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茂的問題很好。如果以最高境界來說,確實不能有一點執著。
此正如龍溪以無善無惡的「四無」為化境,而沒有對治相。依照牟宗
三先生的詮釋,這是從作用層上化除對善惡的執著。但在達到最高境
界之前,以工夫對治私欲仍是必要的,故「為善去惡」的四有句亦不
可廢。而工夫的根源即是自覺心,所謂「即工夫即本體」是也。不管
是四有或四無,皆在自覺心涵蓋的範圍之中,而好名則在自覺心涵蓋
的範圍之外。如果我們對「道德行為」採取狹義的解釋,如牟先生的
觀點,那麼好名當然不算是道德行為。但如果我們對「道德行為」採
取廣義的解釋,則某些情況下的好名,仍可算是道德行為。我想畫一
個圖,可以講的更清楚:

  道德行為的最高境界,如龍溪四無句所示,是圓心的那一點。但
人總有氣質之昏蔽,必須下工夫對治,如圖中的灰色內圈。好名則非
自覺心的發用,如圖中的白色外圈。或者可以這麼說,真正的(狹義
的)道德行為,是從內心的動機來判斷。廣義的道德行為,是從外在
的表現來判斷。一個人的道德觀,端看他對「道德行為」的解釋而定。

  為了讓大家更明白以上所說的,我再舉一個例子。就以大家最熟
悉的學術來說,雖然同樣從事學術研究,但內心的動機卻各有不同。
有些人做學問是為了混口飯吃,賺更多的錢。有些人做學問是為了表
現自己比別人更厲害、更偉大。有些人做學問是為了建立自己的學術
聲望,成為一方山頭。有些人做學問是為了開宗立派,成為一代大師
。如果從狹義的觀點來看,這些都不能算是道德行為。因為他們做學
問是為了名利,不是為真理本身。但是如果站在廣義的立場,從他們
貢獻的成果來看,仍然有相當的價值,不必如森茂所說的一概否定。
我自己有時亦不能免俗,心思會落入前面的幾種窠臼。但我會盡量期
許自己,求學是為了真理本身,乃至精神生命的提升。

  由以上的說明可知,儒學(乃至中國哲學)與現代生活,其實是
可以緊密結合的。抽象玄奧的形上學理論,必落實為具體的道德實踐
。對生活世界的省察,我想就是我未來努力的方向之一。記得在彥儀
學長的論文口試結束之後,智韋說有意回應這個議題,不知道智韋的
看法如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