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次:暑假第五週
日期:2009/07/31
頁數:0901-0920

  〈唐憲宗〉(十八)宦官陳弘志殺害憲宗,史書卻記載為疑案。
船山認為這是因為穆宗非嫡長子,又有人擁護其他皇子與穆宗爭位,
故穆宗與郭后早有弒君之意。穆宗即位後即使是韓愈、柳公權、裴度
等賢臣,也懾於皇帝權威而不敢說話,可見朝風敗壞。

  〈唐穆宗〉(一)船山認為「元和中興」是因為節度使素質太差
,令朝廷有機可乘。河北自安史之亂以來民風敗壞,人民毫不尊重名
教,殺掉節度使仍有另一批人起來造反,只有大儒起來扭轉風氣才有
效。(二)船山認為貢舉是最容易引起爭議的選拔人才方式,儘管理
論上主考官的親屬或一般士人都另有門蔭、科舉等管道,但主考官常
怕晚景淒涼而禁不起親友關說,造成士人各樹黨援。(三)船山認為
唐亡主因在於給予以下犯上的地方軍人封賞,破壞政治秩序。當時只
有郭子儀、裴度能扭轉局勢,但郭子儀受宦官與僕固懷恩掣肘,為顧
全大局只能沈默,其氣度感化人心,對後來平定僕固懷恩的叛亂起了
很大效果。裴度則未適時退隱,捲入政治鬥爭而無補大局。(四)船
山認為君子、小人鬥爭比小人長期執政更糟,小人為鞏固權力,其施
政仍有一貫性,但黨派鬥爭下某派上台便將另一派政策全部推翻,導
致人民無所適從。

  〈唐敬宗〉(一)歷史上擁護新皇帝即位的大臣,常覺得自己應
獲得特殊封賞。船山認為皇帝是天命所歸,大臣也只是盡自己的職責
,若重賞這些大臣,就會有人藉更換皇帝奪取榮華富貴,並排擠與自
己不同派別者。(二)船山認為小人作假的伎倆隨歷史而進化,中晚
唐士人小事上常表現得義正辭嚴,令人嚮往其風采;利害關頭就一百
八十度轉變,比一般小人還糟。

  〈唐文宗〉(一)中晚唐士人未受嚴酷迫害,但宦官任意殺害皇
帝卻無人聲討。船山認為原因在於士人間的黨爭,各黨派都想藉由新
皇帝鞏固自身權威,宦官也看穿士人貪圖黨派利益,國家無中流砥柱
之士。(二)牛李黨爭相當複雜,士人有時做好事,有時做壞事有時
甚至推薦敵黨人物任官,或同屬一黨卻相互攻擊,難以清楚區別君子
小人。可見一開始君子就不該跟小人同朝任官或從事口舌之爭。(三
)文宗十分厭惡宦官專權,但卻與李訓、鄭注等小人密謀,不找裴度
、李文饒等賢才。因為一流人才都捲入黨爭,只考量黨派利益而不幫
助皇帝。只有三流人才無明顯黨派,結果討伐宦官失敗導致甘露之變
。(四)李德裕收復維州,牛僧孺卻以違背誠信、吐蕃兵強馬壯為理
由攻擊德裕。船山認為跟夷狄不用講誠信,吐蕃常入侵中國,且當時
陷入內亂而衰弱,維州又是扼守西北、西南的戰略要地,正是收復良
機。僧孺之言是出於黨派鬥爭,司馬光評論有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