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次:第十一週
日期:2008/04/27-2008/05/03
頁數:0261-0280

  〈漢靈帝〉(十三)這一則稱讚傅爕是唯一能支撐國家的大臣,
雖然明知違逆宦官會招來殺身之禍,卻能以寬厚恬淡的道德修養,既
不作意氣之爭,也不屈從宦官,結果連小人也傷不了他。(十四)這
一則批評王芬策劃的政變,認為臣子任意廢立皇帝是僭越之舉,將招
來天下討伐。但王芬也是因為受偏激與貪心的壞朋友影響才如此,應
該遠離這些人才好。(十五)這一則批評袁隗無恥,其他人誅殺宦官
、討伐奸臣董卓,他還是依靠自己的家世,安穩地享受榮華富貴,結
果被殺害。(十六)船山認為天下大勢積重必返,宦官行徑惡劣早已
引起天下人不滿,在失去統治正當性的情況下,勢力大只是假象,三
兩下就能收拾。何進不明事理,覺得自己實力不夠,必須找袁紹、董
卓進京,結果造成更大的禍患。(十七)船山批評蔡邕晚節不保。董
卓忙著收買人心,以死威逼只是說說而已,蔡邕卻自行屈服。早年蔡
邕因反抗宦官而亡命江海,志向可嘉;但也因為怨恨宦官太深,又想
安享晚年,持守不住浩然正氣,不久也被殺了。(十八)這一則稱讚
申屠蟠以「笑而不答」拒絕董卓徵召,並不是為了全身免禍,而是掌
握了道體的神化妙用,能夠超越於世間禍福之上。

  〈漢獻帝〉(一)船山認為英雄豪傑起兵的原始動機,決定了他
們的下場。英雄豪傑可分成三類:一是黃巾賊等盜匪;二是狡詐殘忍
、有意奪取皇位的梟雄,如董卓、袁紹;三是效忠漢室,隨著時勢變
化才起了篡位之心,如曹操、孫堅。前兩者都很快滅亡,只有後者還
能割據一地、統治數十年。(四)這一則比較曹操與袁紹。曹操雖奸
詐,但還尊重漢的名義,只攻擊盜匪、蠻夷,不攻擊漢朝冊封的官吏
;袁紹卻根本不將名義放在眼裡,為私利可以放棄討伐董卓、殺害各
地郡守,因而大失人心,落得身死家滅。(五)船山認為孫堅雖然是
跟隨奸臣袁術才發跡的,卻也不必苛責。天下大亂,袁之虛名還是有
一定的作用,須依附之以保命。且孫堅只是表面服從袁術,其行動還
是為了捍衛漢室。(六)船山認為管寧講學保存了華夏文化,華夏文
化正是平治天下的關鍵,其境界超越爭奪天下的群雄之上。(七)這
一則批評王允只懂得玩弄陰謀,卻欠缺包容天下豪傑的氣度,殺害董
卓後不召曹操、孫策入京,致使漢朝滅亡。(八)船山批評馬日磾與
趙岐出使關東群雄,表面上是奉皇帝的命令,其實是幫李傕、郭汜兩
奸賊開脫,是無恥的舉動。(九)船山認為曹操屠殺徐州百姓雖然太
殘忍,但陶謙也有錯,因為他貪圖權位,奉承李傕、郭汜才當上州牧
;貪圖輜重而殺害曹嵩,才引來曹操的報復。(十)船山認為漢代末
年心懷不軌之人雖多,但仍對名義有所顧忌。王允死後群雄才公然爭
奪天下,標誌著漢的滅亡。(十一)這一則認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
侯」的政治智慧高於袁紹,漢獻帝雖然有名無實,但還保存了漢的名
義,也使天下人不敢任意攻擊曹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