢慢改變自己的氣質儀容
、行為習慣、思想模式,達成修身的目標。

  孟子說:「居移氣,養移體。」說明存養工夫對人的氣質與身體
儀態的影響。存養工夫指的是「存其心,養其性」,亦即保存良心、
擴充善性。孟子又說:「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
。」時時刻刻做存養工夫,內心的道德力量便會逐漸增強,而表現在
日常生活的視、聽、言、行上。「視思明,聽思聰」、「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這裡的聰明、見聞不只是清楚認知客觀事實,更要對所
看、所聽的事物加以思考,選擇值得看、值得聽的,捨棄不該看、不
該聽的,展現明辨是非的能力。反過來說,如果人能夠在視、聽、言
、行上約束自己,內心也不容易受外在環境干擾而常保清明,所以說
「養心莫善於寡欲」。

  孟子說:「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所謂「正心」
便是以仁義存心,對此孟子有個巧妙的比喻:心中常懷仁義,就好像
人住在自己家中、走上正確的道路一樣,感到舒適自在。這說明仁義
原是人的天性。但由於人從出生以後,已經從耳目感官接觸太多訊息
,養成許多不合理的言行習慣,即使有心存養仁義,要做到也不是那
麼容易,常常存養到一半,過去的慣性習氣就浮現上來,令人分心。
必須經歷一段困而知之、勉強而行之的過程,才能像種植樹木、栽培
禾苗一樣,讓良善的思想、氣質慢慢生長茁壯,最終達到「從心所欲
不踰矩」、「動容周旋中禮者,盛德之至也」的境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