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版友有沒有這樣的經驗:雖然事前下定決心,無論多
麼辛苦都都要克服,也做好完整的計畫了,但一開始實行就荒腔走板
,煩悶得沒有心情繼續,只要不唸書做什麼都好,不知不覺連上網路
,幾個小時就過去了,只留下心中的空虛與內疚。

  上個週末我就發生了前述的情況。雖然身邊的人和我自己,都覺
得我是個意志堅強、生活規劃嚴謹的人,卻也有一籌莫展的時候。仔
細想想,如果不斷施加壓力、時時鞭策自己就可以將事情做好的話,
應該早就成功才是,為什麼還是失敗呢?是不是過度的要求產生了反
效果呢?也就是說,雖然表面上的我想將事情做好,但在內心深處其
實還有個倔強、叛逆的我,抵抗前一個我的種種要求。雖然自己想站
在前一個我那邊,但不知不覺就受到後一個我的支配。如果是這樣,
解決的方法或許不是苦苦壓抑,而是應該找出實行計畫對自己的正面
價值所在。如果像第一段說的,實行讀書計畫真的是一件既辛苦、疲
累又沒有收穫的事,那麼無論如何逼迫,都很難引起自己的興趣。我
不是要倡導「快樂學習」之類的口號,唸書本來就有許多不為人知的
枯燥過程,愈高深的學問愈是如此,但如果只注意這部分,而注意不
到唸完書之後的成就感、充實感、滿足感的話,注意力會被其他事物
吸引也是必然的了。如果不從問題根本處下手,只一味在表面上施加
壓力的話,叛逆的意識只會更強,反抗的行動也就更激烈。我也不是
要允許自己摸魚打混,無論如何,多花些時間讀書始終是我的目標,
問題是直接壓制未必有效,改採間接的、柔性的方法說不定會更好。

  依照以上的分析,我想到了兩個具體解決方法:第一是允許自己
每週能夠有一段「自由活動」時間,在這段時間裡,無論做什麼都不
必譴責或懲罰自己。這段時間不必長但一定要有,也就是將第一段不
斷上網、空虛無聊的行為,集中到這段時間來。這樣或許能減少過度
壓抑而引起的叛逆之心;知道有一段放鬆時間永遠為我保留,也能減
少唸書時那種遙遙無期的感覺,更能靜下心來。至少這段時間是我決
定要有的,而不是情緒忽然爆發所造成的,這就達成了一定的控制。
第二則是時時提醒自己完成讀書計畫之後的樂趣、收穫、成就感、充
實感、滿足感,即使過程非常辛苦,但只要終點是光明的,就還能夠
勉強自己去忍受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