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研究生和大學生都有晚睡的習慣,不僅不利健康,也浪費了
早晨的寶貴時間。早上不必上班或未必有課,缺少強迫起床的外在動
力,固然是晚睡的重要原因。但睡前沒做適當準備,也是重要原因。
記得兩週前聽睡眠衛生的演講,提到睡眠的首要原則是「放鬆」,減
少身心的亢奮,身體方面如咖啡、茶等刺激性飲料;心理方面則是情
緒高昂的活動,如看電視劇、打電動、趕報告等,都容易讓自己躺在
床上卻睡不著,久了就會愈來愈晚睡。以我的經驗來說,睡前看閒書
讓心情平靜,再沖個熱水澡,就容易睡著了。這些固定的「儀式」便
是提醒自己該睡覺的信號。生活原本就有自然的規律,白天適合唸書
、工作,晚上適合休閒,深夜適合放鬆、沈澱,順其自然去走,便能
事半功倍吧!

  以良好的睡眠為基礎,最近我也採取了以「區塊」為單位的方法
,來管理我的時間。一天分為早上、下午與晚上三區塊,一週就有二
十一個區塊,每個區塊安排一項主要活動,如寫論文、讀書會,約兩
到三小時。但整個區塊的時間常為三到四小時,所以會有一些剩餘時
間,可完成零散或次要的事,如借還書。這樣每個區塊都有一項明確
的主要目標,不會被一堆瑣碎的小事淹沒而迷失方向。以區塊為單位
也比較簡潔,論文、工作、休閒等各領域所佔的時間比例一目了然;
只以小時為單位,則會變得太複雜而不易統計,容易混水摸魚。

  在記錄了各區塊的時間運用狀況後,覺得寫論文的時間不夠多,
這應是論文進度遲緩的原因。當然因為我還兼了兩份助理工作,並參
加兩、三個讀書會,也希望能培養一些嗜好,如閱讀課外書、寫部落
格、看電影或電視劇、研究電腦等,精力容易分散。雖然週一到五都
能妥善運用時間,但週末回家卻因為太放鬆,容易浪費時間做些意義
不大的事,比如上PTT八卦版等。如果要完成這許多目標,就必須改
變習慣,將部分嗜好放在週末而廢除上網,週一到五就能空出更多時
間寫論文,希望每天至少有一個區塊在論文上。雖然回家也要照表操
課,感覺有些無趣,但起碼安排的是輕鬆的活動,也算順應環境。夜
晚則從「看電視劇→聊天→寫日記→看閒書」逐步過渡,應可提早入
睡時間,就先實驗看看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