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次:暑假第十一週
日期:2009/09/09
頁數:1021-1040

  〈五代上〉(八)船山認為最好的處理方式是等待其自然滅亡,
不討好也不攻擊,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即可。(九)馮道只挑不重要的
小事勸諫君主,即使不聽也不會被殺,投靠最殘暴的劉守光還能存活
,可見其無比油滑。(十一)船山認為真正的智勇之士不仰賴名聲,
因為一有名聲就容易被懷疑。勇士憑武力還好,智士一舉一動都被注
意,計謀就難以施展。最高謀略是平時把持住大方向,緊要關頭再出
奇制勝。劉鄩就是太愛炫耀才會失敗。(十二)船山認為游牧民族因
為生活純樸才能擊敗漢人,但也因為純樸而沒有入侵中原的野心。將
漢人的生活方式傳給游牧民族,不僅激發其貪欲,也會削弱其強悍之
氣而速亡。(十三)劉巖、鄭綮明知天下大亂、自己才能有限,卻還
是稱帝或出仕。船山認為這是受到時代風氣影響,不知反省以抵抗社
會眼光所致,結果只會失敗。(十四)船山認為法先王是取其德行,
具體制度則不必泥古,後世有善政亦可學習。如唐代新設樞密使總理
軍機,可避免行政程序繁瑣、不易保密等缺點,只因宦官主持才壞掉
,王建改派文人主持就好很多,不應廢除。(十五)徐知誥下令稅收
以穀帛等實物繳納。船山認為南吳是小地方,穀帛不會因為長途運輸
而腐朽;且當時天下大亂,江淮又不產金銀,百姓很難販賣穀帛再繳
錢。但天下統一這方法就不適用。(十七)船山認為查貪污應鎖定大
官而非小吏,小吏雖直接與百姓接觸,但常只是大官的工具;大官人
數少很好查,加以嚴辦便能殺雞儆猴、風行草偃。(十八)張承業建
議立唐朝宗室為帝,表面上是忠臣,其實是想勸李存勗效法曹操、劉
裕,掃平天下後再篡位。船山認為天下無君而自立為王還可接受,立
別人為君又殺害是欺騙的行為。(十九)船山認為五代君主經常被部
下篡位是因為宰相太差。李存勗平時重用的文人都是一些奸臣,滅梁
後才臨時找人當宰相,將領當然不會心服。宰相政治實力不夠就無法
護衛皇帝。(二十)五代不只君臣倫理敗壞,更糟的是還有亂認父子
的風氣,如後唐明明是夷狄卻賜姓李,徐知誥還虛擬祖譜、自己改姓
。這對唐朝宗室的侮辱比死還嚴重。(二一)李存勗攻打遠方的澶、
鄆時,澤、潞兩州忽爆發叛亂,進逼存勗的大本營太原。存勗卻不撤
退而直接攻打汴京,大破後梁。可見善用兵者宜採主動,不能拘泥於
根據地。(二二)船山認為李存勗與項羽都是有小智慧卻缺少宏大的
度量,雖然偶爾能取勝,長遠看來終究失敗。項羽兵敗不能忍辱而自
殺,存勗滅梁後說要與李嗣源分享天下,都是因為一時的勝敗而大憂
大喜,其實生死勝敗本就無常,不動心的人才能取得最後勝利。

  〈五代中〉(一)郭崇韜反對派李嗣源攻打前蜀,主張由太子領
軍。船山認為太子需要輔佐,等於崇韜自己帶兵。崇韜是怕引起小人
攻擊才想外放,殊不知人不在中央又接收前蜀財物,更難證明清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