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次:第六週
日期:2010/04/02
頁數:201-220
〈宋高宗〉(十六)高宗如同莊子或隱士般澹泊名利,與急功近
利者正好是兩個極端。高宗面對力所不及如金人,被羞辱也不在意;
面對力所能及如我方將領,若能求得和平,殺之亦在所不惜。王道不
是像高宗一樣寡欲即可,還必須盡力完成道義之事。
〈宋孝宗〉(一)孝宗即位後立志北伐,起用老將張浚,但在苻
離大敗後就一蹶不振。船山認為張浚氣量狹小、心思不密,貶謫時沒
對北伐做準備。比較好的方式是錄用賢才猛將,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勉強出兵而失敗,造成大家心灰意冷,比不出兵更糟。(二)孝宗
對養父高宗極孝順,但對生父未特別封賞。船山認為孝宗不必比照同
是養子的宋英宗,因孝宗為太祖子孫,皇位本屬他們,只因太宗一支
在位而低調許久。高宗讓位合情合理,重振太祖精神,孝宗尊崇高宗
等於尊崇太祖。若怕讓生父稱臣而不安,可接生父進宮養老,以侯王
葬之,以天子祭之。(三)船山認為奸臣最大罪惡為摧折士風,奸臣
雖死,風氣卻已糜爛,詳情有三:一是政局搖擺於正邪之間而辦不了
事。二是八面玲瓏之士掌權,不長進也不犯錯,討好各派而成為鄉愿
。三是少數君子孤掌難鳴,只得大聲疾呼、激烈鬥爭小人,喪失廣大
氣象。宋朝士風敗壞可溯及王安石、秦檜排斥異己,孝宗雖重用賢才
,但其水準與東晉、唐差得遠。朱熹等最強人才也厭棄亂世而潛心理
學、獨善其身。(四)隆興和議後宋金和平四十年,百姓皆歌頌雙方
君主仁厚。船山認為雙方君主有雄心壯志,但迫於時勢而放棄。南宋
忠勇遭秦檜摧殘,只剩苟且偷安之輩;金世宗殺海陵王、取消南征才
篡位,且金人也沈溺於中原的富裕生活。兩國內部都有不少問題,和
議只是粉飾太平。南宋與金如難兄難弟,相互對抗還可練兵,和平只
是坐待蒙古征服。
〈宋光宗〉(一)孝宗很早將皇位讓給光宗,雖然是以為高宗服
喪為理由,但服喪與治國不衝突,治理好天下更是孝道表現。高宗雖
然也很早退位,但孝宗非高宗子孫,及早即位才能鞏固權力;且當時
金兵入侵,年輕人較有氣力抗敵。正常狀況不應有太上皇,以免出現
兩個權力中樞。光宗的愚笨非常明顯,孝宗即使不廢掉他,也應該找
大臣輔佐、排除小人。孝宗政績不錯,可能是北伐失敗而心灰意冷,
作風太魯莽。(二)船山認為憑空想一套制度很合邏輯,但不一定能
實行;古人言行是死的,不能只學表面。經界(清查土地所有權)如
果當地人都搞不清楚,空降一批官吏更難查明。土地兼併是因為官吏
搜刮太重,小農依附豪強才能生存,應該減稅、澄清吏治而非經界。
孟子身處封建時代,國家小狀況簡單;大一統帝國各地狀況太複雜,
如氣候、地理環境、作物種類、耕作程度等,不必也無力一一計較。
(三)船山認為首先批評政府者不能說是好名,因他是點出罪惡才有
名。之後一窩蜂開砲的人才是沽名釣譽。
- Apr 02 Fri 2010 17:28
《宋論》札記(十一)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