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的比較哲學課,我曾經提出一個問題:「既然道是渾淪不可
分的整體,那麼老師是否不像康德那樣,做現象與物自身超越的區分
呢?」讀過我上學期老莊報告的同學都知道,我對牟先生和林老師的
哲學,始終難以區別,或許這是因為我受牟先生的影響太大的緣故。
經過這關鍵性的一問,雖然不敢說「言下大悟」,但也頗有豁然開朗
之感。
我的問題點出了「兩層存有論」與「存有三態論」的差異所在。
「兩層存有論」是牟宗三先生的學說,藉由康德現象與物自身超越的
分解,與《大乘起信論》一心開二門的架構而形成。康德認為,任何
事物皆有現象與物自身兩面,人只能觸及現象,上帝才能觸及物自身
。牟先生則認為人通過智的直覺,可以觸及物自身。現象界即是經驗
界,物自身界即是先驗界。物自身是康德整個哲學系統的基礎。如此
,我們要問:既然物自身在人的經驗範圍以外,該如何證明物自身「
真的存在」?如果問這個問題,顯然會很麻煩,因為康德到最後還是
通過一套理論去說明,而不是真的體驗到物自身。所謂物自身,是康
德的理論說到極致,到了說不到的地方,給它一個名字,叫做物自身
。物自身是康德通過一套理論「說」出來的,既然如此,物自身就不
一定真的存在,是「說」才使得物自身存在。所謂現象與物自身超越
的區分,亦是康德通過話語系統「說」出來的,真實的世界不一定分
成這兩界。所以,重點在「說」與「未說之前的狀態」。如果我們不
「說」,也就沒有現象與物自身的分別了。
即使說物自身「說不到」,但那是先「說」,先說「分成現象界
與物自身界」,才說物自身「說不到」。如此,則畢竟尚有「說」矣
,只是分成「說得到」與「說不到」兩界。即使牟先生說人有智的直
覺,可觸及物自身,但物自身仍然是在經驗界以外的命題,依舊無法
證明物自身「真的存在」,只能把物自身當做一種境界玩賞。即使說
物自身界是主客不二,亦與現象界斷隔,姑無論如何彌補,如說現象
與物自身是一體的兩面,兩者仍然是分開的。
任何哲學都要處理價值根源的問題。牟先生是分成兩界,把價值
放在物自身界。林老師則不做此區分,而把價值放在存有的根源。既
然不分別,則只有一個世界,存有亦只有一層存有,而非兩層存有。
存有三態,只是一層存有的三種狀態而已。此一層存有不可稱為現象
之存有,亦不可稱為物自身之存有,因根本不做現象與物自身之區分
,只能說是「說之前的存有」與「說之後的存有」。
存有三態,即是:存有之根源,存有之開顯,存有之執定,這三
種狀態是同時並存的。存有的根源是不說的狀態,存有的開顯是說的
狀態。「未說」是主客交融不分的狀態,「說」是主客二分的狀態。
故不可將「存有的根源」與「物自身」等同起來,因「存有三態
論」根本不劃定一個達不到的範圍叫「物自身」。我以前就一直將兩
者等同,結果造成觀念的大混亂。故亦不可以氣化宇宙論說存有三態
論,因為氣化宇宙論是先將世界分成理、氣二者,然後說林師之哲學
停留在氣的層次。但依林師的看法,中國人的世界觀,是不將世界分
為理氣二者,原是一個渾淪不可分的整體。
不同的哲學系統,對經典可做不同的詮釋。「形而上者謂之道,
形而下者謂之器」,依照現象與物自身的區分,此可解釋為:形而上
者是物自身界,形而下者是現象界。依照存有三態論,則「形」是連
著「名以定形」來說。在未說之前,是道的狀態,也就是存有的根源
。在說了以後,是器的狀態,也就是存有的開顯與執定。
牟先生是說了以後,才要我們往不說前進。林師是一開始不說,
消化了現象與物自身的分別,然後再進入說的狀態。所以由康德到林
師的哲學,是由理氣二分的哲學進到理氣一如的哲學。
存有的根源→存有的開顯→存有的執定,再由存有的執定→存有
的開顯→存有的根源,是一個循環,這是儒道皆同的。但是儒家在存
有的開顯這個階段,重視主體去開顯這個場域,再由場域反過來豐富
主體。道家是重視場域,讓場域中之萬物自己開顯自己。但兩者皆出
於存有的根源,此之謂儒道同源而互補。
以上就是我對林師哲學的一些詮釋。我常常開玩笑說:牟先生的
哲學是文言文,林老師的哲學則是外星話。文言文還可以翻譯成白話
,要了解外星話就有一點困難了。我的詮釋不一定正確,因為我自己
也在摸索,如果有什麼錯誤的地方,還請大家多指正。如果大家能同
心協力,破解亞力安星球語,相信對我們的哲學思考會很有幫助的。
在此也分享我的讀書經驗:學習的時候,不僅要聽老師講,還要自己
把老師講的內容寫下來或說出來;寫下來或說出來不夠,還要老師也
認為你說得對才行。到了這一步,對學問才算有清楚的了解,進步也
會比較快。以上就是我的小小心得。
- May 06 Tue 2003 22:52
「兩層存有論」與「存有三態論」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