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週次:暑假第十二週
日期:2008/09/11
頁數:0461-0480

  〈晉安帝〉(十一)船山非常稱讚西涼君主李暠,李暠認為國君
應該省察內心,去除愛憎的偏執。愛憎是強求外物合乎自己的意志,
而忘了自我修養。李暠雖然學問不高,卻暗合三代之道,故其子孫能
建立唐朝。(十三)船山讚賞慕容超為了迎接母親與妻子回國而向後
秦稱臣,認為他體現舜為了親情可以視天下如草芥的精神。但不能類
推到宋高宗,因為宋與女真是世仇。(十四)船山認為義有一人之義
、一時之義與古今之義,愈後面愈重要。若為了效忠無道之君而抵抗
大有為的君主,便是以一人廢一時之義。若為了效忠國君而放棄討伐
夷狄,便是以一時廢古今之義,都是不對的。(十五)船山批評東晉
內亂時司馬氏竟有人投奔夷狄。若留下來復仇或隱居保命還情有可原
,出國只是想享受榮華富貴,無怪乎劉裕即位後有藉口將司馬氏滅族
。(十六)船山認為權臣為非作歹常是聽信游士所致,游士為了榮華
富貴會極力慫恿。這是戰國時代養成的風氣,應該重新教育這些人,
消除險詐之氣。(十七)東晉立國時有許多北方士族南下,儘管他們
離鄉背井其情可憫,且與皇室淵源深,但政府若給他們太多特權,造
成本地人不滿,反而不利國家發展,劉裕「土斷」政策甚好。(十八
)船山認為君子之智有三:自知、知人、知天。知天是知民心所向、
福善禍淫之理,知人是以道義事君交友。知人、知天則能自保,即使
正道一時不能伸張也不動心。崔浩只會玩弄術數以窺測禍福,不能持
守是非之心,跡近禽獸。(十九)船山認為出兵幫盟友作戰是不智的
行為,因為我國與盟友的敵人無直接衝突,打起仗來不會太認真,很
容易失敗。敵人攻擊我國時,靠盟友前來救援亦是不智,應該自立自
強。(二一)劉裕北伐因後方不穩而急速退兵,十分可惜。船山認為
這是因為劉裕乃武將出身,不懂得結交智謀之士,無人安定朝廷所致。

  〈晉恭帝〉(一)船山批評韋祖思是假隱士,故意接受君主徵召
又不當官,用這種方式沽名釣譽,引起君主憤怒而被殺。即使是莊子
的自保之道也還不夠純正,是考量外在環境而非自我挺立,何況韋祖
思呢?(二)船山認為小人文過飾非乃至迫害君子,表示他們還有羞
惡之心,只是良知的變態表現而已。對君子的悲憤完全沒感覺、不理
會,才是喪盡天良。

  〈宋武帝〉(一)船山認為南朝宋雖然是經由篡位而建立,但正
當性高於晉朝。因為東晉至南北朝只有劉裕北伐獲得最大成功,西晉
卻白白將中原送給胡人。(二)船山認為劉裕篡位最大的罪行在弒君
,晉恭帝沒有野心,劉裕殺他是擔心大臣會擁恭帝復辟,殊不知造成
壞榜樣,導致以後自己的子孫被殺。(三)船山認為輔政大臣人選很
重要,因為這決定了政權能否安穩交替。輔政大臣最好有儒家修養,
謝晦陰險狡詐,劉裕選錯了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angWenli 的頭像
    YangWenli

    寧靜之路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