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次:第六週
日期:2008/10/21
頁數:0501-0520

  〈宋文帝〉(十八)船山強烈反對「紙上談兵」,認為用兵靠的
是勇與謀。「勇」要在戰場上、生死存亡之際才能展現;「謀」涉及
敵我雙方的調度,也必須臨機應變,事先做死板的規劃,不僅無益反
而有害。(十九)崔浩修史時直書拓拔氏祖先的劣行而被殺,船山雖
然批評他愚笨不懂自保,卻更讚嘆他的勇氣,認為如此可產生教化作
用,使百姓以服事異族為恥。相較之下,宋濂修元史隱惡揚善,就罪
大惡極了。(二十)袁淑不肯參加劉劭的叛亂而被殺,雖然保住士人
的氣節,船山卻替他可惜。因為袁淑先前有幾次機會可揭發劉劭的奸
謀,阻止不了也可辭官,但他缺少勇氣、反應太慢,最後呆呆被捕。
(二一)南朝政局動盪,士大夫不以易主為恥,船山認為雖然君臣道
喪,但社會仍很重視父子之倫,如劉劭弒父篡位就引起眾人討伐,這
也是南朝不亡的原因。

  〈宋孝武帝〉(一)劉義恭雖然有擁護孝武帝即位的大功,但卻
怕孝武帝猜忌而上書削藩、殘害宗室。船山認為受到猜忌時應鎮靜自
持,大不了退隱,不可貪圖祿位而行不仁。(二)拓拔氏立下冊封太
子就殺掉母后的制度,以防太后干政。船山批評這做法殘忍不仁、違
背倫常。太后只要讓她修婦德婦職,不要沒事做而干政即可。如果皇
帝連一個女人都容不下,又如何統御群臣呢?(三)船山反對藉死刑
犯充軍來增加兵力,認為耕戰是國家的根本,應採精兵政策。罪犯充
軍不僅難以維持軍紀,軍人的社會地位也會一落千丈。(五)船山認
為孝武帝討伐殺害文帝的劉劭雖是正義之師,但在討伐成功前就急著
即位,感覺像是為自己奪權。討伐成功後又缺乏自信,對諸王多所疑
忌,迫使諸王不得不起兵自保,孝武帝之子即位不久就被殺。(六)
面對許多暴虐無道的皇室子弟,張岱都能討其歡心,並且沾沾自喜。
船山對此嚴加批評,認為上位者胡作非為,臣子又難以勸阻,就應該
辭官,豈可助紂為虐?張岱只是貪圖祿位罷了。(七)船山稱讚孝武
帝立下不得胡亂殺人、起兵之制,雖出於猜忌宗室的私心,但卻有助
於歷史發展,消弭了三代以來諸侯興兵、官吏虐民的惡習。

  〈宋前廢帝〉前廢帝荒淫無道,許多人勸沈慶之起兵,卻不斷被
沈拒絕,最後被前廢帝殺害。船山認為沈是當時最有名望的將領,一
旦起兵騎虎難下,必然像王莽、司馬懿一樣篡位。沈寧死也不願做奸
臣,其志可佩。

  〈宋明帝〉(三)劉昶受孝武帝疑忌而投奔北魏,明帝想以重金
召回他。船山認為劉昶早就摸透明帝的心思,是利用他來強化篡位的
正當性,並且就近看管,一旦他有意奪權就立即殺掉,所以拒絕回國
。(四)船山認為佛教本義要人滅絕欲望,南北朝佛教盛行的原因卻
正好相反,乃是因為篡弒盛行,所以想靠拜佛祈福消災,結果反而因
為耗費太多而導致國家滅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