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
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
》)

  本章可分為兩段,第一段從「富與貴」到「得之不去也」是討論
「取捨」,第二段從「君子去仁」到「顛沛必於是」是討論「存養」
。取捨偏重外境,存養偏重內心,但心境又是交互為一體的。君子之
所以為君子的本質就是仁,取捨或存養皆是以仁為本,仁既是心又是
理,既是道德實踐的根據,又是形而上的本體,仁心、仁理、仁道、
仁體其涵義是一。

  取捨的重點在「欲惡」,即喜歡或討厭。「富」是有錢,「貴」
是有權。孔子並不排斥富貴,他認為人追求富貴是一件自然的事。不
只是小人想要富貴,就連君子實現愛人的理想,也多少需要一些現實
條件,做為行道的憑藉。所以說富貴是人人都想要的。但人往往會被
物質條件牽著鼻子走,忘了這只是憑藉或工具,有富貴固然很好,沒
有也無所謂,並不會對君子愛人的心願構成妨礙。所以孔子提醒我們
時時莫忘初衷,對於用不合理、不正當的方式獲取的富貴,即使心裡
想要,也應該立刻拒絕,才不會在不知不覺間,內心受到欲望的引誘
而走偏。貧賤也是一樣,雖然人人都討厭,尤其每天進德修業的君子
,更容易不服氣,覺得我已經這麼努力了,為何上天對我如此不公平
?但人生的意義、價值完全不必建立在貧富、貴賤等外在際遇,而在
於你有沒有一顆愛人的心。如果有,即使處在極端困苦的環境(如集
中營),依舊能夠心安理得,不會為了脫離貧賤而做出一些不合理、
不正當的事。

  君子之所以為君子,就在於能夠時時檢查自己的仁心、愛心還在
不在?夠不夠純粹?有沒有偏差?如果有,心才能夠發揮感通的能力
,遇事做出合理的判斷,待人準確拿捏分寸。對富貴、貧賤的取捨是
來自內心的存養,存養則要靠平日的累積,所以說「君子無終食之間
違仁」,也就是時時刻刻都要做工夫,即使是一頓飯這麼短暫的時間
,工夫也不能間斷。什麼樣的工夫?就是持守住仁心、仁理、仁道、
仁體的工夫。怎樣才算是工夫純熟?孔子提出「造次」與「顛沛」兩
種特殊情境,做為檢驗標準。「造次」是急遽苟且之時,即突然發生
的變故或無足輕重的小事。「顛沛」是傾覆流離之際,即經歷長久的
磨難或流離失所。在這兩種情境下,依然保持純淨的愛心,過濾掉私
心、欲望等雜質,才算是通過考驗。仁的工夫是內心的存養與外在的
應事接物兼備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