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

  從網誌上的前幾篇文章大家應該可以感受到,我的個性基本上是
比較內向的,雖然也有較為輕鬆詼諧的一面,但喜愛寧靜才是我的本
色,活潑熱鬧只是次要的性格。不過從這幾天開始,上述的性格特徵
似乎有些改變。首先是決定與朋友到山上走走,親近一下大自然。更
重要的則是我決定將「生活中的積極部分」,轉移到公共議題的探討
上。什麼是「生活中的積極部分」呢?簡單地說,就是能夠吸引我的
注意力,投注大量心力,並且持續擴張的活動,或者也可以說是「重
心」。身為學生,用功讀書理當是我的重心,寒假籌組讀書會乃至寫
《讀通鑑論》札記,都是我對課業的用心經營。如今讀書會與札記都
已上了軌道,只要能夠保持現有的水準,相信一定會有豐碩的收穫。
既然課業方面已經步入穩定期,我自然而然會將注意力轉到其他方面
,首先是前陣子的奧運棒球資格賽,然後是魔法氣泡等遊戲,這些休
閒娛樂雖然不能說是不好,但一來我並不打算成為棒球或遊戲專家,
二來也覺得生活中應該有其他活動,是比純粹的休閒娛樂更有意義的
。由於我的研究主題是政治哲學,加上今年有立法委員與總統兩大選
舉,自然讓我注意到國內外的各項公共議題,於是便想以這方面的探
討,取代原先對休閒娛樂的興趣。

  身為學術界的一員,我認為公共議題的探討,對自己是很有幫助
的。因為從以前到現在,我一貫強調即使是純粹抽象的學理,也應該
落實到生活中發揮其實用性。相對地,如果能夠對國內外的重大議題
有所認識、了解,亦可充實讀書會的內涵,對自己的研究主題───政
治哲學有更深刻的思索。對我個人來說,多關心周遭的人事物,也可
以調和內向的性格,讓自己不致太過封閉。但這並不表示我拋棄了個
人特色,如果要我在迎合社會與保持自我當中選一個,我當然會選擇
後者。我的個人風格始終如一,只是展現風格的地方,由生活轉到公
共領域罷了。舉例來說,保持「旁觀者」姿態,不涉入現實權力的爭
奪,是我長久以來的習慣,因此我雖然決定關心公共議題,但卻不參
與實際政治的運作。雖然有人說「事非經過不知難」,但也有人說「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從遠離世俗的角度觀察這世界
,或許反而能看得更清楚,發揮「旁觀者清」的效果。何況學術原本
就是一座遠離世俗的象牙塔,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世界,也是很自然
的。因此即使有可能被譏笑為「不食人間煙火」,我還是會堅持這項
傳統。同樣地,「客觀化」、「循規蹈矩」、「嚴守紀律」也是我向
來堅持的風格,所以我並不喜歡現在媒體上政治新聞八卦化的傾向,
總是在討論人事、派系鬥爭,卻忽略了政策問題。我認為建立一套完
善的制度,才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對公共議題的關心也會以此為
主。最後是我個人的思想背景「中國哲學」,無論是儒家或道家,都
強調節制欲望的重要,如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老子曰:「
少私寡欲。」佛教更是徹底,要去除一切煩惱執著。老祖宗的智慧告
訴我們,減少欲望才能獲得心靈的平靜與快樂,所以觀察公眾人物的
時候,欲望愈強的人,我的評價也會愈低。這大概是我傾向「中文系
」,類似「今之古人」的面向吧!^^

  順著上一段的討論,我認為多關心公共議題,對我的個人修養也
有幫助。除了「由封閉走向開放」這一點之外,也和我之前的〈人生
市集〉一文有關。由這篇文章可看出,我對金錢與名聲並沒有太多的
欲望,對愛情、健康、知識則有較高的興趣。健康方面已經很不錯了
,每天都過著早睡早起、少吃多動的生活,身體的欲望已經降得很低
了,也減少了 20 kg。但愛情卻是一個最麻煩的問題,欲望愈多,投
注的情感愈多,也就愈難保持清澈冷靜的思考,愈難妥善處理問題,
從而造成種種災禍。若能將注意力轉移到公共領域,無形間就削減了
愛情方面的欲望,這樣一來,妥善處理愛情問題的機率也就提升了。
這正是對公共領域的關注需要不斷擴張的重要理由。當然凡事過猶不
及,太過極端化、一味貶低愛情的價值也不好,所以我還是會給予愛
情一定的注意,只是想讓愛情退居第二線,排除在我的生活重心之外
而已。

  以上就是我接下來打算發展的方向,雖然有了理念,但還沒有什
麼具體的構想。而且就像任何理念一樣,說是一回事,實際去做可能
又有落差,需要看各種現實條件能否配合而定。畢竟公共議題對我來
說,還是一個陌生的領域,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也不知道能否成功
?衡諸歷史,儒家的知識份子向來具備「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
關心」的精神,從東漢的太學生到明末的東林黨莫不如此。歷史文化
長流裡形塑的無數知識分子典型,或許是我在關注學術與公共議題的
時候,自我勉勵、自我期許的目標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