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次:第七週
日期:2008/03/30-2008/04/05
頁數:0201-0220

  〈漢和帝〉(一)這一則反對「夷狄相攻,中國之利」,北宋之
聯金滅遼,南宋之聯蒙古滅金,皆是挑撥強勢異族併吞弱勢異族,到
頭來自身也被強勢異族所害。由權力平衡的觀點來看,援助弱勢異族
才是上策。(二)船山主張漢族應該與夷狄隔離,才能保持漢文化的
純正,不致沾染禽獸之行。東漢徙居匈奴於塞內,為往後的五胡亂華
埋下種子。(三)東漢後期,朝政陷入外戚與宦官相互鬥爭的惡性循
環,船山認為起因於政治制度設計不當,以尚書令掌權。尚書令官秩
較低,與皇帝距離遠,易受外戚掌控,皇帝只好透過身邊信得過的人
───宦官才能制衡。恢復三公掌權的舊制,才能改善這種現象。現代
民主國家官員的權力受法律限制,有客觀的依據,領導者也不能隨意
授權給某人了。(四)這一則討論黨爭問題。船山認為多數讀書人只
是庸庸碌碌的政客,自然會巴結當權者,無須將他們貼上十惡不赦的
標籤。只要讓有德者掌權,這批政客為了生存,自然會洗心革面了。
(八)這一則批評漢儒抱持「學閥」心態,只在儒家內部分化成各種
派別相互鬥爭,卻忘了真正的對手是異端之學。只強調繼承家法,欠
缺相互觀摩、學習的心胸,到最後是抱殘守缺,無怪乎儒家會日漸衰
微。(九)船山批評漢儒以災異言政事,只是挾私意穿鑿附會。天道
並不能從災異中看出,人能妥善地安頓事物即是天道。

  〈漢安帝〉(一)船山稱讚清河王劉慶的修養接近聖人,雖然母
親被章帝所殺,自己也被褫奪太子之位,卻完全沒有怨恨。後來劉慶
之子被立為皇帝,可見上天仍會保佑有德者。沒有奪權的野心這一點
值得稱讚,但母親被殺而不怨恨,似乎只是守住政治儀節,卻少了親
情。(二)這一則認為將墾田與戶口的多寡,列為地方官的業績,將
會導致官員強迫百姓開墾一些不宜耕作的地方,並且將老弱婦孺另立
一戶以灌水,以「戶」為單位的稅收也加重數倍,是非常擾民的做法
。船山所言或許是實情,但仍須思考其他方式,促進地方的經濟發展
。(三)船山認為安帝時攝政的鄧后雖有賢名,但只是女人家小家子
氣的才能,在小地方講求節儉,但卻缺乏宏觀全局的視野;只知道重
用身邊親近之人,卻沒有包容天下賢士的胸襟,無怪乎漢朝會衰微。
撇開其中的男權成分,或許女性看待政治的方式確實與男性有別。(
六)船山批評任尚「只會做官,不會做事」,每天忙著搜刮財物賄賂
當權者,事情搞砸了還是死皮賴臉不辭職。會重用任尚這種人,當權
者的水準也就可想而知了。(七)船山反對人民有狀告官吏的權利,
認為這樣會損害長幼尊卑的階級性,鼓動作亂犯上的風氣。官員只能
由上位者監督,不能由下而上。這完全違反民主政治人人平等、人民
參與決策的精神。(八)船山認為高薪可以養廉,削減官員俸祿,表
面上是為國家省錢,其實是開了貪污之門。更不用提鬻官賣爵造成官
員的撈本心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