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次:第十二週
日期:2009/12/04
頁數:001-020

  〈宋太祖〉(一)船山認為宋無商周之德與漢唐之功卻能平治天
下,靠的是一「懼」字。因宋太祖出身寒微又無功勳,掌權後自然小
心謹慎,消弭唐末以來軍人的跋扈之氣,可說是上天的巧妙安排。(
二)韓通是陳橋兵變中唯一試圖抵抗而被殺的後周重臣,船山卻不以
忠許之,因為韓通若抵抗成功必定迫於形勢篡位。但韓通反抗卻也不
是先有篡奪之心,純粹是不服宋太祖由同僚變主君而爭一口氣,船山
認為這比馮道等人好得多。(三)宋太祖留下三條遺訓規範子孫:保
全後周皇室、不殺士人、不加稅。船山認為其德直逼商周,儒家道德
的精華就在於自我反省而非要求別人,自我反省能感化人心,要求別
人卻會面臨無數複雜狀況而難以應付。(四)宋代士人水準遠高於漢
唐,船山認為是宋太祖遺訓不殺士人所致。戰國、漢末、五代士風敗
壞,秦與曹魏皆採高壓政策,結果秦受天下怨恨而滅亡,晉代士人反
抗名教而流於放誕。太祖的寬厚、任士人自由生長才是王道。(五)
宋太祖禁止主考官與新科進士結交,船山批評其與臣爭士。士人相互
結交最後還是為國家所用,且士人密切聯繫更能鞏固朝廷,君主應有
包容的胸襟而非猜忌。(六)宋太祖常不顧危險而微服出巡,船山認
為其實早就安排特務護衛。出巡消息很難保密,必定有人故意在皇帝
面前演戲或出現一些小民胡亂批評;皇帝應該將心思放在選擇賢臣,
而不是聽小道消息。(七)船山認為三國蜀、吳滅亡後降君能保全是
因為兩國在亂世中有安定百姓之功。十國降君沒什麼貢獻,可降為奴
隸但不可處刑,畢竟五代是動亂時代,北方沒資格要求南方稱臣。但
王莽、隋末作亂劫掠的盜匪卻應處死以慰民心。(八)趙普以曹翰之
後無人防守幽州為理由勸阻北伐。船山認為能拿下就沒有守不住的道
理,幽州比起趙、魏等平原地帶好守得多,後代也未必沒有名將。不
願北伐的真實理由是太祖怕幽州守將造反,趙普怕自己沒有戰功而被
取代。其實幽州就算叛變仍可做為外族入侵的屏障,趙普這類陰險小
人也不可信任。(九)船山認為曹翰伐幽州之策只怕失敗,不怕成功
後守不住。因宋代承五代戰亂之餘,人心厭戰。但也不是絕對不可能
,只是要上下團結一心、生聚教訓。可惜宋代立國就猜忌武人而喪失
機會。(十)船山認為禮有古代的質樸與現代的文飾兩種形式,質樸
表敬,文飾表愛,兩者相輔相成。宋太祖用當時禮器後又復古,動機
良善但可做些小修正,改成祭祖尚古,薦禮(祭神)貴今。(十一)
船山肯定減少官吏數量使俸祿增加的政策,但也不能太過。封建制度
下士人眾多,雖然品德不一定好,但身為士就會有自我期許,不像工
商流於功利。增加士人數量可起教化作用,若一味裁減反而會讓士人
任意搬弄是非、批評時政,不利社會穩定。(十二)船山認為發動戰
爭前需先儲備財物,但不可依靠財物。歷史上戰爭成功常是憑著一股
銳氣,若一定要等充分準備再行動,只會導致人變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