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論
語‧雍也》)

  「弗畔」是不背離「道」。中國哲學有「本體」與「工夫」的區
別,本體是道或真理本身,工夫是體現道的方法或途徑。《論語》的
「道」是仁道,道不在心外而在心中,所以「見道」也可以說是仁心
呈現,而有人我一體之感。但仁心呈現往往需要特殊的機緣,如孟子
說乍見孺子入井,才有怵惕惻隱之心。仁心雖然也可以自己呈現,「
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但仁心要長久維持也很難
,孔門也只有顏回能夠「其心三月不違仁」(《論語‧雍也》),其
餘弟子只能堅持一天(日月至焉)。在仁心尚未呈現,或雖呈現卻維
持不住時,就要藉由修養工夫使心靈純淨化,提高生命品質,仁心才
能常存。

  本章的「博文」與「約禮」便是兩種修養工夫。「博文」是廣泛
學習知識,知識無窮無盡,又以與道德實踐密切、直接相關的知識為
優先學習的目標,也就是讀經。為什麼要讀經?因為經典是聖賢留下
的言行記錄,聖賢的生命是最純淨的。我們今日行道,也應該參考前
人的經驗。雖然聖賢和我們所處的情境不完全相同,不能完全照搬硬
套,但起碼可以做為提醒、對照,喚醒我們平日昏昧的良心;也可以
用來檢查良心有無偏差,避免出現「自以為是良心,實則夾雜私欲」
的狀況。與道德實踐無關的知識,如各種專業知識或技能,如果有時
間也可以學習,雖然這些知識對成德沒有直接幫助,但善加運用也可
以增益人生的幸福。

  「約禮」是當下在生活中實踐。「約」是約束,用禮來約束身心
。禮本來是日常生活的具體規範,包括食衣住行各方面;進一步延伸
到人倫,人與人之間依照長幼尊卑、親疏遠近,各有其恰當的互動方
式;再進一步引申為形而上的「天理」,此時的禮也就等於仁了。就
人倫層面來說,禮的精神就在於「敬」,人與人之間能夠相互尊重,
各自盡到自己的本分,不互相干擾妨害。禮的實踐要點也在於分寸拿
捏,依照當下的狀況,選擇最恰當的方式與對方溝通,才能相互理解
,達成情感的交流。不宜將「禮」解釋成盲目遵守某些呆板的規範、
教條,遺忘了禮的精神。無論彼此尊重或分寸拿捏,都是建立在「約
束身心」這基本功之上,克制自己的情緒、欲望,內心清明了,才能
有效與人互動。

  「博文」與「約禮」沒有一定的先後順序,有時我們可以先學習
一套道德知識,嘗試在生活中運用、實踐,再依照結果修正原初的想
法。有時也可以先試著與人互動,如果遇到困難、阻礙,再參考前人
成果,努力學習以求通達。勉強要說個順序,自然以實踐為先,學習
為後,但兩者其實不可分,只要持之以恆,都是有助於身心成長而接
近「道」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