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
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
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
,苟有過,人必知之。」(《論語‧述而》)
本章可看出孔子在人際交往上的分寸拿捏。陳國的司敗問孔子:
「魯昭公是一個懂得『禮』的人嗎?」孔子回答說:「是的。」司敗
是官名,即司寇,掌管司法。陳司敗的問題有陷阱,魯昭公在當時雖
然以「知禮」聞名,但魯昭公只是熟悉禮樂的操作程序、典章制度而
已。就個人行為來說,昭公有許多不合禮之處。昭公知禮只是知識上
的掌握,並未親身實踐。陳司敗在提問時並沒有說清楚「知禮」的意
義,孔子就以一般人對魯昭公的了解來回答。這也是「為尊者諱」的
表現,孔子身為魯國人,對昭公的缺點當然很清楚,但不必在外國人
面前批評自己國家的君主,故只做簡單回答。
孔子離開後,司敗揖請孔子的弟子巫馬期上座,對巫馬期說:「
我聽說君子不會私心偏袒某些人,難道君子也會如此嗎?魯昭公娶了
吳國公室的女子,魯國與吳國是同姓,但昭公為了掩飾這點,將女子
改名叫吳孟子。如果昭公這樣的行為算是知禮,那麼誰不知禮?」魯
、吳兩國君主都姓姬,同樣是周朝王室的後代。古禮同姓不婚,昭公
以為改名可以避人耳目,其實是掩耳盜鈴、欲蓋彌彰。如果這種「硬
凹」的行為算是知禮,禮的尊嚴就喪失了。所以司敗懷疑孔子有私心
,刻意偏袒自己國家的君主。
巫馬期將陳司敗的話轉告孔子,使孔子面臨兩難:如果要維持倫
常秩序,就不得不揭發魯君的醜聞;如果不想批評魯君,又會傷害倫
常秩序。所以孔子採取一種間接、委婉的回答方式:「我是很幸運的
,如果我犯了過錯,別人一定會知道。」孔子感謝陳司敗的提問和巫
馬期的轉告,讓自己有機會檢討、反省自己說話是不是有不充分、不
圓滿之處。因為能夠直接溝通,總是比被別人在背後批評、說閒話要
好;也因為有司敗的提醒,才不會在不知不覺間,幫昭公不合禮的行
為背書,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可見孔子的態度是非常謙虛、客氣的
,凡事反求諸己。孔子承認自己犯了錯,等於同意司敗對昭公的批評
,肯定婚姻之禮;但又不渲染昭公的醜聞,保全君臣之義。故能夠解
決前述的兩難,不會被陳司敗設下的陷阱給困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