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次:第十六週
日期:2009/06/08
頁數:0821-0840

  〈唐德宗〉(一)德宗即位後勵精圖治,威震中外,但只過了一
兩年就撐不下去。船山認為這是因為德宗一開始期望太高,對大臣過
分信任,結果遇到一點小挫折就灰心。可見其行善也只是三分鐘熱度
,應有長遠眼光及百折不撓的韌性才是。(二)沈既濟建議仿效藩鎮
,讓州牧自行選拔幕僚,不必由中央統一任命。船山非常反對,認為
如此將使人才效忠私人而不知有國家,且由朝廷任命、州牧考核,才
有分權制衡之效。(三)代宗遺命薄葬,德宗認為應多盡孝道,卻被
令狐峘勸阻。船山認為代宗之言表示他體恤百姓,為人子的卻不必當
真,在合理範圍內仍應隆重,才能教化天下。(四)船山認為唐初的
租庸調法已考慮到國家各項支出而有餘,十分完善。兩稅法雖簡化稅
收程序,一開始減少貪污與人民負擔,但「量出為入」導致後來亂加
稅,人民更加痛苦。明代一條鞭法亦如此。(五)劉晏人品雖差,但
船山非常肯定他的財政改革,他改革漕運與鹽政,稅收多由商人負擔
;又在各地買賣米糧,平抑物價。人民本來因為吏的搜刮而隱匿戶口
,吏也因為戶口少而偷懶,劉晏將吏權收歸文官,導致戶口大增。(
六)劉晏規定由政府統一收購鹽賣給商人,商人可自由販售。船山認
為國營企業賣鹽效率很差,商人取得某地專賣權則會造成壟斷,出現
貪污、黑市甚至叛亂。劉晏的政策便於收稅又可讓市場調節鹽價,乃
百世不易之法。(七)德宗不許節度使世襲,導致李惟岳叛亂,雖削
平但幾年後各節度使紛紛起兵。船山認為討伐李惟岳基本上是正確的
,藩鎮叛亂並非因為李惟岳與劉晏被殺,而是長期姑息養奸的結果。
德宗是新皇帝本可擺脫包袱,但卻少了鎮靜的修養,連忠臣也常被懷
疑,這才是叛亂不斷的原因。(八)安史之亂後節度使常叛亂,叛亂
者又常被屬下所殺,這些降將獲得很多封賞。船山認為降將先助紂為
虐又賣主求榮,品行卑劣,應效法漢光武帝對待赤眉首領劉盆子,封
個閒職讓他們退休。光武帝那時還沒即位,唐朝更有處置他們的本錢
。封賞這些人只會導致忠臣灰心,也使降將有機會篡位。(九)船山
歸納歷史經驗,認為君相昏亂不足以亡國,姦雄以平亂為名奪權才是
關鍵。當時各節度使都沒有姦雄的才幹,即使有也相互牽制,德宗應
該靜觀其變,讓叛亂者自取滅亡,才是上策。(十)顏真卿以他和宰
相盧杞之父的交情,請盧杞放他一馬,最後仍被害死。船山認為如果
盧杞之類的人物還有一點良心,不會不感念父親的節操而向善;既然
他們已喪盡天良,如同禽獸,刻意提醒只會激怒他們,不如自行退隱
。(十一)樊系為反賊朱泚撰冊文,事後服毒自盡,名節與生命都喪
失。船山揣摩箇中心理有三:一是缺乏見識,看不出朱泚必篡位。二
是平日修養不夠,被朱泚一黨的聲勢壓制,無法抗衡。三是家中妻兒
哭訴,船山認為捨生取義還有保全家人的機會,變節就喪失人道了。
(十二)船山認為奸臣盧杞之所以深獲德宗信任,乃是因為他不勸皇
帝遊樂,又不結交后妃、宦官之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