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大家的支持鼓勵!如果用孟子的話來說,上一篇文章要講的
就是「義利之辨」與「人禽之辨」。「愛護傳統思想與文化」是一個
大題目,傳統思想與文化浩瀚無邊,我的專長不足以涵蓋全部,要討
論這個主題一定有許多疏漏,但我會盡力而為的。

  第三項常見的質疑是「大多數人對傳統思想與文化都興趣缺缺,
我為什麼要了解」?換言之,學習傳統思想與文化不合乎「社會的主
流價值」。此處先不討論人為什麼一定要追隨社會主流價值而活才是
正確的,而不能有個人獨立的思考判斷?就以「追隨社會主流」的結
果來說,不外乎是求得溫飽、安全,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乃至受人尊
敬的社會地位等。如果不按照主流價值走,則有可能失去上述種種,
淪落到赤貧的境地。但我認為一件事值不值得做,應該看事情本身能
否展現道德價值,而不是做了這件事能夠獲得哪些好處。就以歷史人
物為例,如諸葛亮、文天祥、鄭成功等,他們的事業最終都是失敗的
,諸葛亮在北伐途中鞠躬盡瘁,文天祥、鄭成功也沒有實現反元復宋
、反清復明的理想。如果他們在努力前就先想著「吃力不討好,只會
失敗不會成功」,歷史上就不會有這些偉大人物的出現。我們今天之
所以崇敬這些人物,並不是因為他們享受榮華富貴,而是「為理想奮
鬥的精神」本身就令人感動。當然這不是說和社會主流、時代趨勢對
抗就一定會失敗,如諸葛亮治理蜀漢、鄭成功取得台灣,雖不能說大
富大貴,卻也不算貧賤。重點是將衡量標準放在事情本身值不值得做
,依照良心的指引來行動,如孟子說:「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而不是大家圍在一起取暖,看似安穩卻一事無成。只要所作所為
合乎人性中的美善理想,即使得不到社會肯定,後世也一定會給予公
正的評價。

  第四項常見的質疑是「學術思想只是讀書人在書齋裡幻想出來的
產物,對現實生活毫無影響。與其學習那些空洞的東西,還不如到街
頭從事慈善工作要來得有用」。其實只要回顧二十世紀的歷史,就可
以發現這論點的謬誤。但由於時間已不早了,就等下回再充分展開說
明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