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各位朋友好:

  自從我加入立哲讀書會到現在,算一算也有四年多的時間了。回
顧這段歷史,最早是碩二時,經由彥儀學長的介紹而得知這個團體,
就牟宗三先生《心體與性體》書中涉及到宋明儒學詮釋的諸多爭議性
問題,與大家往復辨析。其後讀書會逐漸壯大,而我也接下彥儀學長
的棒子,接下讀書會主持人一職。《心體與性體》結束後,接著讀唐
君毅先生《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由於諸多原因,讀書會的人氣
慢慢消退,身為主持人的我,自然是責無旁貸,應當為讀書會的衰弱
負責。所幸柏誠學弟適時助我一臂之力,接下主持人一職,順利過渡
到錢穆先生《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的階段,雖然參加人數不多,成
員也迭有更替,但總是為這個團體保存了一絲血脈,柏誠學弟居功甚
偉焉!

  如今我已升上博士班二年級,也到了該思考學位論文方向的時候
。這學期修了中央大學岑溢成老師的一門課「宋元學術思想專題研究
」,岑老師由於健康因素,無法到教室上課,因此是以MSN的「多人
交談」功能來授課。這啟發了我的創意性思考,在實體讀書會之外,
若能仿照上述模式,召開一個「網路讀書會」,或許能夠為讀書會增
添一些新的氣息。「網路讀書會」有什麼好處呢?

一、節省交通成本:從成本效益的角度來衡量,我從中央大學到台北
  ,至少得花兩小時,來回就要四小時,已經比讀書會進行的時間
  還多。即使是住在台北的朋友,從家裡到師大,估計也要花半小
  時到一小時,來回也要花掉將近半場讀書會的時間。還不包括耗
  費的車錢與精力等。若能改在網路上進行,便可省下上述的種種
  成本,相信應可有效提升成員參與的意願。

二、無須借用場地:自從彥儀學長畢業,無法借用教育系教室後,場
  地就一直是讀書會當中一個極麻煩的問題。雖有林安梧老師支援
  ,可自由刷卡進入文學院,但院內教室也常上鎖或用作考場,導
  致讀書會四處流浪。改在網路上進行,這個問題可以徹底解決。

三、擴大參與成員:去年暑假參加龔鵬程老師舉辦的廬山國學營,認
  識了「北京師範大學與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簡稱 UIC
  )的同學,UIC 的黃婷同學也表示有意願參與線上討論。相信身
  處在馬克思主義氛圍下的大陸朋友,應能給讀書會帶來嶄新的文
  化刺激。

四、便於搜尋資料:由於大家是在家裡上網參加讀書會,討論過程中
  如果提到一些相關資料,可立即從書架上取下書本查閱,或利用
  Google、維基百科等網站搜尋,使討論更有效地進行。

五、留存討論記錄:MSN有記錄交談內容的功能,相當於逐字稿。可
  為讀書會的每次討論,留下完整而翔實的記錄。從學術面來說,
  可以積累研討成果;從人際面來說,可以保存回憶;相信這些檔
  案有其珍貴的價值。

  接下來是最重要的問題──網路讀書會的主題。我將新的活動名
稱訂為「歷史與政治哲學網路讀書會」。研讀書籍則以王夫之(船山
先生)的《讀通鑑論》與卡爾‧巴柏 (Karl R. Popper) 的 《開放社
會及其敵人》(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兩書為主,
前者屬歷史哲學,後者屬政治哲學。為什麼選這兩本書呢?從以前到
現在,我最感興趣的問題,始終是哲學能否落實到具體生活中,發揮
其實用性。讓哲學走出象牙塔,發揮解決現實問題的功用,是我一貫
的主張,無論是唐君毅或王船山的研究皆是如此。即使是抽象玄奧的
理論,也必然會對當時的政治、社會,產生某種實際影響。船山的政
治哲學是以其「道器不二」、「兩端而一致」的思維為基礎,抱持的
是開明專制,或者說「道德化的專制」的政治立場。至於巴柏,則是
運用他所謂「理性的批判主義」的方法,由英美哲學的角度,猛烈批
判柏拉圖的專制主義,以及近代黑格爾至馬克思的德國哲學傳統,企
圖為「開放社會」(近於林安梧老師倡導的「公民社會」)尋求理論
基礎。前者是植基於以儒學為主的中國文化傳統,後者源出西方近代
以降自由民主的政治思維。在當代中國哲學裡,儒學與民主的調和,
始終是思想家關注的重要課題,從熊十力、梁漱溟先生,唐君毅、牟
宗三、徐復觀等諸位新儒家的大師,對此一問題都多有著墨、論述。
身為博士生的我,儘管才疏學淺、所知有限,但也想在這方面做點嘗
試,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看能否推進一步,深化、豐富相關的論述
。就我個人的看法,儒學與民主的調和,不只是由傳統的內聖如何開
出新外王,也不只是儒學如何改造以適應現代社會的問題而已,而是
儒學與自由民主兩大思想傳統都要有所調整、互動、融通,形成「儒
學的民主化」與「民主的儒學化」。前者是指徹底檢討、清理儒學中
的專制主義思維,使儒學由封閉走向開放;後者則是透過儒學的文化
教養,深化民主的內涵,使民主落地生根。台灣目前仍處於「開放社
會」的早期階段,對此一問題的探索,當能產生「切合時宜」的效果
。因此在討論的時候,我希望能以真理為依歸,不以船山或巴柏任何
一端為尊,而是在吸收、消化了兩位大師的思想後,對兩端均能有所
批判、辯證,乃至改造、融通。這兩部書都是超級大書,前者涉及秦
代至五代的中國歷史,文字艱深;後者涉及整部西洋哲學史,及政治
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專門學科。以這兩部書的篇幅(各一千多頁)
與難度,相信應有許多理解與討論的空間;讀完之後,對成員的哲學
、歷史知識與思考能力,也有很大的助益。儘管我的學位論文暫以「
王夫之的政治哲學」為方向,是以船山學本身,以詮釋古典文獻為主
,與上述中西對比的主題不盡相同,但潛藏的問題意識自係如上無疑。

  基於上述的主題,讀書會也需要各領域的專精人才,畢竟我一個
人的力量非常有限。我的專長主要在於中國哲學方面,船山學、政治
學亦只是初窺門徑,歷史學、西洋哲學則非我所長。因此船山學方面
,懇請承恩學姊為我們指點一二。政治學方面,我邀請了東吳大學政
治系的廖唯均同學,唯均同學也答應參與。史學方面,柏誠學弟用功
甚勤,其以民初思想家章太炎為學位論文研究主題,章氏曾親身參與
國民革命,政治意識在章氏思想中應佔不小的份量,參與讀書會的討
論對柏誠的研究也有助益,亦可透過柏誠邀請歷史系的朋友參加。西
哲方面,彥儀學長為會內第一專家,若學長無暇參與,亦可請學長推
薦適當人選。如果網路讀書會能順利成立,我也會邀請本校中文所、
哲學所的同學參加,並在PTT的讀書會版廣為宣傳。其他朋友如果願
意參與討論,當然是多多益善,也請大家幫忙宣傳。我雖然設定「儒
學與民主」為第一期的主題,但讀完這兩部書之後,亦可由全體參加
者共同思考第二期、第三期……的主題,俾使這項活動能長久延續下
去。

  關於時間方面,由於讀書會的主題是中西對比,且網路的討論速
度原本就比見面來得慢,因此我希望能以一週《讀通鑑論》、一週《
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交互穿插的方式進行,每週討論一次,每次二到
三小時。寒假是籌備、宣傳階段,讓大家有時間預習,下學期正式開
始。雖然平時的討論是在網路上進行,但期中、期末、寒暑假也可找
時間在台北聚餐,達成聯絡感情的效果。

  關於原有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討論活動方面,我是希望能
繼續保存,畢竟柏誠學弟投注了不少心血在上頭;每學期的活動次數
也不多,不致造成太大的負擔;有實體讀書會又有網路讀書會,才更
能展現讀書會的多元風貌。但由於我下學期即將修完學分,須至各校
應徵兼任教職以維持生計,基於上述的交通成本,以及網路讀書會需
要投注的心力,新的活動開始之後,我恐怕就無法參與《中國近三百
年學術史》的討論了,在此要向柏誠及以往參與討論的朋友致歉。當
然《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討論是否繼續進行,也交由主持人及參加
者來決定。

  身為網路讀書會的發起人,我自覺應該身先士卒,目前已讀完《
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上冊(不含註釋),從寒假起打算就《讀通鑑論
》一書,每週閱讀二十頁,每二十頁做一篇札記,張貼在我的網誌上
。札記的論述方式較為輕鬆,不像論文那麼繁複,亦可做為往後進一
步研究的基礎。讀書會的討論進度雖不盡然與我的札記進度相符,但
這些札記仍可成為將來導讀、討論的材料之一。總之我希望這項新的
活動,能夠為沈寂已久的讀書會,重新集結人氣。有意參加的朋友請
回信給我,待累積一定人數後,我再貼出公告。其他細節如確切時間
、導讀人等問題,就等公告貼出後,由大家共同討論、決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angWenli 的頭像
    YangWenli

    寧靜之路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