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screenwriter版友的文章真是令我心有戚戚焉,我也是個相
當文靜的人,有時也會感嘆自己為何不像別人一樣,擁有深刻長久的
友誼。首先我想引述之前「需要」與「想要」的區分,「需要」就像
水、空氣,沒有這些就活不下去;「想要」則不然,有的話固然能使
生活更豐富快樂,即使沒有,一個人也能過得很好。依照這區分,深
刻長久的友誼是想要而非需要。即使是「想要」,每個人的程度也不
同,期望高、獲得低,不免興起感嘆;期望低、獲得高,就會感到滿
足。獲得的程度通常與付出的努力成正比,但人的時間、精力都是有
限的,而且對每個人來說,最適合自己的「人際互動/獨處」的比例
也不同,如single們適合的獨處比例可能較高。找到一個恰當的比例
,使期望與獲得漸趨一致,人際互動與獨處達成平衡,就是我們要在
生活中反覆實驗的。

  如果我們選擇「增加獲得」,問題就變成有哪些資源是能夠幫助
我們達成目標的?這裡我想先談一個「理解」的問題,理解通常是了
解人事物的特徵後,給予分類或標籤以便記憶;但人卻常在了解分類
後,就不再探求事實真相,而以分類概括一切。如我以「內向文靜」
概括自己的個性,是不是代表我永遠不受大家重視呢?當然不是。只
是我大多走低調路線罷了。同樣地,說自己沒有深刻長久的友誼,是
不是就代表人際關係毫無長進呢?當然不是,事實上有很多師長與朋
友還是很關心我的,只是因為概括而被忽略掉罷了。雖然一開始覺得
友誼如過眼雲煙,但仔細想想,其實我還是有吸引人的能力,還是有
一些不錯的朋友,善用這些已有的資源,即使無法馬上獲得理想的友
誼,人際溝通的能力還是會慢慢成長的。

  screenwriter版友提到:「我雖然曾經試圖主動維繫友誼,但每
次都覺得好丟臉,如果別人不想跟我聯絡怎麼辦?」聯絡不熟的朋友
,一開始會覺得尷尬,這是很正常的反應。所以重點不在消除尷尬,
而在不讓尷尬妨礙彼此的交流。之所以會妨礙交流,可能是怕自己的
行為打擾到對方,換言之,我得為對方的感受負責。這句話有一點對
,因為我的行為確實是影響對方感受的因素之一,但也只是其中之一
而已。對方不想聯絡可能是因為心情不好或很忙碌等等,我們當然無
法為這些因素負責。我們的責任在於觀察、尋找適當的聯絡管道與時
機,其他的就交給對方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