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論語》札記 (04) 里仁篇

作者:劉毅鳴

論語4.1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札記4.1每個人雖然都有良心,能判斷是非善惡,但良心的自覺發用卻無必然保證。孔子弟子三千,也只有顏回能夠「其心三月不違仁」。所以選擇良善的環境很重要,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現代科學也發現大腦有鏡像神經元,會自動模仿別人。善用「境教」,在良心昏昧時,便可及時刺激提醒自己。

論語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札記4.2本章孔子將仁者與不仁者對舉。不仁者心容易受環境影響,窮困時怨天尤人,富貴時驕奢怠惰,德行難以長久。仁者其心安於仁而不動,無論際遇為何,都不改變愛人的心願。「知者利仁」之利非功利,而是成就、實現。在各種存在情境下,有智慧的人都能秉持明覺的心,毅然選擇能夠實現仁德的路去走。

論語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札記4.3一般人雖然都有喜好或厭惡的對象,但好惡常流於主觀,對別人的了解、描述與評價未必恰當,情感容易過度,如「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仁者對別人的看法是公正客觀的,公正是指心中有超越的道德理想,以此判斷善惡;客觀是指力求真實,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一切依理而論,便可平心靜氣了。

論語4.4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札記4.4人性本善,但人又有自由意志,可以選擇是否依照良心來行動。志是心的方向,如果人堅持選擇仁而不動搖,便可以克服惡;即使一時之間做不到完美,罪過也會日漸減輕。仁既是心也是理,心是就動力、情感來說,理是就法則、理性來說。壓抑欲望難免會產生反彈,時時自覺到愛和理想,便能走上中道。

論語4.5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札記4.5本章指出人生理想在「道」而不在富貴貧賤。道就在每個人心中,無論在何種處境下,都可以秉持正道去應對,不必被「欲富貴、惡貧賤」所制約。孔子之道即是仁,仁也是君子的本質。以仁代替好惡是確立大方向,進一步要在生活中的每一處細節都不違背仁,在匆忙急迫與長期磨難之下,心志仍安於仁。

論語4.6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札記4.6孔子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連顏回也只能堅持三個月,故孔子說沒有見過好仁、惡不仁者。但「一日用力於仁」卻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好惡發自良心,每個人都知道要好善惡惡,問題是心思不專、用力不夠。故孔子勉勵我們從今天開始專心致力,逐漸養成仁者風範。

論語4.7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札記4.7從內在來說,仁心是公正無私的,但人卻會受氣質、習性影響,面對人事物有過與不及。但仁心時刻起作用,雖在昏昧之中,心中一定會有微弱的聲音,提醒自己改過。順此不安之感,便可察知仁心的存在。從外在來說,仁心雖然隱微難測,但觀察一個人的交友,也可大略推知其氣質傾向,進而補偏救弊。

論語4.8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札記4.8本章指出道的價值高於軀體生命。「聞道」程度有深淺:由知性的了解,進至生命的實踐,再至全幅生命(包含生死兩端)的投入。生命的意義不在長度而在深度,如果心靈徹底覺醒,堅守仁道而別無雜念,即使只活一天,也是有價值的。如果活得渾渾噩噩,即使長命百歲,生命依舊是虛幻而歸於不存在。

論語4.9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札記4.9為什麼求道的士人,還會因為賺錢不夠多而感到羞愧呢?這是心靈的覺悟不夠徹底所致。雖然認知上肯定道的重要,生活中還是順著世俗求聲色、求名利的刻板模式而行,沒有真正領略得道的喜悅。殊不知再多的聲色名利也只是過眼雲煙,道才是真實永恆。能夠克服世俗的眼光和壓力,才有談學問的資格。

論語4.10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札記4.10禮是具體的行為準則,雖然可以彈性調整,但仍然有一定範圍,故禮有一定要做(適)與一定不做(莫)的分別。義比禮高一層,不僅能夠判斷在當前的情境中,適合採取哪種準則;在情境改變時,也能夠修正這些準則,以達成整體和諧(仁)為目標。道德實踐是基於人人都有的正義感,而非外在教條。

論語4.11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札記4.11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在於價值觀。君子與小人都很執著,君子對內念念不忘良善本性,以成聖成賢為理想;對外念念不忘禮法,以遵守規範來勉勵自己。小人執著田地財產,一切判斷與行動皆以此為準。佛教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君子戒慎恐懼,及早遠離禍患;小人求生活安適而貪得無厭,不免觸法。

論語4.12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札記4.12「放」是依照。追求利益是人之常情,為什麼容易招致怨恨?因為資源有限而欲望無窮,對自己有利就是對別人有害,故會引起對方的報復。欲望之所以無窮,又是因為「價值錯置」,誤將無限的意義,套用在有限資源的追求上所致。消怨之道有二:一是以法律明訂權利義務,二是以道德溝通人我感情。

論語4.13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札記4.13「禮讓」是禮的內在精神,此中有四階段的心態轉換:由反省自我到克制自我,由克制自我到同理別人,由同理別人到謙讓別人。本章重點不在禮的有無,而是看待禮的態度。禮規定了每個人的身分與義務,但如果禮只是刻板的體制分工,就失去意義。從上位者開始,人人發揮禮讓之心,國家才能大治。

論語4.14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札記4.14本章似乎是針對像我這樣的流浪博士或流浪教師而寫。現代人常犯的毛病就是抱怨,卻不問自己在學問、事業上有無獨特貢獻,道德上能否成為眾人典範。抱怨別人或環境容易,反省自己困難。當然即使做到九十九分如孔子,也未必會被重用。若如此也認了,儒者不對世俗成敗負責,而是對「道」負責。

論語4.15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札記4.15孔子之道便是要確立世間的良善秩序,以安頓身心、人己、物我為目標。中心為忠,如心為恕。忠恕皆以仁心為本,就自我來說,時時警覺不使此心放失,便是盡己之忠。就他人來說,能以此心體貼同理,便是推己之恕。但仁心不是掛空的存在,能以工夫實踐使人我的情欲皆得其正,方能彰顯心之通貫。

論語4.16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札記4.16「義」是對人事物做整體考量而指向理想境界,「利」是只顧及一人一事一物之現實功效,故不免委屈、損傷了其他人事物。行義自然有利,依理無不可通。「喻」是明白通曉,不只是表面上、知識上的了解,更要融入生命中,成為一切言行的本質依據。君子與小人分居光譜的兩端,一般人則處在中間。

論語4.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札記4.17人天生有仁心,會同理、體貼、模仿別人的想法、感受與行為。但效法別人有恰當與否的分別,見到善行如果只是羨慕,卻沒有下定決心,努力成為像對方一樣優秀的人,就不夠深切。見到惡行,如果內心沒有警覺而隨順流俗,或以批判對方代替反省自己,便是糊塗。故見賢必思齊,見不賢必鑑戒惕勵。

論語4.18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札記4.18面對父母的過錯,「幾諫」是中庸之道。雖然親子之間最能展現純粹無私的愛;但父母仍有軀體生命這一面,想法、觀念上不免有盲點,即使有心也未必有愛的能力。如果兒女勸諫時疾言厲色,只會激發對立,更難解決問題。如果撒手不管,又違背愛親之心。只有先守住自己,才可能一點一滴感動父母。

論語4.19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札記4.19本章朱子註引用范氏之說:「子能以父母之心為心,則孝矣。」遠行前如果不向父母報告去處,讓父母擔心掛念,子女於心不忍。「遊」是閒遊,如讀書、求職、遊玩等相對輕鬆的狀態。現代雖然有手機、網路等科技,但再便捷的通訊,也比不上就近照顧的溫暖。除非有要務在身,子女仍以不遠遊為宜。

論語4.20與1.11的內容相同,故不重複。

論語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札記4.21人生在世,以無限的心與有限的身為兩大課題。世間的情感以親情最純粹無私,但死亡又是人生最大的憂患,面對父母有一天會走的事實,孔子抱持「喜」與「懼」兩種態度。喜是高興父母長壽,但也不能過分樂觀,輕忽對父母的照顧。懼是擔憂父母衰老,但也不必過分緊張,而要珍惜有限的相處時光。

論語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札記4.22本章可說是「價值錯置」的實例。古人與今人象徵正位與顛倒,聖賢很少著書立說,而是將道理融化在自家生命中。思想家天天說教,卻容易誤把理論建構當成道德實踐,以博取名聲為滿足,不努力經營具體、真實的道德生活。這就是價值錯亂,故一切理想都要以行動來衡量,若有做到,內心方能無愧。

論語4.23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札記4.23「約」有兩義:一是約束,如「約我以禮」是發揮理性判斷的能力。雖然禮法可能流於教條,但在文明社會裡,依照規則運作是常態,守禮就不容易犯錯。二是簡約,即選擇最有意義價值、最適合自己的事去做,專注投入才有效果,分心則會一事無成。如李國修說:「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

論語4.24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札記4.24人的心靈雖然無限,身體卻是有限。心要透過身傳達出意義價值,就必須做取捨,善用有限的精力。以「言、行」兩端來說,以言語空談理想容易,但落在具體生活中實行就困難。如果氣力全花在言說上,便有可能來不及或無力實踐。所以孔子提醒我們,要選擇困難的路去走,不要偷懶,才是君子之道。

論語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札記4.25本章可以用我在社區大學開課的經驗來印證。學術性課程招生不易,常因學員太少而瀕臨倒閉。愈是用行銷、人情等手段找來的學員,流失機率愈高。真心認同這門課的人,反而能夠長久。可見「德」是發自內心的感動而不能強求,只要努力培養自己的道德與學問,一定可以找到志同道合者而順利開班。

論語4.26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札記4.26「數」是嘮叨囉唆。君子以自我反省為主,規過勸善雖然是為對方著想,但在不知不覺中容易滑轉,陷入黑白二分的思維,認為自己全對而對方全錯,發言流於偏激獨斷,反而會招來侮辱或疏遠。君子應多欣賞別人的長處,短處以兩、三句話點到為止即可,心境不僅能夠常保從容,也是尊重對方的表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angWenli 的頭像
    YangWenli

    寧靜之路

    YangWen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